栋梁易伐,草芥易踏,无论贵为卿相,还是贱列刍狗,都有被戗灭、被烹煮的危险。既然离不开人世江湖,那么,如何最大化避险、最佳化存在呢?中庸,不失为入世者的精妙境界。

有三个故事也许能说明这一点。

唐朝功臣郭子仪大家都知道,他有个儿子娶了皇帝的女儿,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没承想这“白富美”实在骄横跋扈,婆家一干人全不入她的法眼。

读中庸最好的三句话 告诉你什么才是中庸(1)

郭子仪的儿子实在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对媳妇说了句狠话:“你有什么了不起?是我爹不愿做皇帝,你才成为今天的公主的!”

这还了得,这话搁任何朝代都是轻则杀头重则灭九族的。公主脑子里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很紧,立即将此话告给了皇帝。

令人惊奇的是,皇帝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认为这只是小两口拌嘴的气话,并没有施之于杀头灭族之罪。

你看,强势者的中庸,在于思考和决策的不偏不倚,在于内心有充沛的自信。否则,砍伐一片栋梁,可能会倾倒一座大厦。

清末曾国藩功成名就后,趋炎附势者多了起来。对此,曾国藩倒是淡然处之,但他的一个手下却每每反感,总想找机会教训一下那些溜须拍马之人。

读中庸最好的三句话 告诉你什么才是中庸(2)

这天,机会来了,这个手下在批阅信件时,将一位拍马的官员狠狠讽刺了一番。曾国藩看过批阅后意味深长地说:“人各有各的生存方式,有人就靠这样做来生存。你如此批阅无疑是夺了他们的生存之道。他们将来得了势,可能会想办法置你于死地。”

你看,中势者的中庸,在于吃准人性、看透一切,自然而然地处世,无往而不利地生活,不会无端地为自己设置藩篱、埋设地雷。难怪那位手下听了曾国藩的话后会大汗淋漓。

还有一则说的是庄子的“庖丁解牛”,中学课本里有。

读中庸最好的三句话 告诉你什么才是中庸(3)

梁惠王观看了庖丁解牛的过程,看他手起刀落、干净利索,于是连声称赞他的技术。

庖丁接着说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一般的厨子一月换一把刀,好的一年换一把。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了,解剖了数千头牛,可刀刃还像新磨过的一样。不过,如果遇到错综复杂的结构,我还是会聚精会神,一点儿不敢怠慢。

若把刀子比作生命,谁都希望自己的这把刀用的时间更长。庖丁的意思说得很明白,只有善于在生活的骨肉筋脉之间寻找空隙,才能游刃有余,绝不能以硬碰硬。可见,弱势者的中庸,在于寻找和把握空隙,在生活的空隙里行走,才不至于左右碰壁、前堵后挡。误打误撞只会自戕性灵。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中庸把一切道理都说尽了。此话虽绝对,但不得不承认其博大精深。若解其精髓一二,在偌大的江湖中,就能优容自如,最大化地无伤于尘世的斧钺。

(作者:张植柳)

(惜茹摘自《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