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不得其位,必然会自招祸患;物不得其位,必将会遭致铲除。
《中庸》有一句话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与自然的关系、物与事的关系,都不是绝对对立存在的事物,而是和谐共存,相互辅佐的状态,就好像事物存在的矛盾状态一样,有的矛盾看似是对立,实则是相辅相成。
人也是如此,人活在自然之中,便是这自然之中的其中一个物种,而不是这万物的主宰,既然身处于其中,就要顺应规则而存在,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以保持自然的平衡,得到和谐的发展。
所以只有当人类遵从自然规律的时候,才能和万物和谐共存,如果总是企图凌驾于万物之上,必然会多增加许多祸患和问题,就像最近很多年,因为过度采伐和捕猎造成的生态问题,就是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的发展而导致的结果。
这个道理存在于自然状态之中,更存在于人生之内,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都需要顺应这个规律而存在。
世间的一切道理都有其本性存在,一个人的智慧就是能够理解这些本来状态的力量,并顺其发展,而不是企图对抗自然规则,以显露自身的才能。
两种不同的状态,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生,而所谓“中和”,也是从内在修养衍生出来的重要品德,修养自己心性,使其达到敦厚和顺之后,处事守道中正,从而达到中正和谐。
鹖冠子说过一句话:天不能使人,人不能使天。因物之然,而究达存焉。
意思就是说:天不能驱使人,人也不能驱使天,处理问题都必须要依照事物的本性,所以世上才有困厄和显达。
事物都有其本性,处理问题也要依照这一个本性进行,但是这世间却有人穷困,有人显达,就是因为有的人能以自己的智慧认知规律并顺其规律而生,而有的人只是在自己主观意识的驱使下,走在一个自以为是的路上。
有一天,庞子问鹖冠子:“用兵的方法是天时、地利、人和、奖赏、惩罚,如果这五法都做到了,但是对付九夷却没有获胜,是什么原因呢?”
鹖冠子就说:“万物有生成和变化,所以金木水火土虽不相用,却能相互制约。重锁锁住的大门,大力士也不能打开,但是如果有了钥匙,富人就能开启,不能取胜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抓住五法的关键,如果抓住了关键,五法则一以贯通。”
庞子又问:“那五法如何贯通为一呢?”
他便说:“天不能把早当晚,地不能把高当低,奖赏不能鼓励无法胜任的人,惩罚也不能让无能者变有能。”
二、
一个人的智慧,就在于能够认识和理解这些本来存在的自然力量,而一个好的人生状态,自然也是在顺应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成就。
没有人能在违背自然规则的同时,依然塑造出好的结果。
就像一个人在谋划事业之时,首先就要具有谋划事业的条件,才能有获取事业成功的结果,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条件塑造结果而形成的。
所以《道德经》之中便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毫末、垒土、足下”,这些就是不断奠定条件的过程,把条件积累了,结果自然也就形成了。
再比如说,我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就需要在了解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把一个事情处理得相对妥善。
在汉景帝时期,吴、楚等国谋反,太尉周亚夫在荥阳结合了各路军队,坚守壁垒并不出兵。
当时吴国正在紧急攻打梁国,情况十分危急,梁国这个时候就向周亚夫求救,而周亚夫此时心里面有其他想法,想把梁国给吴国,就不肯去救梁王。
接着,梁王又直接向汉景帝上书求救,希望给予军事上的援助,汉景帝就派使者向周亚夫传达救梁的旨意。
周亚夫接到汉景帝的圣旨之后,并没有急着奉命前去,而是派了轻骑兵,断了吴、楚军队的粮草。
不久之后,吴国求战不成,粮食又运不到,于是很多士兵因为饥饿都逃跑了,周亚夫这才出精兵,打败了吴国和楚国。
人性是规律,条件是基础,依照人性与条件的变动来处理问题,便是智慧,也是顺应规律而发展的道理。
这皆是通达人生的大智慧,而非小人推崇的狡诈手段。
《中庸》之中有一句话: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意思就是说:君子的言行都符合中庸的准则,而小人的言行却违背中庸而行。君子的言行之所以符合中庸之道,是因为君子能随时按照所处的环境做到合理适中,小人的言行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而肆意妄为。
这句话中所说的“小人”,不单是指世俗意义所说品行不佳的人,也包括没有通达事物规则的众生,他们对于时间规则无所顾忌,虽然有了一份洒脱畅快,但是最终也需要为自己的肆意妄为而付出代价。
而通达智慧的人则能按照所处的环境做到合理适度,依照规则而行,这不是消极被动,反而是一种有智慧的积极。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