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上腹部持续地疼痛或者出现黄疸,需要做B超检查是否患有胆囊囊肿。一般情况下,在早期不会出现什么特殊的症状,对于胆囊区不适或者疼痛的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那么,出现胆囊囊肿应该怎么治疗呢?

得了胆囊囊肿怎么办(胆囊囊肿该怎么治疗)(1)

一、胆囊囊肿出现的原因

胆囊内如果长期出现胆汁滞留的情况,会刺激胆囊黏膜,再加上细菌感染,就会出现急性胆囊炎。胆汁滞留是导致急性胆囊炎的最基本的因素,再加上其他细菌感染,从而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还有一些外科手术、灼伤、胰液反流也会造成急性胆囊炎。

二、胆囊囊肿的治疗方法

1、减少食物的摄取量,降低胃肠的压力

患者可以尽量减少食物的摄取量,降低胃肠的压力,同时,可以减少胆汁和胰液的分泌,降低胆管的压力。

2、重症患者需要初步减黄再选择手术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阻塞性黄疸、早期肝功能衰竭等病症,需要进行前期减少黄疸,控制感染,然后选择进行手术治疗。

得了胆囊囊肿怎么办(胆囊囊肿该怎么治疗)(2)

3、积极预防休克,加强护肝

患者应积极地防治休克,主要包括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监测生命体征。同时,需要补充各种脂溶性维生素,保护肝脏,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三、胆囊囊肿的注意事项

1、人们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经常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

胆囊囊肿的患者每天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免蛋白质长期不足形成胆色素结石。同时,经常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对人体是有好处的。

2、讲究个人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吃饭前要洗手,生吃的瓜果必须要先洗净,搞好个人卫生以及环境卫生,避免肠道蛔虫的感染。

得了胆囊囊肿怎么办(胆囊囊肿该怎么治疗)(3)

3、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同时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

患者尽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肝脏、肥肉、海鲜等食物。这些食物会加快胆汁的分泌,增加胆囊的负担,人们可以适量地吃一些瘦肉、虾等食物。

当人们出现胆囊囊肿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会出现肠阻塞、肝炎或血液感染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