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午一点五十一分,高铁列车到达钦州东站他想,再经过一站就是北海将很快见到前来迎接的同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月明之夜完整版男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月明之夜完整版男生(月明完整版)

月明之夜完整版男生

—1—

下午一点五十一分,高铁列车到达钦州东站。他想,再经过一站就是北海。将很快见到前来迎接的同学。

停车两分钟后,列车启动。稍宽阔地带,眺望远处翠绿群山,它们缓慢向后移动。山的形态清晰。此时不觉得动车有多快。他对它的速度笃信,这被乘车的时间多次证明。记得老师说过,快慢是相对的概念,需要参照物。比如在车上看近处物体,以越是靠近铁轨的物体为参照,感受到的速度越快。同样是车上的人,开车人对速度的感受和乘客不同。司机往往注视前路,精力集中。乘客悠闲,眼睛看侧面,有时很远。

昨晚睡得安稳,没在车上睡觉。

清远扭头看右边,位置靠窗户的女生正用铅笔在本子上记录。她们一行三人,18C座位上的女孩在看手机,中间那个靠着靠背睡觉。他和她们一起在起点站上车,清远的座位和她们在一排,是18D。

列车运行的前一段,她们不时说话。坐中间的那个当时最大声,笑得歪去倒来,发现前边有睡着的孩子,脸上显出尴尬表情,立即变得小声。不一会儿声音又恢复,另外两位及时提醒她。可能说得太多,疲倦了。

没去留意她们交谈的内容。好几次看到靠窗户的女生用铅笔在本子上写字,他印象深刻。有时她将本子放在撑开的小平台上,有时将它举起来。看手机的女孩从她手中拿过那个本子,清远隔着过道看到翻开的一页上稚嫩但工整的笔记,能迅速确定的是一些站点的名称。三江南,桂林,来宾北,南宁东……

她经常抬头看两边的窗外,有时久久凝视,眼神呆滞。有惊讶的表情,细微的惊叹声。像个孩子。

广播提醒即将到达终点站。车厢乘客有人起身从货架取下行李,开始排队等候。清远的座位靠近门边,他带一个大包。并不着急排队。原位坐定。

无数次乘坐火车,他见到同样的情形是这样。广播提醒距离到站有十几分钟时间,人在这时开始躁动。背着行李提着东西等在通道上。而他开始也是如此。现在能够沉下心来,反正是终点站,有充分的时间下车。听到广播,他把包取下,放在临近刚空出的座位上。看乘客等待时的各种表情。年轻人戴上耳机、拿着手机,情侣各出一只手扶着共同的行李箱,大人牵着小孩,婴儿抱在手里。

旁边的三个女孩早已站起来。座位上两个手提包。

到站。前面的人走出去。排好的队列有一处空出一段。清远背上大包,接上往前走。他回头看空出的位置,大约两米才有人。正要转过身来,看到后边座位上有个包。是那三人中睡觉的女生的座位,是她们的包。她们已经下了车。他走回去提起那包。决定帮她们拿下车。

下车,跟着人流向前。走了一段,看到她们在前边。人群拥挤,直到出了站才追上。他在后面大声喊,你们的包。三人同时回头。

做记录的女生一看到包,赶紧接过。她对刚才坐她旁边的一个说,我不叫你们帮我拿的吗?

大姐那时要擦防嗮霜,我就把包给了她,想她会带上的。

是我忘记拿了。大声说话的女生对清远说谢谢。

我要怎么感谢你呢?接过包的女生欣喜东西没丢,才想到向清远道谢。她看着他说,我想想。轻闭双眼,低下头沉思。

清远接到同学打来的电话。看见同学在对面车里挥手。对女生说,再见。女生抬起头,他已走远。女生说还没想好怎么感谢你呢?他笑着说,等你想好了再说。径直往前走。

他从车内探出头看她们排队走去公交车站。她一头乌黑长发披在后方,浓密及腰,中等个子,穿白色连身裙,能看到裙裾细密的褶皱,浅绿色薄外衫。他想她是个学生。

—2—

计划好的时间。恰好周六。

同学接他到市区的家中。他的高中同学。大学在广西念书,毕业后找工作在北海。妻子是本地人,岳父借钱给他们首付贷款买了房子和一辆车。上个月结的婚,房间挂着夫妻恩爱的婚纱照,门上贴了喜字,气球和花的装饰还有保留。岳父和岳母在家。

已准备好饭菜等他。此时下午三点过。同学说,早餐吃得晚,想到你来,故意把午餐推迟到现在。来北海的第一顿饭,要在我家里吃。大家一起吃才好。清远说谢谢你们如此用心。

吃完饭,同学收碗来洗。说饭是两位老人做的。

晚上他们去外沙海鲜岛吃海鲜。点了喜欢的龙虾、弹虾、花蟹和香螺,要了一打啤酒。清远说,没见到的这几年你变化很大。现在很勤快,会做家务,说话稳重。同学说,可能与大学之后的环境有关,遇到她后想到成家,开始好好工作。

他们谈到在贵州读高中的生活。清远还记得同学和自己一样贪玩,逃课,抽烟,去网吧熬夜,上课睡觉,英语学不好。与他不同,同学那时说话出口成脏,心直口快。一次在班上和人发生矛盾,晚上就从外面叫人进学校打了那个一顿。

也喜欢替别人出头。

同学说,当时真是幼稚,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学习的时间都用来荒废了。又说,那时读书没有目标,以为只要成绩不是倒数都能考上大学。知道的大学除了本地的几所,就是名校,前者没看在眼里,名校又考不上。老师万般叮嘱好好学习,不告诉你考上大学能干什么。动机不明确,学习没有动力。志愿被录到广西,是缘分,竟想不到一过来就不走了。

你高中的物理成绩很好,清远说,现在你在这边扎住根,一切就绪,是踏实的生活。你是幸福的人。

同学说,人最终都要以此为归宿。

同学谈到岳父岳母都领工资,在桂林的一个县级单位工作。与他的父母见过面,他们有交往的障碍。农村人和城里人生活方式不同。相互看不起。父母很少过来,双方老人见到的次数不会很多。心里还是不沉实,想不出办法调合他们之间的关系。岳父岳母对他很好。

他问清远,你还是单身吗?

是的,大学的女朋友毕业后分手,两年多还想到她。现在能不再去想,打算先工作一段时间再说。

同学说,没想到你是痴情人。伴侣的事,简单一点。不必追求浪漫,感情也不是永久的。

海鲜夜市灯火明亮,能听见各地口音,大多数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在此花钱,留下记忆。清远想,人们晚上过来这里,吃完东西离开。对于旅行的人,到过一两次的地方,记住的不过是它的名字,和一起吃东西的人。与它之间,仍是陌生。

人离开一波,又进来一波。

十点半,正是人多的时候。吃喝完毕,他们离开。

清远说自己这次请假回老家参加弟弟的婚礼。时间还有剩余,于是来北海见你。准备再玩两天回公司。明天想去涠洲岛。

他现在在深圳的一家传媒公司任职。

同学和妻子说明天和他一起去岛上。

当晚住在同学家里。

他们七点起床。吃早餐,越南卷粉。坐车到码头,八点。乘船去涠洲岛。

观看到退潮后五彩滩一层一层的海蚀沟,奇特的海蚀洞地质景观。同学告诉他明天可以早起来五彩滩看日出,这里天气变化异常,能看到日出的时间很少。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几天都是晴好,运气不错。

在餐厅吃午饭见到一同乘车的三位女生,她们先看见他,主动过来打招呼。她们提议一起吃饭,清远因还有同学一家,说有机会再一起吃。丢包的女生提到很感谢他,想不出更好的方式,正好可以请他吃东西他也不。问他们去了哪些地方,说第一次来不熟悉,在网上查的信息处处都说好。清远让同学为她们推荐几个值得去的地方,并介绍其特色及吃住的地点。她说要不一起去玩。清远想她们要去的地方一部分他才去过,说不了。相互加了微信,说如果还在北海,可以联系。

他们下午先去天主教堂。教堂最初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修建,建筑材料是取自海岛的珊瑚、岩石、石灰等。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建筑风格。顶端是高耸的罗马式尖塔。

去滴水丹屏。

清远喜欢这里,崖石上石缝间有水点点滴落,似珠帘垂挂。穿着拖鞋在海滩漫步,观看碧蓝海水和天空,清风吹来,清凉爽朗。

同学和妻子离开。第二天周一,要上班。清远提前订了岛上的农家客栈。

晚上,他看手机,女生发来微信消息说她叫月明。他回复说自己是清远。

她说正在南湾街吃海鲜,请他过去吃。他说不了。她问他明天的安排。他说,早起去五彩滩看日出,然后租船去斜阳岛,下午三点半回北海市区。她说,我们计划明天留在涠洲岛,去今天没去到的地方,后天去斜阳岛,现在发现自己感冒,不知道会不会加重,计划可能会因此改变。

他们一直聊天到十一点,各自休息。

—3—

回到公司。八月中旬,深圳气温高,空调昼夜打开。

清远工作之余写小说,建了个公众号,将一些小说发在上面免费分享。夜里睡得很迟,有时是加班做设计,有时是写作。他这样度过两年。在寂静夜晚独自抽烟,喝很多白水。早上八点起床,九点上班。

喜欢这个改革开放重点建设的城市,高耸楼群,交通前沿。没想过在此居住,楼市猛涨的价格与自己无关。工作两年,待遇相比还可以,没有过存钱的念头,即来即用。去过很多地方,相遇过不同的人,最终彼此相忘于江湖。

—4—

微信朋友圈里,月明发了照片,她在海滩拾贝、海边奔跑、教堂礼拜,与渔民的合影。拍摄得很美。他回看她之前发送的内容,有草原一望无边的照片,蔚蓝浩瀚的湖水,盛在白色瓷碗中的酸奶,唐卡,壁画。她经常在照片中出现,在宽阔牧场,她身着红色长衣被风撩起,翩跹欲飞。画卷中的仙女。

照片配上情思浓浓的文字。简洁,清爽,沉静,清新。

“朋友从南方来,同做晚餐,不亦乐乎?

“新唐卡画完,感谢帮助过的老师。

“春来,栀子花开放,满屋清香。

“十二月,你被冷落。我说你因此得以清净。独自盛服早上前来朝拜。菩萨诸神较往日安详庄重。仿佛听到你给予的启示。我出殿门后遇到满地阳光。是你冬日恩赐的温暖。

“背熟完《古诗十九首》。结果是‘ 无客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东关清真大寺古尔邦节,牛羊肉各种做法俱全。相交几位回族朋友。是第三次参加穆斯林的节日。

“正月十五,塔尔寺,酥油花展出。青藏高原冬天的神奇艺术,汇聚多少虔诚信徒的智慧及辛劳。”

“每日经过的巷子,中间一侧(南)的一处住宅,楼下楼上住着两户相似遭遇的人家。家庭中的女主人都有脚患,不能行走。一楼的家中,路过时经常会看到的场景是:早上男人为妻子梳头,她嘴角绽开甜蜜笑容;午间推着轮椅带她去公路上转,有时看见他给她洗脚……男人还做饭,洗衣,教上小学的孩子做作业。楼上的人家应该也是如此。

“一个人这样去对另一个人,足够证明他们相爱。如此。她的病会不会好,要多久,她会不会再次走路,她会不会拖累家庭。这些都是无关的事了。”

“闲寂呀?渗入岩石中的 蝉声

“古老的池塘啊,一只蛙蓦然跳入,池水的声音。

“松尾巴蕉俳句两首。”

……

晚上,清远问月明,你还在读书吗?

她说,现在在教书。毕业两年。

那我们是一届的,我也工作两年了。

清远很少与人上网聊天。他有过疯狂的时候。高二,周末进网吧。不打游戏。只是看武侠连续剧和聊天。那时随便搜索加上的陌生女性,会与通宵之聊天。后面回想起来,似乎也没有交谈什么内容。是无聊的消遣打发。与人开视频,挡住自己这边的镜头。曾经几次因为对方丑陋终止聊天。

后来上大学,突然反感上网。社交账号差点被自动注销。很晚才用智能手机。之后申请微信,会看一些好友的朋友圈。很少发照片。在朋友圈打广告,或是一天发无数条照片的一概屏蔽。

开始和月明聊天。打字速度慢。会有错别字,他在下一条消息中纠正。月明的话简短。他表达意思尽量完尽,消息字数是她的好几倍。

她说,你很认真,聊天还改错别字。和你聊天很愉快。

清远说,很少用手机打字,所以慢。

他不知道为什么,以后每天晚上都会和她聊天。很少问起对方的身份。

他主动告诉月明自己的工作和所在城市。月明说她在西宁的一个县里教书,在北京读的大学。免费师范,回家乡服务十年。

没有问她教的科目。猜想她是教语文,因为看得出喜欢读书。

她说,你从不说脏话。

他说,与女生聊天,那样不好。平日里我说话无所顾忌。

人都是多面性的,能够克制住坏的方面,不让它表现出来给人看,是善良的。如果克制恶是他甘愿的,那么他即可称作好人。反之,是虚伪。

我希望自己好一点。清远说。与你说话,可能是陌生人。但更愿意说出内心积极的想法。

—5—

他们会谈到各自的感情。清远说,你的男朋友一定很优秀。她说,现在是单身。两个月之前分手的。

感情真是捉摸不定的事。即使最好的人,也只是自己一方。如何努力,能够做到的最多是让自己做好。别人心里的想法,很难去改变它。事实上,生活中许多人连自己的管不住。清远说,他要一意孤行,别人无法阻止。

她说,他是汉族,家里人不想他娶一个藏族女子。

他不能坚持,囿于长辈偏见,是他无此福分。清远说,早在一百多年前,鲁迅去日本留学。母亲在家给他主了一门亲事,骗他回家,把媳妇娶进家门。鲁迅没有因为是家长安排的亲事放弃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中年以后遇到许广平,两人相爱到最后。不明白现在的人还是如此思维。周先生知道自己想要的伴侣。

清远问,还会想他吗?

她说,不会。

你应该也没有结婚。月明问。

嗯。和大学时期的女朋友分手后,一直背负内疚感。两年多了,现在心才平静下来。他说,我伤害了她。

都过去了,人应该往前边的路上看,你需要新的生活。月明说,不要执着于旧事。你又不是故意要伤害她。

他说,我就是故意伤害她的。

为什么?月明不明白。

他说,我也是在北方读的大学。开始一直未想到谈恋爱。大三的时候,想起来找个女朋友疯狂两年,毕业后各自散去。只是为了留下一段浪漫记忆。

月明说,那一定是留下记忆了。

是的,只是留下的记忆与初衷相反。不是得意,是悲伤。她是同系的女生,一心读书的学霸。我能判断她是个好姑娘。和我在一起后,放弃了许多学习时间。她对我说过,比起你来,学习不再那么重要。每学期开学,她先看我的课表,记下每天最早那节课的教室,知道我喜欢睡懒觉。头晚上拿去我的书包,第二天一早为我到教室占第三排中间的座位。她说那里位置听课效果最佳。

每逢期末。她就去为我整理复习资料。她和我并不同专业,要去向老师和同学找资料试题。

月明说,为什么要和她分手。

因为她是本地人,我不想在那边工作。还有我最初并不是想和她有结果。毕业的时候,她说要跟我回南方。我态度坚决,说,请你现实一点。还记得离开的前一晚上,她对着我哭了一夜。我也没法睡觉。

在火车站,买站台票送我上车。她一直站在窗外看着我,火车启动,回头看她被工作人员拉走。

月明说,你无动于衷?

我发现自己流下眼泪。回家给她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复。

这以后就联系不上她了吗?

是的。没有想到,她是那样决绝。没有她的日子,开始觉得解脱。不几天,心里时时想念。通过其他人打听到她的情况,说她在公司认真工作,正常生活。更加觉得对不起她。我变得不想和人说话,开始写作。

月明说,毕业到现在交往过女朋友吗?

清远说,没有。心思不在这方面。原来我是真正喜欢她的。开始不是的,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我相信。

分手两年后还对她这样想念,你也不是无情的人。月明说,犯下错误,是因为当初你年轻。由此使你得到训练,进而懂得珍惜缘分。可能也是一种安排。

—6—

清远第一次将大学女朋友的事毫无保留地说给别人听。他并非不在意月明对他的看法,只是相信她理解。

他感知到,那件事带给自己性格上的变化,也已固定。现今心里放宽,知与前女友 决无可能。不再怀念。生活恢复正常。仍不主动与人交往,朋友很少。他认为生活不需要很多朋友。

周末,站在阳台的落地窗前,看着城市奔跑的车辆 ,高楼矗立,远山浓雾。不知觉时间过得飞快。

他想无数的人往大城市挤,抬高它的消费,增加它的拥堵,败坏空气的质量。人伤害着城市。

想起萧红的一句话。“在乡村,人和动物忙着生,忙着死。”在城市人,何尝不是忙着生,忙着死。

—7—

每个生命的表面之下都有一条暗河,只有自己能感受到它的流动。之所以选择到城市工作,是因为在这里几乎无人了解自己,对彼此过往无从知晓。以全新的面貌与新的人接触。心理负担较轻。

独自在房间里,清远会回想起自己自私、自作聪明、邪恶、幼稚的经历。

六岁的时候,去伯母家买东西。商店的门开着,人不在屋里。他看到货架上的电子表,悄悄拿了装进裤兜离开。电子表有语音报时功能。摁其中一个按钮,就报出当下的时间。

电子表拿回家中。躲藏在一间屋子的角落,家里人听见整点报时的声音。他们听不懂报时的普通话,不知道是表。大家分头去找,看是什么东西。他去角落把表收起来。跑到另一间屋,摁下报时按钮。大家听见声音发出,急忙赶过来寻找,声音消失。过一会,他又上二楼,摁下按钮,声音响起。家人又赶来,他提前将声音关闭。

他是孩子,家人没曾对他起疑。接着又在其他地方如此反复让表报时,家人围绕听到的声音团团转。见这声音在各处响起,以为屋里闹鬼。

几天过后,奶奶在门口地里发现电子表。因为被他频繁摁动报时电量不足,显示模糊。他还能认出是几点。

妈妈没有进过学堂,不会识别这种方形的数字。清远这么小就认得表,妈妈常以此夸他。

刚上初中,同桌字写得好看。他很想把字练好。小镇买不到字帖。看见过街上孩子从县城买回的字帖。有薄得透明的白纸可以印出字帖上的字照着摹写。他喜欢同桌的字体,甚至觉得超过老师写的字。趁教室没人,翻出同学抽屉的书本,拿走写完的作文本和考过的语文、政治试卷。因为同学在上面写的字最多。

本子和试卷拿回家里。找最薄的白纸蒙在上面描摹。

学得很像。进步快。老师说,你们坐在一起默契这么好,连写字都一个风格。

初三,开始逃课,上课睡觉 。英语考不及格。化学课没来,被老师把桌子抬走。常常写作文抒发自己的悔恨,表示改过。每天上半天课,不敢向老师要回桌子,没有复习资料。班上有复读的同学也长时间逃课,清远去拿那同学的书回去做作业。以后每天都做几页。成绩开始提升。班主任单独叫他到办公室,说,班上只你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叫不要再逃课。

他继续逃课,拿同学的书去做题。

中考他考了班上的第一名,去了市里的一所高中。

高中宿舍安装了座机,要自己买卡来才可以打电话。有个同学买来一张卡,拨打的时候他看见卡的账号和密码。在心里记下。同学出去后,他将那卡的密码改掉。同学再打电话,电话机提醒账号或者密码不对。想不通是何原因。

—8—

作业从来都是一字不识的父母不能理解的范畴。小学经常拿回奖状。贴满一面墙。

在父母、邻居、村里其他人的眼里, 他一直是成绩优秀并且很有礼貌的孩子。假期回到村子,碰见过路的长辈,主动打招呼,亲切热情。不和爸妈顶嘴,帮忙家里干体力活,和他们一起睡迟起早。很少管他作业的是,他们相信他自觉。

在学校,有自己的帮派。想过要好好读书,起过早。三五个聚在一起,不是抽烟就是喝酒。高三,老师鼓励下午六点进教室学习,但不强制。很想把学习搞好,心里对自己要求严格,说服自己要和班上的尖子一样专心。比起玩耍,更愿意成为学习好的人,希望贴心朋友是好好读书的人。

下午吃饭洗碗过后,坐在操场边看同学打篮球,准备六点之前进教室。打篮球的有人离开,叫他去打。他上去,一打就打到上自习。

—9—

现在越发讨厌过去的自己。清远不抱怨如今的处境。觉得自己经历这样的过程,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很好。他清楚过去的小聪明、放纵是一种自欺,那将无法获得内心的安稳,不是人生的究竟。

他对月明说,我是个很不完整的人,之前的行为令我痛苦。

月明说,人是可以转变的。人各自的想法、生活观念不同。有的人喜欢占别人便宜,有的总是损人利己,有的人助人为乐、同情别人的不幸,有的人专干犯法的事,有的人一辈子嫉妒别人却不思进取……生活方式本身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但都要去承当做事带来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不会觉得惭愧,反而因此高兴。那么他的行为也是能够被理解的。不会认为他是疯子。不过自己要去接受由此带来的法律制裁。

她又说,我认为,人的一生最终是“求仁得仁”。

怎么说?

你追求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这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事实上,还达不到。会与它无限靠近。同样,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坚持去做,就会靠近这这种类型。月明回答。

清远说,你很喜欢发朋友圈,为什么?

我只要心情好就发,喜欢自己好的状态和心情与人分享。将好的东西与人分享是一种美德。她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个微笑的表情。

他说,我很少发朋友圈。发出去一条,接着有好友点赞和评论,你就总想看是谁关注了自己。有时一天的时间全浪费在这上面。

她说,我都习惯了,不再敏感。有时间选择回复,没时间就不理。

我很好奇你那天在火车上记录什么。

月明说,把沿途看到的东西记下来,在车上打发时间。

清远说,我看到你记下一路经过的站。

有时候谈到打扮。

见到很多女性参加工作之后浓妆艳抹,烫染头发,而你却始终保持朴实装扮,很少见到这样的情况。清远说,喜欢一个人以最简单的方式出现。

月明说,我还不会化妆呢?

你这样很美,人的美丑并不决定于化妆的技艺高低。再说,化妆对于你来说要学习并不很难。

清远说,保存过你的两张照片。一张是你站在图书馆前,穿着学士服;另一张拍摄于牡丹花丛中,两张均是半身照。

她说,牡丹是去洛阳的时候。

清远问起青海湖。说听过日月山、倒淌河和茶卡盐湖。

月明告诉他,日月山和倒淌河都在湟源县。传说文成公主当年下嫁松赞干布路经此地,思念家乡,泪水化作倒淌河。公主发现随身携带的石镜再也照不出家乡的样子,将石镜摔成两半,化为日山和月山。

清远说,文成公主后来过得开心吗?

我想是开心的,藏家对她殷勤。未必要嫁给汉人才过得好。

月明又说,茶卡盐湖在青海湖的西面,太阳天过去,盐结晶在湖的表面。倒映着雪山、蓝天和云朵,是自然对来客的礼赠。

清远对她说起过自己写小说的事。她没有提出要看。叫他加油。

他问她每天做什么。

月明说,早起跑步,白天读书,画唐卡。上课期间要备课。

他对唐卡感兴趣。月明简单介绍画唐卡用到的纸面和布面,颜料有金、银、朱砂、珊瑚、珍珠、雄黄,还有各种矿物等。她说家里父亲和哥哥都画唐卡。唐卡还有贴花、缂丝、刺绣等方式。

一般绘菩萨的较多,主题无不涉及。

他问,你喜欢那种类型的小说。

古代的都不错,现当代作家的读得少。喜欢《百合花》这样风格的。

清远说,记得《百合花》里那个借被子的士兵和新媳妇。

月明说,故事很凄美。士兵最后死去,虽是悲剧,让读者看到人与人之间单纯的关系,充满着善良和温情。

—10—

九月。学校开学。

月明给清远看学生在背后偷拍她的背影。

她还说,去年,学生不知怎么提前知道我的生日。晚自习我去上课,学生准备好了说给我过生日。意外的惊喜,很开心。

清远说,学生一定很喜欢你上课。

清远白天很少打开微信。晚上九点和月明聊天。有时她上晚自习课,十点放学。十点半和清远聊天。说话到十一点。她要早起上早自习。有两次周末,他们聊天到半夜两点。

每逢节日,清远白天给她发送祝福。她回复。

晚上聊天结束,相互道晚安。

她经常提到青海湖。清远在网上查过关于那里的资料。无比向往。他告诉月明,很想去看看青海湖。

她说,欢迎你过来。

那边没有熟人,不喜欢跟团,去了不知道该怎样安排,不清楚最好玩的是哪几处。这样就不好玩。

月明说,你要过来,可以陪你一起去看湖,知道的为你介绍。

清远说,等我过来那时,你可能都成家了,还有空闲吗?

我一定陪你去看湖,月明说,请相信朋友。

第二年四月,月明寄来明信片。是青海湖的照片,有站在湖边拍的远处雪山。背后是铅笔书写的工整寄语。

通过邮件发给清远制作好的电脑和手机桌面壁纸。一张草原牧场的图画,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戴着帽子的牧民,牛羊成群。还有喝酸奶的孩子。她说会选择晴好的天气,去湖边的牧场,在那里买新鲜的牛奶和牧场的妇女一起制作酸奶。躺在草地上,呼吸空气。

—11—

清远想,月明是安静的女孩。像她那样单纯的人容易获得幸福,有时亦容易受到伤害。对外界事物敏感,怀有慈悲善良之心。在学校教书,与孩子接触,这种性格能够保持。所谓的成熟,不过是懂得的东西多,可以应付更多的事。而她,知道的自然不比别人少,用初心对人,最能获得对方认同。

人各自选择生活方式,北海的同学及早结婚,变得温和顾家。自己要是当初让女朋友过来,现在可能也过上家庭的生活。他想这些不必执念,既然是过去,接下来就应该有进一步的生活。

—12—

七月,清远决定去一趟青海。

中午到达曹家堡。

提前告诉月明。她来机场接他。在人群中看见她,清远叫她月明。面对面,清远第一次叫出她的名字。声音拗口。

清远穿牛仔短裤,白色T恤,凉鞋。背着双肩包,拉着拉杆箱。月明说,你还是去年在北海的那身打扮。西宁一天不同时候的温差较大。

清远说,我箱子里装有其他的衣服。

先到西宁简单吃碗尕面片。月明说,青海湖有表哥的牧场,我和表哥说过带你过去玩两天。

包车到达,已经是黄昏。月明表哥的牧场在青海湖的南侧,直接通往湖边。表哥和妻子来公路前迎接。他们对他说扎西德勒,清远也对他们说。他知道这是相互问好的话。

表哥说,今晚准备吃羊肉火锅,刚把汤做好,菜都是今早你嫂子买的应季菜,全部洗好放着。

看到牧场边上的房子和四处蒙古包。他们走进木结构的房子,开始晚餐。桌上放着青稞酒,主人去拿大土碗倒酒。表哥说,要多喝酒吃菜和说话。

三个人轮流给他夹菜。这一顿,他吃得很饱。

表哥夫妻都爱说话,和清远交谈到深夜。清远对他们说了贵州老家的风俗,和在城市的工作。他们告诉清远牧场的经营情况,藏家的一些风俗,饮食和节日,还有青海湖及周边值得游览的去处。月明很少说话。她在旁边认真听他们说,有时候补充几句。

清远打开箱子,拿出给月明买的新书。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川端康成的《雪国》、《东京人》,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还有芥川龙之介和卡夫卡的作品。月明说,你上次帮我拿了包,我都还没感谢你,又给我带这么多书。谢谢啊!清远说,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书籍,拿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喜欢的人,这才对等。

表哥和表嫂听清远说到“喜欢”,在一旁笑个不停。用藏语说了几句。清远问月明,表哥和嫂子在在说什么,那样高兴。月明说,他俩想问你是不是要做我们藏家女婿。说了这话,突然觉得与自己有关,脸绯红。

清远说,很想。他朝她微笑。

在蒙古包里休息。月明和嫂子住一处,清远和表哥住一处。

月光穿过窗户照在床前,有虫兽的鸣叫声。仿佛幼时家乡的记忆。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嫂子端来早点,刚做好的酸奶。用勺子轻轻一搅动,表面的清油散开,加上白糖,酸中带甜,之前未曾尝过的味道。

嫂子带月明和清远出门。此时夏天,芳草碧绿,牛羊成群。他们尽情奔跑,向高空跳跃。嫂子说家里请了几个人放牧,表哥白天在入口守候,随时有人进来牧场通过这里去往湖边,每人收取二十块钱。游客也觉得划算,若是从景区大门进去,就贵得多。

下午去湖边,天气很好。清远和月明戴上帽子,穿上长袖,做好防晒的准备。青海湖一望无际,湖水蔚蓝、浩瀚、透明,从各个码头开出的游艇来回不断,听见船上游客的尖叫声。

月明问清远,会唱草原的歌曲吗?

他说,学过《我和草原有个约会》,其他听过一些藏族歌手的。

他刚说完,月明就唱起这首歌来。清远跟着一起唱。

他们去看波斯菊。鲜红小花瓣在纤细的枝头高高盛放,好大的一片。花朵随风轻摇。拿出相机,相互给对方拍照。月明说,格桑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幸福。清远说,喜欢格桑花,在这里见到的最多。

晚上,他们想到读诗。月明只带了《诗经》。月明读了第一篇《关雎》。清远为她读了《小雅.采薇》。“……惜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第三天,月明和他一起去鸟岛看鸟,坐车去茶卡盐湖。下午包车回西宁。票在网上预订好的。她帮他叫了去机场的车,和他告别。

他们每天继续上网。他问她,有个男子爱慕着青海高原的的美丽女子,你说他应该怎么办。过了半个小时,月明回复消息说,我不会接受异地恋。清远说,我也不会。

十一月,清远第二次去西宁。月明来接他。

她说,青海湖现在下雪。夏天天气最好,不是很热,来这里等于是避暑。其他的时候相当于一些地方的冬天。

清远说,可见这里冬天也不是很冷。

她说,在北方,算好的了。青海的冬天安静,适合去佛寺参拜,此时宗教气氛比较纯正。

他说这次过来就是打算去清真寺和塔尔寺。

当天去东关清真大寺,第二天去湟中的佛寺。清真寺的人不多,塔尔寺热闹些。她告诉清远,这里每年举行法会四次,规模盛大,有酥油花展出,跳法舞,最为精彩。法会最早正月十五,最晚的一次是九月。

清远说,我以前误解宗教,最近开始接受。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不排斥任何宗教的书籍,不迷信。把它们当做哲学和故事书看。

她说,我们从小就接受藏传佛教。不曾怀疑,已成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它并无不好,能让你从喧嚣中沉静下来,时时关照自身和内心。它要求信徒修行为洁净的人,这于人是有好处的。但不强求别人去信仰,所有都事物关系需要一定的因缘,彼此才有联结。

回到西宁,月明请他去莫家街吃手抓羊肉。

清远发现这次见到的月明,不像上次那样高兴。

次日临别,月明拿出亲手绘制的一张唐卡,要送给他。告诉清远自己已经和学校的一个老师订了婚,婚期预定在明年二月。清远问她,是用来感谢我曾经为你拿过包吗?

月明摇头。

为什么要和我说你订婚的事情?

月明没有说话。看着清远,她的目光深邃,神情忧郁。清远轻声地问,你有没有喜欢过我?

女孩淡淡地说。你是不错的男生。很幸运能够在旅途上邂逅你。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到彼此生命里面最真实的部分。网络,有无数人因不能控制自身沉溺其中而荒废,一些孩子为此逃课,少年因此犯罪入狱,一些人用它下载黄色视频,玩暴力游戏,熬夜,疏远亲朋。

我们都不能算作网络爱好者。却通过它,得以相识。让我相信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可能有超出所经历的各种美好存在。好的人,好的风景,好的建筑……深深地喜欢这些人和事物。因为某些限制,最终不能生活在那些事物的身边,不能随时看到他们,它们。虽然内心很想如此……

清远沉默了很久。然后看着她微笑。接过女孩手中的画轴,说,你花了多长时间绘它。

一年。

谢谢。清远叫了她的名字。月明。祝福你。拉着箱子转身走向检票口。

—13—

这以后他们不再聊天。清远每天晚上睡前浏览一次朋友圈,看到她发的各种照片和文字。知道她过得很好。他想她本来应该如此。

晚上,清远用信笺写下一段文字:

命运无常。村子里一起进小学的很少有人念书到高中,更不知道自己会上大学,来城市工作。遇到过无数的好人。父母任劳任怨,朋友诚心以待,不怕吃亏的同事,热心的房东,隔壁邻居疼爱妻子孝敬爹娘。还有高原雪山湖泊边上住着的姑娘。与众位相遇,我看到生命的诸多可能性。心理不再嫉妒他人,激励自我提升。明确未来道路的方向。非常感激。

—14—

一年后。清远的新书小说摄影集即将出版。中午,编辑送来书样请他过目。他对编辑说,昨天才想起,还要增加一张图片。给编辑看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一张唐卡,一个长发女生在高铁的车厢座位上专注地用铅笔写字。唐卡右下角有两个汉字,月明。汉字上边是藏文。

编辑说,真的有月明这个人吗?

清远没有回答,脸上挂满微笑。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