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40句经典语录(一定要读一遍诗经)(1)

近年来,国学之风盛行,国学经典中不仅蕴含丰富的立身处世之道,而且有意味深长的中国式审美。

当我们看到三千美景时,能脱口而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而不是简单地一句“好美”。

当我们想表达思念时,能脱口而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而不是只会直白重复“我想你”。

当我们想要表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时,能脱口而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而非平淡的一句“你是我的好朋友”。

以上这些诗句都出自《诗经》,哪怕你没有读过原诗,也一定会听过。那么《诗经》究竟有多美?

诗经40句经典语录(一定要读一遍诗经)(2)

词 情

诗经

亦 美

《诗经》堪称中华文化之美的底板,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订,并取名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到了西汉,《诗》被尊为儒家经典,并正式更名为《诗经》。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大部分诗歌,共计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集中反映了周王朝500年间由盛转衰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其中有帝王颂歌,有祭祀乐章,有宴饮之乐,亦有怨愤之乐,还有事农、婚恋以及反映民风习俗之乐,堪称一部优美的古典歌词本。

梁启超说,《诗经》是我国最古而最优美之文学作品。

《诗经》之美,不仅在词,亦在情。不仅抑扬顿挫,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富有美感,还有真挚、纯粹而热烈的情感。所谓经典,大抵都是能让人情到深处,潸然泪下......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写秋天的萧索和凄清,亦是写痴情男子对思慕女子求而不得的惆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雎鸟相对,啾鸣于河中小洲,相依相恋,亦是陷入相思之苦的男子的心之向往。

关雎

诗经

击鼓

诗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流传千年,最令人心生感动的爱的誓言。

思 想

诗经

教 化

《诗经》是古代学子们的必读书目,被孔子奉为经典。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儒家尊崇礼教,孔子将学《诗经》和学礼相提并论,可见他将《诗经》放在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诗经40句经典语录(一定要读一遍诗经)(3)

孔子曾以一句话概括了《诗经》的宗旨,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所表达的思想纯正无邪,所以就以《诗经》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来教育弟子。

比如,《蓼莪》讲述报效祖国与为父母尽孝难以双全,当祖国需要时,仍会义无反顾的选择为国尽忠,体现了家国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硕鼠》以又肥又大的老鼠比喻剥削者,描绘百姓生存的艰辛与疾苦,讽刺剥削者的狡猾奸诈、贪得无厌和不劳而获;《氓》写出了痴情女子负心汉之间的情感纠葛,警示女子若遇人不淑,不能一味隐忍,要当断则断,才能活得有尊严,活得更幸福。

《诗经》收录了诸多情感真挚的诗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王朝对礼仪的重视,以及华夏民族的人伦美德。《诗经》中表达的对亲人的思念,对父母的孝心,对朋友的忠诚,对爱情的忠贞,对自由的追求……经过千年流转,依然能对今天的我们起到思想教化的作用。

草 木

诗经

年 华

读《诗经》,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还可以增长见闻,认识很多花鸟鱼虫,见识2500年前的华夏大地,都孕育了哪些神奇的动植物。

《诗经》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为诗的内容和题材,赋、比、兴则为表现手法,无论哪种表现手法,都是以物写情。所以在中国的古诗集里,除了《楚辞》,就属《诗经》里的花鸟鱼虫种类最多。

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会发现有许多久远而又陌生的动植物,它们美丽好听的名字更让我们好奇,诸如雎鸠、荇菜、蒹葭、蒌、葛覃、黄鸟等,它们到底长什么样呢?

这些问题,《诗经图谱》可以解答。所谓“图谱”,就是将《诗经》里出现的动植物绘成图,集成册,就成“谱”了。

《诗经图谱》分《国风》《雅颂》两册,是由日本插画师橘国雄绘制插画,冈元凤纂辑,以朱熹增注、叶韵之和的刻本《诗经》为底本,是竖版木刻《诗经》和《毛诗品物图考》的合编本。

本书对《毛诗品物图考》中的200余幅名物绘图进行了考证并绘制,选了198幅木刻画插入相应的诗篇之后,方便读者对照阅读。对于喜欢看书、喜欢国学的人来说,这两本仅有巴掌大小的,仿古小巾箱本的朱墨双色套印本,着实让人惊喜。用一句话来形容它,那就是“可读,可秀,可收藏”。

诗经40句经典语录(一定要读一遍诗经)(4)

此外,这本书还遵循朱熹强调的“即文求意,音韵相叶,好吟呕讽诵,易见道理”的主张,在每首诗的诗名下方加入了音频二维码,共计305首诵读音频。与图文相辅相成,方便至极。

诗经40句经典语录(一定要读一遍诗经)(5)

翻开书页,跟随《诗经》,回到悠远的过去。在时光中,聆听直击心灵的咏叹,触摸先祖对世间万物的感性记录,唤醒血脉中真切的情感记忆,找寻心的归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