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历史是人写出来的,所以,肯定会掺杂作者的主观情绪。因为,后人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持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史学界从不乏辩论和争议。

对曹操的评价与分析(世人为何多贬低曹操)(1)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人物里,曹操无疑是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

有人说他是祸乱天下的奸臣,有人说他是匡扶朝政的豪杰,亦有人说他是企图篡汉的枭雄。一句“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让曹孟德成为了史上最“招黑”的政治家。而《观沧海》等慷慨名作,也赋予了他受万世景仰的资本。

就笔者本人而言,曹操之所以声名不佳,多半要“归功”于“拥蜀反魏”的《三国演义》。

该书的作者罗贯中先生以这种颇具主观色彩的架构,直接将曹操批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魁祸首。于是,随着《三国演义》的盛行,在未来数百年里诞生的戏曲、文学作品均沿用了这种框架,将曹操彻底打造成世人不齿的坏人。但实际上,曹操的形象在《三国演义》面世之前还算不错。

对曹操的评价与分析(世人为何多贬低曹操)(2)

在陈寿所撰的《三国志》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基调,那就是:魏国才是汉之正统。

从一个细节上,我们就能看出,陈寿先生对曹魏颇多褒扬。在《三国志》里,总共收录了十五卷的《蜀书》,二十卷的《吴书》,而《魏书》的部分足有《蜀书》的一倍,有三十卷。如果,不是倾向于曹魏,他是断然不会将该势力如此大书特书的。

此外,从对书中诸侯的称谓上,我们也能看出陈寿先生对曹操的尊敬。陈寿称曹操为“太祖武皇帝”,而只是管刘备、孙权两人称作“先主”和“吴主”,这足以看出,在陈寿心中曹操的地位远高于后者。此外,还有他拥有称帝的合法性,以及所建立的曹魏属于汉之正统。

唐朝时期,李世民在远征高丽的过程中,有感于自己建立大唐盛世的经历,亲手为曹操写了一篇祭文:

“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

对曹操的评价与分析(世人为何多贬低曹操)(3)

虽然,李世民此举,有借曹操替自己歌功颂德之嫌,但能被英明神武的唐太宗给予这般待遇,足以说明曹操拥有流芳百世的资本。

但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国家纷乱的南北朝时期,时人对曹操的评价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当时,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就引用了大量让曹操声名扫地的负面内容。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但凡盛世,国家由强盛的统治者治理时,曹操的评价便偏向于正面。一旦国家运势衰微,面临内忧外患(像汉末一样)时,就会将曹操批判为图谋不轨的奸佞之徒。

例如:在北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这部巨著时,北宋正值强势期。所以,在该书中,曹操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整部《资治通鉴》,在讲起三国史时,都沿用了曹魏纪年。显然,司马光认为曹魏才是三国之中的主流,亦是继承了汉魂的正统。

对曹操的评价与分析(世人为何多贬低曹操)(4)

然而,到了南宋时期,宋人对曹操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折。当时的南宋偏安一隅,这种际遇让宋人对蜀汉有了极高的代入感,以至于“尊蜀贬魏”的思想扶摇直上。在南宋名著《资治通鉴纲目》中,描写三国部分的内容开始采用蜀汉纪年。

到了元朝,汉人饱受蒙古统治者压制,所以,“反曹”情绪自然高涨。之后,这种情绪持续到罗贯中所处的明朝,已经成了思维定式,几乎没人肯为曹操“翻案”。此外,随着《三国演义》的普及,使曹操形象更加脸谱化。这种思维自南宋而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仍能看到不少贬低曹操的论调。

其实,最让曹操的形象“深入人心”的,还是盛行于乾隆之后的京剧。在京剧脸谱中,曹操的脸谱形象家喻户晓——白脸。毕竟,京剧是一种表演形式,所以,难免会将人物塑造的过分极端。例如:在京剧中,我们所看到的刘备形象是非常极端的治世明君,而曹操就是不折不扣的恶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满清统治者需要诸葛亮、关羽这样的忠义之臣,不需要曹操这种妨碍中央集权的政治家。但实际上,作为历史爱好者的我们,不应该被这些时代的偏见左右。没有绝对的善恶,而曹操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若仅以“奸邪”或“忠义”将其盖棺论定,并不明智。

对曹操的评价与分析(世人为何多贬低曹操)(5)

其实,时人对曹操的各种评价都是各自的观点,或者说是当时社会的形势所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评论。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对任何人的评价,都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世间根本没有完美之人,更何况身处乱世的曹操了。

此外,不管曹操是哪种形象,都不影响他英雄的一面。毕竟,在战乱的三国时代,曹操的确堪称一代枭雄。

参考资料: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三国志·魏书十七》、《三国志·魏书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