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稻花香大米(从稻花香大米说起)(1)

这盒大米是妻单位分的,一共四样,米、面、油、月饼

多年以前大米就成为哈尔滨市民的主食了,用电饭锅焖一锅大米饭,倍香,尤其是稻花香大米,都不用吃菜,几口就能造一大碗。

按纬度划分,中国的饮食习惯是南米北面,应该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个习惯和民族、遗传没有关系,就是气候的原因影响的,不是一些人想当然的喜欢吃。

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及米类农作物。

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荞麦等耐寒的农作物生长。

早年的运输不方便、信息也不流通,尤其农产品,老百姓是吃不到域外的,只能是“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但现在的东北人大米可不少造,尤其是用电饭锅做大米饭特别的方便,很多的大米还都是预包装,免掏的,只要把水量找好就OK了,多数人家每天都已经离不开大米了。

其实早年的黑龙江也产大米,旱稻也有,水稻也有,但面积都小,产量都不大,牌子都不响,就一个响水石板大米牌子靓,在改革开放前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米,据说从清朝时就是贡米了(肇源的古龙小米也是贡米)。

什么是稻花香大米(从稻花香大米说起)(2)

牡丹江响水石板大米

什么是稻花香大米(从稻花香大米说起)(3)

肇源县古龙镇小米

记得在改革开放前哈尔滨的粮店是凭票供应粮食,大米给的极少,几斤忘记了。那大米不但是籼米(线米),还是多年的陈米,特点是没有香味、散落、不抗饿。

什么是稻花香大米(从稻花香大米说起)(4)

这个粮店有70年的历史了

过年过节供应的大米好一些,但也做不了几炖,好像是天津的小站大米多一些(小站大米在清朝也是贡米)。

什么是稻花香大米(从稻花香大米说起)(5)

天津小站稻米

籼米虽然比苞米碴子和高粱米好吃,但吃多了也烧心,记得80年代经常去南方各省开钢厂订货会开会,每到就餐时我就和同事们就赶紧凑桌(每桌够10个人才能发筷子),先可馒头吃,馒头吃没了才吃籼米饭。

改革开放后大米逐渐多了起来,响水石板大米也吃到了,庆安大米也进哈尔滨了,当时记得延寿大米口感比较好。

什么是稻花香大米(从稻花香大米说起)(6)

黑龙江延寿县大米

再以后五常大米“也”出名了,出名的品牌就是稻花香,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做成饭后食味清淡略甜,棉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 剩饭不回生,其口感远远胜过以前的天津小站大米。

什么是稻花香大米(从稻花香大米说起)(7)

这是亲戚家种的稻花香2号

这是我家常吃的稻花香2号,亲戚家在五常市民乐乡,妻子人脉广,四方台、五常、呼兰都有亲戚,朋友就不用说了。

在清朝年间,五常大米也被奉为贡米,专门供给皇室享用。因此,它又有“千年水稻,百年贡米”的美名。不过,随着近代水稻产量的提高,五常大米也从“昔日皇帝粮”,变成了“今朝万民尝”。

五常稻花香当属民乐、龙凤山、营城子乡最佳, 龙凤山属稻花香大米的原种产地,是五常当地农民水稻专家田永太培育出的一种当地最为适合种植的特有专 属水稻品种-长粒、香型粳米稻谷(民间称田永太大米)的基地。

而当初民乐乡与营城子乡其中一部分稻田已经成为为人民大会堂“国宴”专供米,这地方的水稻都严格静止施用农用化肥,属于纯有机大米。

什么是稻花香大米(从稻花香大米说起)(8)

由于稻花香大米播种面积小,亩产一直低于其他品种大米,到现在产量才达到百万吨,然而有意思的是,根据我国的相关数据统计,市面上打着“稻花香”名号销售大米的规模约1000万吨,一细算平均每10斤才有一斤是正宗的稻花香,这也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吧。

很多地方都有过“过水鱼”(比如某著名的淡水湖)、过水海参(福建),而五常市其中的一部分稻花香都是过境米,就是把水稻拉到这三个乡脱粒,数量也不少,但如果是预包装的质量还可以,如果是散袋大米就不好说了。

别的城市不知道,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旮旯胡同卖的大米都写的是五常大米,稻花香不敢写,那是要打官司的,不过只要进去问都是稻花香,或者稻花香的邻居。

其实现在质量好的五常大米和延寿大米口感也都不错,如果不细品也分不出个一二,我家前些年吃的都是五常大米,商标不是稻花香的,但和现在的稻花香2号比较,差别不大,感觉一直不错。

当然如果是别的地方就不知道了,比如去饭店经常吃的就是一般的大米,(真正的稻花香成本就是10元一斤)。

至于早年的贡米“响水石板大米”前两年也偶尔吃过,但口感和五常大米也略差一筹。

希望稻花香大米永远香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