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誌君是武功县人,是武功县武功镇人。

武功镇是咸阳市最西边的的县、最西边的镇,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众多,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郑尚坡遗址、上古时代的黄帝传说、姜嫄墓、教稼台、西汉的苏武墓、隋朝的隋炀帝陵、唐朝的报本寺塔、武功城隍庙、宋代的绿野书院、明代的康海墓等等。在1961年以前,一直是武功县(武功郡)的治所地,是武功县的经济、行政、文化中心,号称“方圆五公里、上下五千年”。

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武功镇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陕西文化旅游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称号。

漆水河畔碧波荡漾,武功古城日新月异,众多的古迹、丰厚的文化,需要后人挖掘整理、发扬光大。

武功古城宣传片(武功古城文化建设越见风采)(1)

7月31日,武功书院书友会组织西安、咸阳、杨凌、宝鸡、浙江五地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系统专家顾问及优秀作者代表,举办“寻根漆水文脉 探访绿野书院一一武功书院2022线下采风暨创作分享报告会”。30多位书友相聚武功古城,行走文化“产床”,共商武功文化振兴良谋。

采风活动分“行走古城”和“书院寻根”两部分。

当天上午,采风团成员先后参观了武功古城规划馆、报本寺塔、都城隍府、后稷教稼台、康海墓园、苏武纪念馆、姜嫄水乡等知名文化景点。

每到一处,当地向导陪同、专家名师讲解,听者入脑入心、如痴如醉,大家被武功古城诸多的名胜古迹深深吸引,为其“方圆五公里、上下五千年”的罕见文化底蕴赞叹不已。

武功古城宣传片(武功古城文化建设越见风采)(2)

当天下午,采风团成员满怀崇敬之情走进绿野书院所在地——武功绿野中学,在校领导的带领和讲解下,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史馆。

绿野中学始创于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历经950多年发展积淀,坚持以宋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办学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一副长联:“山高水长先生之风与濂洛関閔而并著;日新月异诸儒所学合中东欧美而普通”,令人回味无穷、敬慕不已。

武功古城宣传片(武功古城文化建设越见风采)(3)

府誌君打小生活在报本寺塔下,就学于绿野中学,游玩于漆水河畔、都城隍府、后稷教稼台之间,对参会的雷涛、赵常丽、张俊杰、杨娟珍等陕西文学大家们早就心怀敬仰,对他们和参会的中共陕西省委宣讲团成员、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教授、首届“孙犁散文奖”获得者、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袁方教授、武功籍青年作家、浙江省作协会员张寒老师、媒界知名人士、新浪陕西总经理付士山先生、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西安院士工作站站长、双湾论坛秘书长孙毅先生等一行人能够光临武功镇,为宣传武功镇历史文化集思广益、为振兴武功镇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表示感谢!

相关阅读《聚焦 || 相聚武功古城 共谋文化振兴——武功书院书友会武功古城文化采风活动圆满成功》

武功古城宣传片(武功古城文化建设越见风采)(4)

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这次活动的主办者、武功书院创办人、微信公众号《稷邰武功书院》《武功绿野书院》的主理人李彬先生

府誌君和李彬先生是微信好友,但可惜一直无缘见面请教。李彬先生作为从武功县走出来的文化名人,一直牵挂家乡,府誌君开写《咸阳府誌》已经够本土了,他直接开写《稷邰武功书院》《武功绿野书院》,让府誌君这个武功镇人都自叹不如、敬佩不已。

如今,武功书院、《稷邰武功书院》《武功绿野书院》已经成为了陕西最著名、最成功的县域文学、文化研究机构和微信公众号,众多武功县人通过书院和公众号更深更细的知晓家乡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众多的外界人士通过书院和公众号更宽更广的了解了武功县、武功镇的油菜花节、姜媛水乡、电子商务、“中华农都”和“西北电商第一县”。

府誌君也感谢武功县宣传部、武功县文联、武功古城文化研究会,这些家乡的领导机构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武功古城宣传片(武功古城文化建设越见风采)(5)

在“寻根漆水文脉 探访绿野书院一一武功书院2022线下采风暨创作分享报告会”举办之后,由咸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主办的“遇见咸阳·茯来茯往”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也圆满结束。

为期5天的“遇见咸阳·茯来茯往”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邀请了网络达人、文化名人、非遗专家、媒体代表共30余人,参观了6个县区,14个采访点,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网络传播平台,共发布美文、美图及精彩短视频130余篇,作品浏览阅读量达289万次 ,“遇见咸阳·茯来茯往”微博话题阅读量达312万次 ,展示了咸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邀请外界的文化名人、网络达人、邀请本地的有志、有才、有识之士共同宣传推介家乡,共同推介咸阳,让更多人全方位领略感受咸阳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咸阳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咸阳故事”。

府誌君感觉,武功镇、武功县、咸阳市的文化建设越见自信,越见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