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第一副外长季托夫飞抵北京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面。季托夫表示,俄方愿同中方加强协作。就在大约一周之前,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也曾到访北京,与中国副外长邓励讨论两国扩大合作以及与欧盟和北约有关的问题。而再往前看,则是俄方邀请中国防长李尚福访问俄罗斯了。

访俄有几架飞机(俄两架专机降落北京)(1)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俄第一副外长季托夫

看得出来,近期中俄两国高层互动频繁,往来密切。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俄罗斯两位副外长密集到访北京,主要谈的都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以及在美国及其盟友企图对俄中施加政治经济压力及实施非法单边制裁的情况下,俄方想扩大双边合作的议题。

俄方现在对于俄中关系能否更进一步的心情,显得比较急迫,这也侧面说明,俄罗斯国内的处境不妙,正在面临很大的难题。最近,俄罗斯《独立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俄罗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威胁。报道称,有俄罗斯经济学家警告,俄罗斯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每年只增长1%-2%的情况,将对“经济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完整性造成重大风险”。他们认为,3%-3.5%的最低经济增长率,并不是国家发展的需要,而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俄经济学家认为,系统性的制裁、全球经济放缓和消极的人口趋势,包括人口老龄化、社会和国防负担加重……等等情况,可能导致俄罗斯经济放缓到1.5-2%,在危机情况下放缓到1%。因此,在危机情况下,人口的实际收入和商品以及服务消费将放缓到2%。

俄罗斯经济持续放缓,意味着俄罗斯经济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完整性将面临关键的风险。这样的经济增长率根本不足以满足经济再生产的最低需要、也不足以消除贫困、保证国家安全。由此,俄罗斯的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俄罗斯从未面临过如此严峻的经济挑战。

访俄有几架飞机(俄两架专机降落北京)(2)

G7国家传出考虑对俄实施全面性出口禁令,图为G7外长会议

此外,近日还有多家外媒透露,在下个月的广岛峰会之前,西方七国集团正考虑全面“封杀”对俄出口,也就是对俄罗斯实施“全面禁运”。G7国家的官员正在讨论调整对俄罗斯的制裁方式,改为除了列表清单上的产品外,一律禁止对俄出口。而现行的架构则是除了黑名单上的产品外,其他产品都可以销往俄罗斯。

对于这件事,日本政府官员表示:“最重要的是,对于严厉制裁俄罗斯,和大力支持乌克兰,G7仍然团结一致。”克里姆林宫对此警告称,G7此举可能对国际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加剧全球的经济危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则威胁道,如果G7施行对俄罗斯的出口禁令,俄方就会终止黑海粮食协议。

尽管梅德韦杰夫亮出了俄方的一个筹码,但是显然西方手里握住的筹码,比俄罗斯手中的重得多。因为俄罗斯对欧洲的依赖,远远高于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随着俄乌战场朝持久战的方向走,俄罗斯是越打越没钱,在这种情况下,这才急于让俄中关系更进一步,扩大与中方的合作,以尽快找到脱离困境的有效办法。

就在今年年初,普京还严厉批评了副总理兼工贸部长曼图洛夫,称政府与飞机企业签订合同进展太慢,还有一些企业一直没能拿到订单。在公开场合批评政府高级官员,这也表明,普京的心情估计也是非常焦灼。

而且,目前俄罗斯不只在经济上面临危机,在外部的安全形势方面也面临巨大的困难。比如,目前俄罗斯遭到整个欧洲的孤立,国际地位和话语权都大大下降,在以往的小圈子中,中亚似乎有国家显示出跟俄罗斯的“离心”倾向。随着芬兰正式加入北约、瑞典也一只脚踏入北约门槛,俄罗斯的地缘环境空前恶化,外交上空前孤立。

访俄有几架飞机(俄两架专机降落北京)(3)

乌克兰士兵在顿涅茨克地区巴赫穆特前线发射榴弹炮

再加上,俄罗斯国内的年轻人被动员上前线或者出逃国外,导致俄罗斯的劳动力减少。在俄乌冲突结果不甚明朗,西方制裁仍在不断加码之下,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同样遏制了俄罗斯的商业投资。现在的俄方应该早就看透了,离了中国又能找谁呢?

所以,眼下俄方着急的是什么事情,中方有着很清晰的判断。与此同时,中方对于中俄关系的原则立场和规划也非常坚决。早在今年3月,中方访俄时,曾强调这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中方此次访俄,不是为了结盟,也不是为了送军援,而是为了和平而去的。中方对俄乌冲突的主张,归结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

访俄有几架飞机(俄两架专机降落北京)(4)

普京和李尚福在克里姆林宫会晤时握手

中国防长李尚福近日访俄时,与俄方深化了务实合作,加强两军战略沟通,增进军事互信。双方还同意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维护世界和平。普京也提到双方定期交换军事情报,推进双边演习,深化双边合作……如此种种都释放出,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不断加强的信号。

中俄双方同意深化军事合作,并强调了在各自核心利益方面的相互支持。双方也重申,在维护两国主权、领土完整、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方面,将坚定相互支持,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国内政。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的立场不会改变,那就是推动和平谈判,不向冲突双方提供武器。中方暗含的意思就是,如果俄罗斯有需要,中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协助俄方,同时达到中俄双方能够互利共赢的平衡点,不过要是涉及到提供武器用于乌克兰战场的话,中方是不会也不可能点这个头的。

访俄有几架飞机(俄两架专机降落北京)(5)

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市冰冻的额尔齐斯河旁的一家炼油厂

尽管俄方不断强调,俄罗斯不需要中国的援助,也从未要求过中国的援助,中方亦多次强调在俄乌冲突中一贯的中立立场,西方仍然对中俄的合作持高度的怀疑态度。美西方一些媒体居心不良,热衷于挑拨中俄关系,声称“俄罗斯越来越依赖中国”,“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经济殖民地”……

不论如何,中方的对俄立场依旧会按照中方的一贯原则立场来稳步推进,不会受外界非议的影响。同时,中方对于如何发展中俄关系,也不会受到美国和西方的影响,并且不允许美国和西方插手干涉。中俄双方高层的走动再次证实,双方不会像西方很多人预测的那样,建立正式的防务或政治集团。中俄安全合作与传统军事联盟不同,不针对第三国。这种合作有其自身的动力,不受地缘政治环境变化的制约。

中俄双方安全合作的基础是最大限度地保持灵活性,并愿意接受对方在具体问题上的不同立场,这也包括印度或者乌克兰问题。中俄两国都有完整的国家主权,两国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两国在世界政治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存在一些分歧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今天的中俄两国愿意求同存异,既不损害互信,也不破坏战略合作的机遇,或许能给其他大国树立一个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