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雷达(Cognitive Radar)

认知雷达的概念由Simon Haykin于2006年正式提出,指出它是新一代雷达系统的重要标志。

根据认知的定义,雷达要成为认知雷达,则需要具备某些特点和能力,例如感知环境的能力,智能信号处理的能力,存储环境和目标回波信息的能力,接收到发射闭环反馈的特点,也就是要理解和适应环境。

过程描述

首先,通过对先验知识库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学习得出目标和环境的多域(时频域/空域/极化域等)特征,从而自适应调整发射和接收方式,更好的检测目标并抑制干扰,并且在环境改变(例如被干扰)的情况下能及时作出调整,形成一个闭环雷达系统。

雷达识别的四个要素(认知雷达技术原理及其关键技术)(1)

虽然讲起来比较好理解,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是需要众多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各个关键技术的攻克才会逐渐完善的。这里简单介绍,希望可以给感兴趣的你一点点启发。

这本书有中文译版《认知雷达:知识辅助的全自适应雷达》,主要内容包括认知雷达的基本理论、雷达特点和性能优化、系统构成及实时高性能嵌入式计算结构等。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认知”雷达? 1.2 认知雷达结构的功能单元和特性 1.2.1 自适应发射能力 1.2.2 知识辅助处理第2章 最优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 2.2 发射和接收功能的联合优化情况Ⅰ:最大化SINR 2.3 发射和接收功能的联合优化情况Ⅱ:最大化信杂比 2.4 最优MIMO目标识别 2.5 带约束的最优MIMO雷达第3章 自适应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 3.2 与发射信号无关的信道估计 3.3 动态:MIMO校准 3.4 与发射信号有关的信道估计 3.5 DDMA MIMO STAP方法的理论性能边界第4章 知识辅助自适应雷达介绍 4.1 知识辅助雷达的需求 4.2 知识辅助雷达导论:回到“贝叶斯学派” 4.3 实时知识辅助雷达:DARPA的KASSPER项目第5章 总结 5.1 认知雷达:全自适应的知识辅助方法 5.2 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雷达识别的四个要素(认知雷达技术原理及其关键技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