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船闸、榆林庄船闸、杨洼船闸并称北运河通州段“三闸”,其中前两闸已于去年6月完工。杨洼船闸目前已进入土建工程和景观建设的关键期,预计今年6月具备通航条件。工程建成后可打通河道通航断点,届时将实现京冀航道互联互通。

杨洼船闸设计延续“京城元素”

去年6月,随着甘棠、榆林庄两大船闸建成,北运河通州段实现全线通航。在建的杨洼船闸位于京冀交界处,杨洼船闸以下至市界为北京市、河北省界河,左岸为北京、右岸为河北,是名副其实的“京畿水上门户”。

北运河香河通航(北运河杨洼船闸6月具备通航条件)(1)

杨洼船闸目前已进入土建工程和景观建设的关键期。通讯员 马岳 摄

从外观上来看,杨洼船闸以“杨洼千帆”为设计主题,整体设计着力突出“京城门户”的特点,着重展示“城墙”“城门”等符号意象。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杨洼船闸景观项目负责人周正介绍,在景观设计方面,杨洼船闸与甘棠、榆林庄两闸一脉相承,强化“京城元素”“运河符号”,以灰、白为主色调,红色点睛。上游引航道与下游引航道分设引航旗阵,营造“热烈迎宾”的景观效果。周正说,引航旗阵取自《潞河都运图》,该设计旨在重现古时候因运河而兴盛的漕运文化。

杨洼船闸突出郊野化生态滨水船闸定位,下游引航道设置近1000平生态示范区,以杨树为主题树种。同时,种植多种北京市本土植物,如桃、李、松等,与船闸所处的西集生态休闲小镇配套,打造运河上的生态绿洲,营造集生态休闲、郊野自然于一体的京城滨水空间。

游客有望乘船至河北

北京市水务建设管理事务中心项目负责人高宁介绍,杨洼船闸于2021年9月30日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船闸、新挖航道,同步配套建设管理用房、金属结构、电气、自动化工程及景观绿化等。目前船闸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上下游引航段完成过半,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完成60%,预计将于5月中旬进行无水调试,5月底完成带水调试,今年6月船闸有望具备通航条件。工程建成后可打通河道通航断点,届时将实现京冀航道互联互通。

去年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甘棠闸至市界28.7公里河道实现旅游通航。此前,通州城市段11.4公里已实现旅游通航。当时,大运河河北廊坊段也与北京段同步分段试通航。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水运处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大运河通航让北京市第一次出现航道和航运;第一次出现船闸等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第一次出现市内水路运输。

京冀航道互联互通之后,游客有望乘船至河北廊坊市香河县,第一次出现跨省际的水路运输。

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杨洼船闸在冬施作业中使用防火棉布作为“大棉被”,覆盖船闸主体结构,从而起到保温的效果,确保了冬季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杨洼船闸强化“智慧船闸”建设,建成后将采用全智能控制,以中控室作为船闸的“大脑”,实现“人在屋中坐,闸在河上开”。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