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他并未忘记当科学家的梦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他并未忘记当科学家的梦想(从沸点到冰点之后)

他并未忘记当科学家的梦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

不过,那只是一句小品的台词,而现实生活比这要残酷得多。对于柯水昌而言,人生最痛苦的是:正值壮年却意外致残,而且是高位截瘫。

33岁之前,柯水昌通过自己的打拼,在上海开设了7家电子维修店,事业可谓顺风顺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他推向了人生的另一个边缘。

在那个世界里,他在喘息的同时,接触到了很多与自己同病相怜的残疾人伙伴,并且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和人生方向。

感受生命的沸点和冰点

41岁柯水昌,原籍湖北黄石。

他自小喜欢IT,中学毕业去了深圳,在深圳打拼两年后,到中国IT行业发源地“华强北”学习笔记本电脑维修技术。或许是天赋,通过两年多的刻苦学习,他掌握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电脑维修技术,2003年底他来到上海开设电脑维修部,做起了电脑维修生意。

2003年,笔记本电脑在中国PC市场异军突起,市场的井喷让每一个PC厂商都对此充满喜悦与期待,作为业务延伸领域的电脑维修,同样分得了一杯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柯水昌如鱼得水。

2005年,柯水昌创办了上海锦子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在一次开展业务时他认识了一位叫李静的女孩,之后,两人不光一起经营起锦子昌公司,还组建了家庭。那些年,柯水昌凭借着专业的维修技术、雄厚的维修实力、丰富的配件供给,在整个上海维修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上海先后开设了7家分店。

但就在柯水昌生活和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2011年的“五一”,柯水昌和李静、岳父母一起开车回李静的老家,那天晚上,天下着雨,李静开着车,柯水昌在后排迷迷糊糊睡着,就在他似睡非睡、朦朦胧胧间,一声巨大的轰鸣声让他顿时失去知觉……

苏醒过来后,柯水昌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体像被钢丝绳捆住一样、一动不动,医生在他胸腔开了个小洞,插管子做胸腔积液引流,但引流时,他却感觉不到一丁点疼痛。

柯水昌最终被确诊为脊柱胸一段,完全性骨折,高位截瘫。手术后两周,他被送进了北京一家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在康复医院柯水昌惊讶地发现,他周围都是坐在轮椅上的瘫痪病人。一位负责护理他的老护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康复可以恢复部分身体的功能,但却无法摆脱下辈子在轮椅上度过的命运,希望他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当时的柯水昌虽然被医生确诊为高位截瘫,但是,他一直寄希望于康复站起来,听到这个情况,柯水昌顿觉天打五雷轰,一下子懵了,等到慢慢心情平复后,他感觉自己这辈子完了。受到巨大打击的他变得消沉,不愿意与任何人说话,也不愿意吃饭,有亲友来看他,他会泪流泉涌……

就这样,他在康复医院住了大半年,2011年年底,柯水昌与李静一同回上海。此后的3个月里,他不出房门,天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李静每天照料他,端水、擦身、喂饭,每过2小时翻一次身......李静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柯水昌。但是,一次端水时,李静突然瘫倒在地,“120”将她送进医院后确诊,李静是因为劳累腰间盘突出倒地。

心爱的人都不放弃自己,自己却如此自暴自弃,柯水昌一下子觉醒了。从小养成靠自己、顽强奋斗的柯水昌,在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开始重新考虑起理想和奋斗。同时,他从无数个残疾人奋斗案例中寻找到人生价值,看到了前途和光明,他决定振作起来、重新来过。

此后,柯水昌一边坐在轮椅上进行着艰难的康复训练,一边继续刻苦钻研技术,让自己时刻站在电子维修技术的最前沿。

在轮椅上体验速度与激情

身体健康的时候,“残疾人”对于柯水昌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如今,柯水昌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残疾人的艰辛。

“我返回工作岗位时发现,以前很轻松的活,却连最轻的笔记本电脑都拿不动,躯干没有控制能力,要靠双手支撑着坐,不然就要倒地,要想修电脑比登天还难。”柯水昌称,由于拿不动笔记本电脑,他就开始琢磨改修智能手机。

就这样,李静买来智能手机和学习资料,柯水昌利用原来掌握的维修技术开始自学维修智能手机,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学习,他很快掌握了维修技术,而就在那时,智能手机也在社会上风靡起来。

上天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的坚持,使柯水昌的生活、工作渐渐步入了正轨。那时候,柯水昌想起了周围的病友,同时,他发现,很多残疾朋友因为残障没有工作,经济窘迫。

“能不能让他们也像我这样自食其力、自我奋斗呢?”为此,柯水昌和李静大胆提出,通过老伤友介绍和网上招募,让那些愿意从事电脑和手机维修,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脊髓残疾人参加免费公益培训,培训班就设在他们公司。

2013年,柯水昌创办了“锦昌公益”,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电子产品维修培训,当年,来自湖南、湖北、山东、四川以及上海的八位脊髓残疾人来到他们公司,柯水昌为他们租了一套房,之后八位伤友生活在一起,接受柯水昌的培训。 通过手把手地带教,以及学员们刻苦学习,一年后学员们基本掌握了维修技术,他们中的两位回到老家,开设维修店自主创业,另外三位留在上海,由柯水昌为他们分别找好经营场地,以一个残疾人配一个健全人模式,开维修分店,并分别与他们合股创业。

学员胡友志,来自湖南郴州,初中那年因摔伤致脊柱弯曲,平时要弓着腰生活,需要拄双拐行走。自从摔伤后,他失去了生活信心,每天胡思乱想,对生活自暴自弃。2013年,胡友志在论坛上发现柯水昌发出的邀请后,来到上海成为柯水昌的学生,如今,他已经成为柯水昌的合作伙伴,在周浦万达开设维修店。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柯水昌培训了全国268名伤友,帮助57人实现了就业创业。

除了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柯水昌一直没有停下自己爱的步伐,了解到许多老年残疾朋友无法有效使用智能手机,2018年,他与同事走进社区,开设信息无障碍公益培训课堂,耐心手把手教授他们智能手机应用知识,四年来,他走遍了上海16个区,先后举办了1319期培训班,惠及14883人,47141人次。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残障小伙伴走出家门,柯水昌常态化组织开展“让更多的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公益户外活动。他带领的锦昌公益团队的残障员工,现身说法,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残障朋友走出家门,通过游览上海的都市风景、相互交流倾诉,让残障朋友打开心扉。用优秀残友的康复经历、创业励志事迹鼓舞、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残友,从内心站起来、从毅力上强起来、从行动上独立出来,勇敢地走入社会,真正地回归社会。

2022年上海疫情阻击战在上海拉开了序幕,柯水昌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申请加入了社区志愿者团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社区疫情防抗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命运多舛,但初心不改。由于表现突出,2019年,柯水昌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年,他被评为第六届全国自强模范,受到接见。

生命的奔跑不仅限于空间,也在于时间;不仅要超越对手,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柯水昌无疑是轮椅上的强者,即便坐在轮椅上,也在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