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倒置,套上螺母,拧紧螺丝……Brew Bear精酿啤酒餐厅的主管小罗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眼前的一排座椅,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北京餐厅恢复堂食通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北京餐厅恢复堂食通知(上海大学路餐馆店员烈日下修理户外座椅)

北京餐厅恢复堂食通知

用力倒置,套上螺母,拧紧螺丝……Brew Bear精酿啤酒餐厅的主管小罗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眼前的一排座椅。

这些户外的椅子,当初宾客满座时倒没啥问题,可3个月没开张,风吹雨淋日晒之下,居然出现了不少小毛病。

这里,是杨浦的大学路。

不过700米长,却是上海的“网红马路”之一。巅峰时期有着300多家小店,马路上的咖啡香气,与众多异国风情美食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即见证着上海的烟火气,更是周边创新创业群体及年轻人消费的好去处。

两天后,上海将会有序放开堂食。曾沉寂许久的大学路店堂里,期盼着迎来久违的热闹。喧嚣来临之前的这两天气温很高,大学路上的小餐馆们在忙些什么?

我们比顾客更希望见面

今年4月起,大学路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寂静时刻。

疫情防控期间,这条“24小时不打烊”的马路第一次按下了暂停键,所有店铺全部关门停止营业,街边的座椅上出现了落叶,行人太过稀少,居然整条路能听见叽叽喳喳的鸟叫。

“我们想要见到顾客的心情,比顾客想要见到我们更为迫切。”作为这条街上的网红店铺,“人生一串”体验店的毕经理笑着说道,“毕竟,顾客上门了,我们就有单了,就有营业收入了。”

这次疫情,让“人生一串”体验店第一次开启了“外卖”与“自提”的商业模式。要放在过去,这简直令店员匪夷所思。

“我们每天顾客都接待不过来,生意好的时候,门一打开就大排长龙,还做什么外卖?”一位店员如此骄傲地说道。

但现在,毕经理也得和店员一样,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招呼着来往的客人,“我们有外卖,您现在点,马上就能拿走。”

要是遇上熟客,那更得热情点,“堂食?还没开呢,不过快了。放心,老顾客了,肯定到时给您留位置,不行您直接打电话,我给您安排,肯定让您满意。”

“生意不好做啊。”毕经理多少说出点实话。作为餐饮从业人员,他和所有的员工已经拿了几个月的最低工资。由于目前尚不能堂食,人员依然过剩,所以过去的“做六休一”变为了“做一休一”,“以前总是愁着没空休息,现在就是愁着咋还不能正常上班。”

他们盼望着堂食早日恢复,可真到了这一刻,又揪心着客流能否恢复如常。

“几个月,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与兴趣。”毕经理有些忧虑地表示,他们并不指望一开始就有“报复性消费”,只希望老客人能想着回来坐坐。所以,哪怕现在还没得到恢复的具体时间,哪怕此刻烈日高照,也要站在门口来回招呼,“最起码,不能让客人把我们忘了。”

很怀念深夜啤酒杯碰撞声

在这条街上,努力的不止是“人生一串”。Brew Bear精酿啤酒餐厅也是之一,虽然不能堂食,但店门口伫立着三个24小时智能售酒柜,让它们“弹眼落睛”,成为了马路上“最靓的仔”。

不过高温之下,餐厅主管小罗忙碌着另外一件事,就是修理门口的桌椅。习惯于开瓶倒酒的双手,拿起了螺丝套筒,她显得很不习惯。

“当初夜夜满座,椅子也没啥。疫情期间就空置露天几个月,结果就出问题了。”她抱怨着说道,“看来少了人气,就是不行。”

这家大学路上人气颇高的餐厅,如同其名字一般,以精酿啤酒出名,最旺的人气时段是在深夜。此前,小罗过惯了日夜颠倒的生活,而最近的三个月,让她的作息时间彻底颠覆,如正常人一般。

“这些智能售酒柜,就是我们在疫情期间想着为有兴趣买酒的顾客,提供一个渠道。”小罗指着招牌说道,“其实我们的心情就是最后一句——期待堂食解封的日子,你我把酒言欢。”

“我很怀念深夜啤酒杯的碰撞声。”她如此告诉记者,“这是属于夏夜的声音,是真正属于生活的气息。”

期盼“热度”进一步提升

距离官宣的“29日有序开放堂食”,还有两天的时间。目前大学路上的商户,都在翘首以盼。

记者沿路而行,很多店已经开了,也有些店的大门依然紧闭,里面包括了“藏珑云海”、“小铁君”、“HomeLess”、“DEEP”等曾经的网红店铺。他们,或许也在等待中。

走过疫情,上海餐饮业正迫切需要用堂食突破困境,重铸昔日的辉煌。烈日炎炎之下,大学路正急切地期盼着“热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