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援引法国媒体6月16日的报道,美国快餐连锁巨头麦当劳将向法国支付12.45亿欧元,以避免因逃税行为被刑事起诉麦当劳发布声明称,乐见此法律纠纷告终,承诺“尽一切努力遵守法律”这是迄今为止法国与纳税方达成的金额最高的逃税纠纷和解协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麦当劳开票免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麦当劳开票免税(麦当劳的避税秘密)

麦当劳开票免税

据新华社援引法国媒体6月16日的报道,美国快餐连锁巨头麦当劳将向法国支付12.45亿欧元,以避免因逃税行为被刑事起诉。麦当劳发布声明称,乐见此法律纠纷告终,承诺“尽一切努力遵守法律”。这是迄今为止法国与纳税方达成的金额最高的逃税纠纷和解协议。

麦当劳为何被指逃税,与它的经营模式和避税架构有何关系?本文将从经营模式、案件细节、避税架构等方面详细分析此次麦当劳被指逃税的来龙去脉。

经营模式:特许经营带来巨大利润

麦当劳公司是全球连锁快餐的龙头,1955年创立于美国芝加哥,主要经营汉堡包、薯条和炸鸡等快餐食品。麦当劳名列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价值100强第10位,品牌价值超过461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其旗下最知名的麦当劳品牌在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0031家快餐店,每天服务顾客超过6300万人次。

麦当劳公司的餐厅经营模式分为自主经营和特许经营两种。特许经营模式是由麦当劳公司购入或者租入餐厅场地,允许被许可人使用麦当劳的品牌进行经营,并提供必要的设备、装修以及员工培训,被许可人需缴纳一次性加盟费、租金、装修、设备等费用,同时根据营业额按比例每年缴纳特许权使用费。2021年12月麦当劳公司发布的财务年报显示,旗下占比达93%的特许经营餐厅当年为公司创造了约130.8亿美元的利润,同比增长22%,占总利润的56.3%。

麦当劳公司在法国拥有1517家餐厅,其中86%为特许经营餐厅。法国是麦当劳在欧元区销售额较高的国家,也是麦当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利润较高的国家之一。

案件经过:逃税嫌疑由来已久

2013年10月,法国税务局检查了位于该国基扬古尔的麦当劳法国公司总部,认为其需缴税的收入额为22亿欧元。2009年—2013年,麦当劳及其特许经营商在法国的销售额为216亿欧元。2013年底,法国政府启动了一项有关麦当劳潜在避税行为的调查。

2015年底,代表巴黎西部16家麦当劳餐厅900名员工的工会投诉麦当劳法国公司进行有组织的逃税,并对麦当劳法国公司提出诉讼。工会认为麦当劳法国公司的逃税行为致使员工收入减少,因为“不交企业税,就没有员工奖金”。

2016年年初,法国国家金融检察官办公室对麦当劳法国公司展开初步调查。当时麦当劳法国公司每年的收入约为7500万欧元。

2016年5月,法国专门打击金融犯罪和税务欺诈的警察突击搜查了麦当劳法国公司总部,查封了一批公司文件。检方怀疑麦当劳法国公司将在法国境内的收入登记到其位于卢森堡的欧洲总公司的账簿上,以这种非法方式逃税。法国司法部门认为,麦当劳法国公司未缴税款及罚金达3亿欧元,其中1亿欧元为罚金。

然而,麦当劳并没有认罪,而是开始了与法国税务部门旷日持久的“马拉松长跑”。但是随着欧盟国家对于国际反避税的不断探索,在经历了2019年的“谷歌避税案”和2020年的“苹果避税案”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盟国家税务部门积累了丰富的反避税经验。2022年6月,法国税务部门正式向麦当劳开出12.45亿欧元的天价罚单,其中包括5.08亿欧元罚款和已查明的7.37亿欧元欠税。为避免被起诉,麦当劳表示愿意支付这笔罚款。

避税闭环:在特许权使用费上做文章

麦当劳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特许权使用费,而特许权使用费作为无形资产,也是最容易出现在各种税收优化方案中的国际税收筹划工具,各国频繁对麦当劳“亮剑”的关键点也正是集中在特许权使用费上。

2008年底,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卢森堡推出了“专利盒”政策,宣布对来源于知识产权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80%予以免税。

对于麦当劳公司而言,“专利盒”政策无异于量身打造。于是,2008年,麦当劳在卢森堡成立了一家知识产权控股公司(下文简称“卢森堡公司”),并将欧洲范围内的特许经营权从美国特拉华总部名下转移至卢森堡公司。卢森堡公司下设两个分支机构,分别位于瑞士和美国。瑞士分公司负责麦当劳在欧洲区域的实际运营,主要管理欧洲特许经营权业务,将收到的特许权使用费在扣除公司运营费用后转交美国分公司;美国分公司则负责持有欧洲特许经营权并承担相关损益,向瑞士分公司收取特许权使用费。

按照卢森堡与瑞士签订的《卢森堡—瑞士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瑞士分公司作为在瑞士的“常设机构”,产生的利润仅在瑞士征税,其在卢森堡境内的利润免征企业所得税。由于瑞士分公司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大部分都转移至美国分公司,麦当劳在瑞士境内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极低。

同时,按照卢森堡与美国签订的《卢森堡—美国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美国分公司作为在美国的“常设机构”,产生的利润仅在美国征税,免征卢森堡企业所得税。但在美国税法下,由于美国分公司没有在美国境内开展经营活动,美国国内收入局并不认可其在美“常设机构”的身份。因此,瑞士分公司向美国分公司转移的特许权使用费也不需要在美国境内纳税。

此外,2009年9月麦当劳还与卢森堡政府达成了税务裁定,决定对麦当劳在卢森堡境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不予征税。

如此一来,麦当劳庞大的“美国-卢森堡-瑞士-美国”国际避税架构完成闭环。2009年—2013年,卢森堡分公司这家仅有13名员工的公司,产生了超过37亿欧元的利润,却只缴纳了330万欧元的税款。根据欧美公会联盟和英国某反贫困慈善组织于2015年2月联合发布的报告,麦当劳2009年—2013年在欧洲逃税逾10亿欧元。

尽管收到了天价罚单,但外界普遍认为本次和解是麦当劳公司在经历法国税务部门多年彻查后的无奈之举——“花钱消灾”。早在2018年9月,欧盟委员会经过对麦当劳进行为期3年的检查后作出裁定,麦当劳欧洲地区的这些特许权使用费双重不征税,是因为卢森堡和美国两国税法之间的不匹配,而不是卢森堡给麦当劳提供的非法税收优惠,并没有违反欧盟国家援助规则。也就是说,欧盟认为,无确凿证据表明麦当劳享受非法国家援助或“特殊待遇”,顶多是法律的“不当执行”,其本质是麦当劳利用卢森堡的国内法和税收协定的漏洞避税。而就在2016年,为了享受更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麦当劳已经将其卢森堡公司的功能转移至一家注册在英国的新公司,避税的“猫鼠游戏”仍在继续……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杨纪韬 吴皖子 何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