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连我都要成为你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什么情侣之间的挑逗语。可实际上,它是滴滴顺风车广告语中的一句。

滴滴出行魔性广告(滴滴的露骨广告语和暧昧社交冲动)(1)

距郑州空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案不过三个月,浙江乐清一女孩在搭乘滴滴顺风车时,也遭司机加害。两起命案的背后,都被扒出了滴滴暧昧社交的魅影。

更值得警惕的是,国内一些有着社交梦的互联网企业,似乎都对暧昧社交趋之若鹜。

想做社交就好好做社交得了,咱能不能别玩暧昧那一套?

1

昨天,滴滴方面公布了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

也许你对黄总经理的名头有些陌生,但你应该听说过这些话——

“和出租车、专车、快车不一样,顺风车在政策方面有多项利好,而独有的社交性还能为这一业务加分。”

“过去你每天在路上两个小时,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是消耗,但现在通过顺风车你可以认识比较靠谱的人,获得好的社交体验,它就变成了一种收益。这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一个场景,就像咖啡馆、酒吧一样,私家车也能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打。”

这些都是黄总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话。

说到做到。滴滴在“sexy”的社交路上跑得很快——

滴滴出行魔性广告(滴滴的露骨广告语和暧昧社交冲动)(2)

这露骨的广告词,怂恿谁和谁暧昧呢?

还有更雷人的——

滴滴出行魔性广告(滴滴的露骨广告语和暧昧社交冲动)(3)

看到这儿,你是会打一个冷战,还是会恶心片刻?

滴滴顺风车上线后,乘客的性别、头像,司机的车型、头像、名称等信息一度相互可见。可是设计者就没想过,这样一来,这款产品的安全性能可能会极度降低?你要的是社交热度,某些司机要的可是“丝袜”……

咱能对乘客的安全感有一点敬畏吗?咱能多一点小心谨慎吗?咱能别为了效益忘记脸皮在哪了吗?

2

但这丝毫挡不住滴滴在暧昧社交道路上的一路狂奔。

今年5月,郑州空姐遇害案后,网友曝光的一个细节引起众怒。

有女网友看到新闻后登录滴滴账号发现,自己的个人标签被司机标注为“安静的美女”、“颜值爆表”、“娃娃脸”等,评论里也有很多“美得不要不要的”,“大美女期待下次同行”等字样。

随后在多个社交平台,许多网友晒出了评价截图。在你还没上车前,司机就已经知道你是素颜美女,知道你喜欢穿丝袜,知道你美得不要不要的了。

这是坐车吗?这是被展览好吧。你只是坐了一趟车,却马上成为无数人的“符号”。

滴滴出行魔性广告(滴滴的露骨广告语和暧昧社交冲动)(4)

而当你得知,滴滴一直致力于搞社交,而且不惜在广告中语出暧昧的时候,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更让人恶心的是,一些无良的滴滴司机们,就是冲着这种所谓的社交去的。

乐清女孩遇害事件后,多个地方曝出疑似滴滴司机群的聊天记录,多有对遇害女孩进行无底线低俗调侃的内容。

滴滴出行魔性广告(滴滴的露骨广告语和暧昧社交冲动)(5)

看某些聊天记录,简直有不堪入目的感觉。难道我们走错了房间,误入了哪个地洞?

但这些群都标记着某城市滴滴司机群的字样,他们都是在滴滴平台上注册的司机。这些天天为乘客服务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境界?细思极恐。

当然,不是所有的司机都如此冷血龌鹾,多数司机是守规矩、有公德心的,但部分滴滴司机在群里胡说八道、肆意泼脏的表现提醒——这样的社交,是有毒的。至少,是容易让人消化不良的。

郑州空姐遇害案后,滴滴宣布对顺风车业务进行整改,将可能暴露用户隐私的标签及评论功能下线,暂停22点至凌晨6点的夜间订单,并推出人脸识别机制。

但现在来看,这样的整改并没能堵住漏洞。

3

引人反思的是,国内的不少互联网企业,都一门心思想着做社交,也纷纷走上了暧昧社交的路。

2016年,支付宝推出“圈子”,其中“校园日记”直白地打出“只有女大学生才可以发布动态”的口号——

滴滴出行魔性广告(滴滴的露骨广告语和暧昧社交冲动)(6)

今年6月,航旅纵横也做起了社交,推出搭讪邻座功能,被网友吐槽说要做一个“露水炮中介”——

滴滴出行魔性广告(滴滴的露骨广告语和暧昧社交冲动)(7)

这圈那圈、这功能那功能,想的其实都是“荷尔蒙经济”,不外乎美女加暧昧。

支付宝最后叫停了“圈子”,航旅纵横也对“搭讪功能”进行了整改。问题是这样的改变,往往是被舆论逼迫的结果。能自觉改变的,几乎没有。

想想也够滑稽的,坐一回飞机,打一回滴滴,一般也就不过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就连这一点时间都不放过?也要设法进行商业操作?

想做社交无可厚非,但能不能好好做社交,别老想着玩暧昧那一套?

20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坐了很久的火车,结识了一个姑娘,两个人相爱了,后来又结婚了。慢时代里的社交故事,充满着怡情、纯真的味道,可是现如今一些互联网企业所诱导的社交不仅快餐化,而且物质化、庸俗化。

看上去那些广告词温文尔雅,可背后竟然是对情色冲动的默认。

滴滴出行魔性广告(滴滴的露骨广告语和暧昧社交冲动)(8)

“食色性也”也好,人性的孤独也罢,那种暧昧的社交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它对社会心理、社会安全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却是难以计数的。尤其是,它制造的是一种极差的社会观感。

做社交,梦想着再做出一个微博微信,是众多互联网企业的梦想。但是,做社交,总该有一个底线。社交是用来交流和快乐的,但根本上是为了更有质量的存在着。这个“更有质量”,首先就是拒绝无德的“花活”。

有这个功夫搞那些暧昧、低级的社交,不如把产品或平台的安全性放到第一位——别让用户彻底看扁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