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1)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这个人,特别厉害。

比如他有两个崇拜者,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2)毛泽东和蒋介石。比如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晚清以来,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整部中国历史一共出过两个半圣人,两个是孔子和王阳明,半个就是曾国藩。

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3)

曾国藩

我们也知道,曾国藩十年当中升了七次官,后来更是成为一品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出将入相,被封为一等侯爵,相当于官至副部长。

曾国藩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向美国派出留学生,第一个从美国引进技术,建立现代军工业的人,这在当时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见识,一般人绝对不敢做。

但很少有人知道,曾国藩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曾国藩的进阶之路一开始也是危机重重,他几乎犯过所有的职场大忌,既得罪过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4)大领导,也和同事有过交恶。

曾国藩任礼部侍郎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了,可他还是一个“愤怒中年”。他不仅声色俱厉地评论“同事”,说他们倚老卖老、拉帮结派、自甘中庸……他甚至连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5)皇帝也骂,还骂得句句见血。

他上书说咸丰本人对国事“不暇深求”“徒尚文饰”,表面说言者无罪却“疏之万里之外”,或者“斥为乱道之流”。所以大臣们再不敢就人事、吏制发言,碰到什么事情就只有袖手旁观。

这句句指责,直戳咸丰帝心窝,导致其看完全文,当场大怒,把奏折扔在地上。

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6)

清代咸丰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7)皇帝

凡此种种,像不像刚入职场的新人,青涩的书卷气还没有褪去,不知道如何与领导和同事相处。

三年后,曾国藩开始操办水师。还不到一个月,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8)皇帝就开始刁难,催他“着即赶办船只炮位”,“自洞庭湖驶入大江,顺流东下,直赴安徽江面”。当时,湘军水师一切条件还不具备,面对这些不现实的要求,曾国藩只能拖着不办。

咸丰憋了几年的火,终于发泄出来——

“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时漫自矜诩,以为无出己之右者;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于天下?……言既出诸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

“你不是天天骂这个骂那个,觉得你自己了不起,比谁都强吗?行,办给我看啊!要是办不好,可就打你的脸了。”这辞章简直句句透着冷笑。

学会应酬交际,是曾国藩,也是所有职场人的成年礼。

应酬周到,这四个字看上去庸常,但愤青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哪个血气方刚、黑白分明的人,能够放下身段,与自己痛恨的那类人把臂周旋?

但曾国藩做到了,首先还是因为他善于反思。

他意识到,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9)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职场人也是一样,如果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人浊我清,因此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曾国藩意识到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其次,他能够付诸行动,特别善于自我管理。

曾国藩从三十岁那年开始,觉得这样浑浑噩噩地活下去不行了,他总结了一整套自我管理的方法,规定自己每天要完成十二方面的任务,数十年如一日,做事效率非常高。

他一辈子强调勤与恒。说天下事,无论什么,要做成样子,必须有两样,一是规模,一是精熟,两样都从勤与恒中来。

曾国藩认为,不必强调过高的道理,要想勤与恒,就从两点做起,“不讥笑人,不晚起”。他说,一辈子从这两句中受益良多,可去一切骄慢虚妄。这句话听起来并不高明,但他的厉害之处在于践行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10)终身。

从上世纪90年代曾国藩大火以来,关于曾国藩的出版物数不胜数。在这些作品里,曾国藩时而被刻画成厚黑学的代表,时而被当作庸俗成功学的范例,许多描述和附会与真实历史完全相悖。

可以说,曾国藩被成功学误解了二十多年。但是我们还不了解,真正的曾国藩是什么样子?我们现代人可以从他身上有哪些借鉴?曾国藩“天人交战”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

这一次,我们邀请到清史专家张宏杰老师来讲这堂音频课程《张宏杰·品评曾国藩:天人交战的一生》,为我们还原一个立体、真实的曾国藩。

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11)

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12)

课程大纲

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13)

课程亮点

01 深度剖析中国人的“曾国藩情结”

自晚清至当下,一般中国人心目中始终存在一种“曾国藩情结”,曾国藩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弹性曾国藩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旧式读书人,却能完成平定内乱、倡导洋务两项壮举,在官场平步青云,并始终不放弃修身功夫。这门课程将为你剖析这种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为人处世之道。

02 揭开曾国藩“圣人”之外,接近平凡人的真实一面

曾国藩并非天才,他一生遭遇五次重挫,受尽困厄,又回到平实。百年来,对他的毁誉都很极端。他到底是“千古第一完人”还是卖国贼?是圣徒还是刽子手?曾国藩身上体现了人的复杂性、多面性以及中国世俗社会的方方面面。张宏杰能为我们揭开曾国藩接近平凡人的那一面。

03

不是厚黑成功学,而是普通人可以借鉴的处世进阶方法论

曾国藩有很多缺点,好色、贪玩、浮躁、虚伪,却因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了「诚、敬、静、谨、恒」等习惯并坚持了一生。他是一个矛盾、挣扎的深嵌体制核心的职业官员。一个“愤青”如何脱胎换骨?如何从理想走入现实?其修身、处世、治家、做人等原则,都是普通人可以借鉴的方法论。

订阅福利

清朝一位拙笨的人成为官场大官 从敢怼皇帝的愤青(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