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世界大战,欧洲的几个国家,德国、英国、法国、俄国,那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角。但是有一个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都是早早的就站好队,但是打着打着就跳槽了,并且两次都是战胜国,战后捞好处捞到手软。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已经猜到了,这个国家就是意大利。

那么,意大利为什么就不能"从一而终"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

一、意大利做"二五仔",有深厚的历史传统。

意大利地处亚平宁半岛,熟悉世界古代史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这块地盘在古典文明时期那可是罗马帝国的核心统治区,在罗马帝国被蛮族灭亡之后,亚平宁半岛的霸主命运就一蹶不振了。

四战之地,千年都被当柠檬挤

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意大利都是以亚欧大陆贸易的中间商而闻名,基本上垄断了东方与西欧的海上贸易。在经济上算是西欧翘楚的时间里,意大利人也曾想着重新崛起为欧洲霸主,恢复罗马帝国的荣耀。可惜努力了整个中世纪,不仅把罗马帝国仅剩的余光挥霍了,亚平宁半岛也折腾得四分五裂。

究其原因,就是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实在不好,刚好就处于西欧的四战之地。前面有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后边是西亚地区始终敌视基督教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例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地理位置倒是和中国战国时期的魏国有点相似,总之就是处于一种进退维谷,左右挨打的处境,。

所以,整个中世纪,意大利都是四分五裂,虽然城邦文明极为发达,但只要刚积蓄了统一的力量,法国,德国,甚至西班牙,就要来亚平宁半岛薅一波羊毛,所以意大利始终无法统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2)

【图】中世纪的意大利,强敌环绕,四分五裂

统一箭在弦上,无奈天意难违

1800年,意大利成为拿破仑帝国的一份子。1806年,拿破仑宣布他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为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王。经过约瑟夫2年的治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思想渐渐在意大利生根,意大利诸城邦也在约瑟夫的统治下逐渐强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3)

【图】拿破仑的亲哥哥:那不勒斯国王约瑟夫·波拿巴

但是1808年,约瑟夫就被拿破仑委以西班牙国王的重任,实在是拿破仑的兄弟比他的国王还要多,所以就委任他的妹夫缪拉为那不勒斯国王。

那不勒斯国王缪拉统治期间,积极修整内政外交,最让他得意的,是这他训练了一支6万人的军队,打算武力统一亚平宁半岛,成为第一位意大利国王。但是,缪拉在1812年被召回法国,加入了拿破仑远征俄国的行列,但是随着拿破仑兵败俄国以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轰然倒塌,缪拉彻底远离了意大利统一的梦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4)

【图】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意大利半岛一分为三

左右逢源的借力打力,意大利终于统一

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统治垮台后,撒丁王朝复辟,得益于拿破仑带来的自由民主思想,以及两位国王统治期间的休养生息,意大利的统一大势已成。

在意大利统一的过程中,有两个人起到重大作用。

一个是撒丁王国的首相加富尔,另一个是撒丁王朝的著名将领加里波第。这两人发现,意大利虽然四敌环绕,但是也可以左右逢源。具体办法就是,若是法国强大,那就跟着法国打奥匈帝国,要是奥匈帝国强大,那就直接跳槽反水,帮着奥匈帝国进攻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5)

【图】加富尔

总之就是一句话,虽然不是我帮谁谁就能赢,但是谁能赢我肯定帮谁。

这一套左右逢源的操作下来,意大利可谓是空手套白狼,不仅在站队中捞到大量好处,甚至在一连串的王朝战争中,使得撒丁王朝积蓄力量,最终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6)

【图】撒丁王朝统一意大利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利益驱使下的意大利先结盟再悍跳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打起来的。当时的欧洲各国,为了世界殖民地和世界霸主,都各自有筹谋和计算。在经过反复的利益重组后,最终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军事集团,即同盟国和协约国。

一战之前,协约国主要是英法俄三国,同盟国则是德意奥三国。那么一向善于左右逢源借力打力的意大利,为什么早早的就站好队了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7)

【图】一战前的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德国的无奈选择,不求多大作用,只愿少个敌人

一战爆发前,我们说欧洲共有三大矛盾,即法德矛盾,英法矛盾和俄奥矛盾。法德矛盾,乃是普法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英德矛盾,那是后起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最后的俄奥矛盾,则是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都看上了半尔干半岛的矛盾。

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面前,德国急需要找盟友抗衡英法,奥匈帝国不必多说,历来就是德国的老伙计了,所以深厚的情缘和共同的利益,使德奥顺理成章的站在了一起,但是,只有奥匈帝国一个老兄弟,德国想要抗衡整个欧洲,还是力有不逮,所以,此时的德国急需要新的盟友。

一开始,德国是想着拉拢美国,但是当时的美国忙着全球贸易,且对于卷进欧洲的利益纠葛并不感兴趣,所以,纵观欧洲,能有实力和英法掰掰手腕的,德国就只有选择意大利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8)

【图】德皇威廉一世

与法国和奥匈帝国都有矛盾,但也只能先选边

当时的意大利,在欧洲还没有一个盟友,原因很简单,意大利虽然实力不怎么强,但是野心还不小,各强国都在结盟的时候,意大利也有称霸的野心,不过他想称霸的地区并非法德聚焦的的欧洲大陆,而是地中海地区和非洲北部。

但是,当时的地中海和北非地区,一直都是法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所以,有野心的意大利,始终被协约国之一的法国像防贼一样的死死盯着。

另一方面,意大利也在和同盟国中的奥匈帝国有很大的领土纠纷,所以,此时的意大利,是处于绝对孤立的地位的,不仅是两大军事集团里都有利益敌人,而且一个搞不好,可能两边都要拿自己开刀,所以此时的意大利,必须要有一个二选一的抉择。

意大利当时根本分不清法国和奥匈帝国,到底哪一个才是自己的头号强敌,所以,一番权衡之后,意大利做了做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意大利也清楚,自己加入协约国,不过是锦上添花,若是加入实力较弱的同盟国,可谓是雪中送炭,那么自己在三国同盟中也会有很大的话语权。

1882年5月,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意大利最终选择了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9)

【图】一战中的意大利军队

选边不等于站队,只是一个与英法谈判的筹码

德国一开始就不对意大利抱什么期望,事实证明,德国之所以接纳意大利,不过是希望他能在地中海牵制法国,为自己计划的两个月打垮法国分担一份重力。

但是,德国忽略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而意大利之所以会加入同盟国,更多的是奔着德国人手中的钞票来的。而且狡猾的意大利人,在三国结盟签约的时候,就明确在条约里加入自己不会和英国为敌的条款,也为自己之后的反水埋下伏笔。

德国虽然看的一清二楚,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让意大利当自己的表面盟友,总好过当实际的敌人要好。但是,德国万万没想到,在意大利用自己援助的钞票度过经济危机后,就于1902年秘密和法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就这样,意大利虽然身处同盟国,但是早已经有了反水的意念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0)

【漫画】德意奥三国同盟

一战陷入相持,见势不妙的意大利反戈一击

1914年7月,萨拉热窝事件后刚好一个月,一战正式爆发,此时的德国压根就不指望着意大利能帮什么忙,只求他本本分分的就行。但是德国万万没想到,随着战局于1915年陷入相持,德国地狭人少的劣势刚一凸现,意大利就直接反水加入了协约国一方。

不仅如此,在身处同盟国时一兵不发的意大利,在倒戈协约国后,竟然直接出兵参战了。当然,他自己也提前和英法打过招呼,就是意大利只对奥匈帝国开战。所以,即使是反水了,意大利依旧没有和德国撕破脸皮,刀兵相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1)

【漫画】意大利和法国结盟

大战散去,意大利得以独善其身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议,为期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德国等同盟国的战败而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同盟国中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彻底瓦解。协约国中的俄罗斯帝国被苏俄取代,英法两个欧洲的战胜国也是遍体鳞伤。

所以纵观参加了一战的所有欧洲国家,在战后,依旧活蹦乱跳的,就只剩一个意大利了,更不要说他一开始可是德国的盟友的。随后,在战后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无论是对处置德国这个自己前盟友的问题上,还是瓜分世界的殖民地,意大利可是丝毫不带手软的。在二战前,意大利不仅取得了和英法德等大国同等的国际地位,并且再次与德国一起,成为二战的策源地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2)

【图】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意大利作为战胜国,处置战败国德国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控制下的意大利故技重施

如果说一战中的意大利是因为利益的纠葛而反复横跳,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党统治下的意大利,就显得有些身不由己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3)

【图】墨索里尼

盟友希特勒闪击欧洲,墨索里尼迟迟不动

1939年9月1日,按照早已制定好的"白色方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随后,德国迅速打垮了波兰、挪威、丹麦、卢森堡、比利时、荷兰。那么此时,同为法西斯的意大利在干什么呢?

其实就在德国闪击波兰之际,德国就要求意大利根据军事同盟条约,尽快投入战斗,而意大利虽然表示愿意出兵,但是却给希特勒开了一张援助清单,按照这张清单上的物资计算,足够德国重新武装十个师。所以,希特勒表示一时间难以凑齐这么多的物资,而战前夸下海口的,而此时无利不起早的墨索里尼,居然选择了按兵不动。

一个月后,希特勒再次催促墨索里尼,但是被墨索里尼以军队尚未集结完毕为理由再次拒绝。直到希特勒在法国胜局已定,英法联军退守英国本土后,墨索里尼因为害怕丧失瓜分利益的机会,才正式对法宣战,而此时,距离二战爆发已经过去了足足9个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4)

【图】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逢战必输,成为希特勒的猪队友

关于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搞笑担当、猪队友这些词语了。那么,二战中,作为德国法西斯盟友的意大利,到底是有多坑德国呢?

上文说到,意大利在法国败局已定的时候才参战,本想着在法国趁火打劫,没曾想气势汹汹进入法国境内的意大利军队,居然被从德国手中败下阵来的法国军队打的七零八落。战后,墨索里尼觉得太过憋屈,就想着不靠德国,自己单独打一场大胜仗,以证明自己的谋略和勇气。

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不顾希特勒的警告,悍然挥师8万,在海陆空三军的空间式掩护下,朝着只有3万守军的希腊进攻,墨索里尼在战前就自称:这不是战争,仅是一次军事散步而已。

意大利在希腊历时半年的散步结果很悲催,连续两次进攻都以惨败告终,希腊军队甚至一度反攻到意大利控制下的阿尔巴尼亚。眼看形势即将拉垮,意大利不得不找德国,使得本打算进攻苏联的德军,不得不挥师南下,并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彻底解决了包括希腊的整个半尔干半岛。而正是这四个月的拖延,将此后的德国,拖进了漫长的寒冬作战中,彻底丧失了对苏联的进攻优势。

当然,意大利给德国扯得最大一个麻烦,则是在当时的英属殖民地北非。为了墨索里尼重建"罗马帝国"的美梦,德国不得不在西战英法,东攻苏联的时候,还要顾及因为意大利的自大开辟的北非战场,陷入三线作战的局面,并最终兵败北非。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5)

【图】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俘虏)

时隔二十年,意大利再坑队友,墨索里尼倒台后临阵反戈

1941年,苏德战场开战,美日在太平洋上海战连天,法西斯同盟的对手越来越多,二战陷入鏖战。1943年,美国在中途岛一战中开始反推日本,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会战后开始疲软,随着德国在北非战场的战败,轴心国已经处于战争劣势了。

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攻到了意大利的国土。此后,意大利已无力再战,同时意大利人民认为轴心国必败无疑。所以7月25日,意大利政府高层发动政变,墨索里尼下台并被逮捕入狱,成了意大利新政府向同盟国谈判的替罪羊。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6)

【图】被裁决的墨索里尼,被代表权力的权杖捅死

但意大利政变后并未坚决同德国断绝关系,而是一边继续维系着德意轴心同盟,一边着手就停战和同盟国展开谈判。

1943年10月13日,在英美两国的巨大威逼压力下,意大利不得不接受同盟国的条件,宣布退出轴心国集团,并向德国宣战。意大利的倒戈使德国腹背受敌,不得再次三线作战,此举加速了德国的失败,最终于1945年5月8日全面战败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敢死队(两次世界大战)(17)

【图】苏军攻占柏林

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都是在左右逢源,甚至借助敌人的力量来打击对自己不利的盟友,不仅避免成为战败国的命运,而且身为德国的盟友,还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以战胜国的身份来裁决德国,以及参与国际新秩序的重新制定。前后两次倒戈,为自己捞足利益,就是坑了两次都野心勃勃的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