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远的狙击记录,是2017年一名加拿大狙击手在伊拉克创造的,他使用麦克米伦Tac-50步枪击中了3540米外的敌人。超过2000米的狙击纪录也屡见不鲜,但除了卡洛斯·汉斯考克在越南战争中曾在2286米外成功狙杀外,其余记录都是在21世纪创下的,而且除了精良的专用武器外,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得到了现代光学及电子设备的帮助。因此,当一个半世纪前,从未有过服役经历的威廉·迪克森使用一支只有机械瞄准具的单发步枪,一举射中1400多米外的敌人,从而使他和他的同伴转危为安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次上天助佑的奇迹。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1)

创造西部史上经典传奇的威廉·迪克森

阿多比沃斯之战

1874年6月27日凌晨,一声巨响惊醒了睡在汉拉汉酒馆里的所有人。人们认为声响来自房梁,如果它断裂的话,沉重的屋顶就会掉下来,把大家砸成肉饼。人们赶紧跑到屋外,找来一根木头,准备用来替换原来的房梁,但忙了半夜,最后却发现房梁其实完好无损。这时天已经快亮了。威廉·迪克森和其他几名野牛猎手决定要早些出发,开始当天的狩猎。恰恰是这一决定,挽救了所有人的性命。事后回想这些细节时,有些人甚至认为房梁无故发出巨响,是神明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一个警告。

迪克森和他的同伴们正身处广袤的德克萨斯平原之上,一个名为阿多比沃斯的小定居点,周围120公里半径内都没有城镇。虽然名为汉拉汉酒馆,但其实只是一座土坯作墙、茅草为顶的简易房子。甚至这样的建筑物一共也只有三座,另外两座是货栈。阿多比沃斯是一个贸易站,依靠前来德克萨斯“掘金”的各色人等生存。贸易站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基奥瓦和科曼奇两大印第安部落的领地。毫无疑问,印第安人对白人进入自己地盘,且大量猎取野牛深感不满。由于切身感受到印第安人的敌意。在此前一个多星期,周边所有白人都提前撤进了阿多比沃斯,试图以此作为庇护所。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2)

阿多比沃斯只有3座土墙房子

他们的预感是正确的。在这年春末,科曼奇族联合了周边基奥瓦、夏延、阿拉帕霍等几个部落,组成了700多人的联军,由科曼奇酋长率领,计划于6月27日清晨突袭阿多比沃斯。这样的事件在阿多比沃斯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特别是1864年那次,这个贸易站因此一度被放弃。

这个计划唯一的问题是,威廉·迪克森碰巧看到了印第安人马队。他立刻朝空中开了一枪,大喊道:“有印第安人!”然后转身冲进了汉拉汉酒馆。整个定居点的人,包括28名男性和1名女性,都躲进了这幢最大最结实的建筑物,迎接即将开始的战斗。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3)

意外早起的迪克森等人看到了印第安人的马队,并开枪示警

在印第安人用弓箭、步枪进行射击之前,猎手们射出的第一排子弹就已经开始把他们从马上纷纷击落了。一场预谋已久的突袭变成了攻坚。印第安人策马绕着汉拉汉酒馆飞奔,不停地射箭和开枪。定居者们拼死抵抗,因为谁都知道被愤怒的印第安人抓住了会是什么下场。

27日当天,双方持续战斗了一整天,印第安人的马匹损失惨重,定居者们无人伤亡,只是疲惫不堪。印第安人后退到步枪射程之外,把贸易站包围了起来。28日全天,他们改变了战术,改为多轮小规模的袭击,试图寻找定居者的防御弱点,不过仍是一无所获。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4)

描绘阿多比沃斯之战的绘画作品

若有天助的一枪

29日的清晨到来了。定居者们发现,印第安人似乎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大约15名骑马的印第安人,在附近的石崖上围成一团,似乎是在商讨对策。根据威廉·迪克森的说法,这些印第安人离定居点并“不远”,“不到八分之七英里”。两个星期后,一队美军测量员来到这里,进行了实地测量,证实迪克森的判断相当准确。这一直线距离是1406米,而八分之七英里是1408.1米,相差居然不到2米。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5)

印第安人聚集在石崖上商讨对策

威廉·迪克森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射手,靠着一手好枪法谋生,同时他长期在德克萨斯平原活动,对周边的环境十分熟悉。他的一个同伴指着那群印第安人说,“你为什么不试试,用你的‘大五零’射他一枪看看?”这个挑战正对迪克森的胃口,因为他的确喜欢远距离射击,于是他同意“试一试”。不过,后来在所有场合,迪克森都说他瞄准的目标是“那群人”,而不是其中任何一个印第安骑手。

迪克森使用的是一支.50-90口径夏普斯步枪,因为体型和威力都特别大,因此绰号叫做“大五零”。夏普斯步枪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枪械之一,它不仅是美国第一支全面取得商业成功的后膛步枪,更是为数不多的由纸壳定装弹成功过渡到金属壳定装弹的实例之一,尤其以远距离射击时精度优异和威力巨大而闻名,见证了南北战争和西部时代。虽然对其是非功过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但它对后来的美国文化特别是西部文化影响巨大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6)

迪克森所用的“大五零”夏普斯步枪

迪克森用的那支“大五零”夏普斯步枪究竟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一直有多种说法,其一就是他从贸易站的武器仓库里找到了这支枪,当然更多的还是认为这是他自备的武器。作为当时的著名野牛射手,拥有当时最好的装备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早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些远距离射击的记录,例如1886年就有914米上散布直径为218毫米的出色成绩。

有些细节今天已经无法考证,比如迪克森使用何种形式的弹头、多少数量及什么品牌的火药,以及是否是手工装填弹药。但毋庸置疑的是,迪克森是一个行家,对距离和各种参考条件有着准确的认知,而且富有经验。在仔细设定了标尺之后,比利进行了最后的调整,以排除他可能认为重要的任何其他影响。最后,他抠动了该枪的扳机。

与此同时,如果石崖上任何一个印第安人恰好在向酒馆方向张望的话,他肯定会注意到建筑物前面突然冒出了一团烟雾。也许他还会想到,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愚蠢的白人还在浪费火药和铅弹,实在可笑。但是,只要等上4.1秒,他们肯定会听到远处一支重型步枪开火的轰然巨响。对于.50口径尖头弹来说,飞过 定距离需要大约5.3秒。迪克森使用的很大概率是较重的弹头,可能是45克的,那样的话初速约为335米/秒。在飞行至目标距离时,弹头将释放大约1100焦耳的能量。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7)

迪克森所用的.50-90口径枪弹,弹壳特别长,装药量也特别大

所以,在那声遥远的巨响传到他们耳边大约1.2秒后,那圈印第安人之中的一位就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子弹击中,摔到了马下。周围的印第安人被吓坏了,这出人意料的一击显然是厄运到来的迹象,所以他们很快决定还是尽快撤退为好,否则还不知有什么样的灾难要降临到自己头上。

迪克森当时认为他打出的一枪打死了那个骑手。但印第安人方面的消息则声称,铅弹只是击中了那位不幸的骑手的肘部,将他的手臂打断了。但这一点对于战斗的结果来说已经无足轻重,威廉·迪克森超远距离的一击成功了,第二次阿多比沃斯之战终于结束,他和28名同伴的性命都保住了。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8)

历史学家站在贸易站酒馆旧址上,手指的就是当年印第安人所在的石崖

威廉·迪克森的传奇一生

迪克森的全名是威廉·比利·迪克森,于1850年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俄亥俄县。他有一部分印第安人血统。12岁那年成为孤儿。1864年秋天,还是少年的迪克森在密苏里河沿岸找到了一份伐木工的工作,后来成为一名车夫兼木匠。1866年,他在麦考尔家族农场工作了1年左右,学会了认字。

1869年11月,迪克森加入了一支狩猎野牛的小队伍,并很快证明自己是一名成功的猎手。1872年,迪克森前往堪萨斯州西南部寻找机会,在道奇城附近发了一笔小财。由于堪萨斯野牛数量明显减少。迪克森向着德克萨斯州方向进发,寻找新的猎场。1874年初,他和其他几名猎手,在距离阿多比沃斯贸易站旧址只有2公里多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营地。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9)

迪克森19岁起就成为野牛猎手,而且猎获相当惊人

6月29日的战斗结束后,迪克森保持了一如既往的谦逊,从来没有将这场胜利算作个人的功劳,甚至从未主动提起那“若有天助的一枪”。之所以我们今天还能知道这一枪的一些细节,主要归功于他的妻子,后者觉得她丈夫的传奇生活值得记录。此外,当时在汉拉汉酒馆的另外28个人之一——巴特·马斯特森,倒是将这场战斗到处宣扬,使它广为人知,变成了旧西部的经典故事。

经历了这一场生死考验之后,迪克森不再打猎,而是返回了道奇城。同年8月初,他被纳尔逊.迈尔斯将军所征召,在其指挥的一支小分队里担任侦察兵。9月12日,当队伍经过德克萨斯州的麦克莱伦溪附近时,迈尔斯将军派迪克森和另外一位平民身份的侦察兵,以及4名士兵一道,送一份急件到位于俄克拉何马州的补给营地。途中,他们在加格比溪附近,陷入了120多名印第安人的包围。他们躲在平原上一个野牛打滚形成的干水塘里,与敌人对峙了3天。6人中4人受伤,其中1名士兵阵亡,直至最后一天晚上,暴风雨来袭后气温急剧下降,印第安人气馁而主动撤围。由于在这场后来称为“牛滚塘之战”的战斗中表现英勇,比利·迪克森和其他4名幸存者被授予荣誉勋章。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10)

反映牛滚塘之战的绘画作品,迪克森背起负伤的同伴

此后,迪克森的生涯仍然充满惊险。不久之后,他参与了11月8日在麦克莱伦溪从夏延族印第安人手中营救一对德国姐妹的行动。1875年春天,他参加了守卫艾略特堡的战斗。1877年,他领着诺兰探险队追击一股科曼奇人,凭借他对荒原的了解,成功找到了水源,拯救了整支队伍。

1883年,迪克森离开军队,回到了哈钦森县,在阿多比沃斯附近建了一座房子,开辟了一个果园。1887年8月,阿多比沃斯设立了第一个邮局,他成为了当地首位邮政局长,并做过治安法官。1901年,他被选为哈钦森县的第一位警长,但不久之后就主动辞职了,因为他对与之相关的政治斗争感到厌烦。

1894年,他与奥利弗·金结婚。在此后长达3年的时间内,迪克森夫人是全县唯一的女性。他们最终生育了7个孩子。1902年,为了让孩子们上学,迪克森全家搬到了普莱蒙斯。但于对这位前猎手和侦察兵来说,小镇的嘈杂令人厌烦。1906年,他又搬到了俄克拉何马州的西马隆县。

全自动狙击步枪威力(老式单发步枪1400米外一枪命中)(11)

晚年时的迪克森

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里,迪克森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朋友们试图为他争取养老金。1913年3月,他因肺炎去世,共济会负责了他的后事。16年后,他的遗体又被重新安葬到阿多比沃斯贸易站的遗址。他在担任侦察兵时留下的个人遗物,现在收藏在哈钦森县博物馆和潘汉德尔平原历史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