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美学的角度分析(用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视角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1)

达芬奇在油画蒙娜丽莎中抛弃中世纪呆板,没有空间感,立体感的宗教体裁绘画方式,仔细地观察普通人的特点,精细的描摹人的表情体态,使人物更加有美感,更加栩栩如生。准确地捕捉到了微笑的瞬间,让人感觉蒙娜丽莎用温柔的眼光轻轻看着你,像在与你说话。并使用立体的三维透视法表现风景和环境,使整个画面更加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美丽真实的审美观。

‬美丽的女园丁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美学的角度分析(用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视角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2)

美丽的女园丁

用美丽的女园丁来命名一幅以圣母圣子和圣约翰为题材的宗教油画本身就蕴含着拉斐尔世俗的深意。如果不介绍背景的话,你会以为这幅油画是描绘的一位年轻漂亮体态优雅的母亲带着两个小儿子在嬉戏,一派田园风光,温馨美好。母子两相互温柔的凝视,圣约翰在画面的右下角希翼的望着耶稣,三个人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态,使画面安详平和。远处的风景与近处的三人比例适中, 淡蓝的天空漂浮几朵白云,让人不由的想走进去与三人亲近。这种打破传统的绘画方式恰如其分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基督之死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美学的角度分析(用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视角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3)

基督之死

‬基督之死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之一,玛利亚静静地抱着死去的耶稣,我们根本不用仔细观察就能体会到一位孤寂的无所依靠的母亲失去儿子的苍凉与悲伤。玛利亚眼含哀伤面容憔悴,耶稣身材消瘦手臂无力地低垂,无不让人感同身受,敬畏死亡的降临。这些都来自于米开朗基罗对表情体态的深入研究,使整个作品更接近人性脱离了不谙世事的神的气息。这是中世纪宗教所不能接受的,是来自于人文主义对于生命的深情。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美学的角度分析(用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视角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4)

这‬是一幅传统的宗教油画,面容呆板像张扑克牌,体态比例失调,圣母身穿黑衣,圣子的动作像个机器娃娃,圣母和圣子头顶着两个代表神的光环。这样的画面明显不会被大众喜爱,就仅仅是用来参拜的宗教神话而已。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出人文主义与‬中世纪‬宗教‬愚民‬文化‬的区别‬,可见‬创新对于新时代人们‬追求‬自由‬的生活‬来说是‬多么迫切的需求‬。

那么人文主义到底是什么呢?
  1. 人文主义是更加关注个人的权益,关怀个人家庭的社会活动,维护个人生命的尊严。
  2. 肯定个人的财产,肯定世俗现实的物质生活,更加在意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3. 从人的角度去观察理解这个世界,用道德与情理去维系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4. 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用最新的情感和艺术去开创新世界,打破旧传统,走出黑暗时代,以人为本,为促进人类科技文化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那么,基于人文主义基础上的文艺复兴起源‬和‬影响‬又是‬什么‬呢‬?

起源:

古腾堡于1450年左右在欧洲推广和使用活字印刷术,大幅度降低了纸质印刷品的价格,使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有余力读书学习。推翻了宗教的愚民宣传,唤醒了人们的学习和创造精神,为科技和文化的普及以及‬文艺复兴‬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宋代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要早古腾堡几百年,所以我国在宋开始文化和哲学也是不断勇攀高峰。)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美学的角度分析(用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视角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5)

影响:

蒙娜丽莎的微笑在美学的角度分析(用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视角解读蒙娜丽莎的微笑)(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