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等等脍炙人口的俗语,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黄河本来就是掺杂泥沙的河流,跳进去别说洗干净了,只会越来越浑~那么,这些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1、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句话其实是一句歇后语: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才合理嘛,但不知道是谁,在中间加了一个“也”,听起来就不对劲了,不过说起来还是顺嘴的。

2、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谁会用孩子做诱饵来套狼啊,这爹妈多半是充话费送的吧。夺笋啊,用溜达鸡、啤酒鸭或者喜羊羊不行吗?

这句话源自古代,那个时候汉语里没有 “j、q、x”这三个音,所以,那个时候人们对“鞋子”的发音就是“hai zi”,

为什么说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1)

那为什么是舍不得鞋子呢?那个时候,人们抓狼是要上山的,翻山越岭啥的,鞋子很容易就磨破了。

其实,现在还是有很多地方的方言里是把“鞋子”读做“孩子”的。

为什么说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2)

3、打破砂锅问到底

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问个问题,要把砂锅打破?

这是错别字导致的。原句其实应该是:“打破砂锅璺(wen)到底”

这个璺,是指裂纹。

全句就是砂锅被打破了之后,纹缝就一直裂到底部。

4、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同上一个一样,字错了。应该是“裨将”。估计是因为当时的某人没啥知识文化 。就写了几个自己看得懂的字。

5、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可不是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原义是人如果不修行自己的德行,才会天理难容。

总之还有很多经不起细琢磨的谚语,大多都是字错了,或者就是音错了。

把你觉得说不通道理的谚语打在评论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