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其实不仅是野花,路边的可乐也不能乱喝。1977年日本就发生了一起极其恶劣地无差别杀人事件,凶手在玻璃瓶装的可乐中投毒,然后摆放在路边、电话亭里,一旦有人喝下可乐,轻则住院重则死亡。

13年投毒案凶手(1977年日本毒可乐无差别投毒案)(1)

1977年1月4日,日本东京发生了一起中毒事件,16岁的高中生惠源明因为食用氰化钠中毒,被送到医院抢救后无效死亡。一个高中生为什么会接触到工业彩礼氰化钠,又为什么会误食这种剧毒化合物?

抱着这一疑问,警方对惠源明展开了调查,最后在她家发现了一瓶可乐,可乐中被投放了氰化钠。而这瓶可乐的由来则令人匪夷所思,竟然是前一天惠源明兼职时前辈所送。难道惠源明是被前辈恶意投毒杀害?

但送给惠源明可乐的前辈却称,那瓶可乐是他在公共电话亭发现的,因为没有开封所以并没有在意,他也没想到可乐里竟然下了毒。经过监控发现,那瓶可乐确实是在电话亭中被捡到,也没有开封。

最后警方认为这可能是一场意外,于是草草结案没有过多留意。但日本警方却不知道,这起中毒事件只是个开始,在此之后还有更多的人会因为毒可乐而去世。等到警方回过神来的时候,早就为时已晚。

13年投毒案凶手(1977年日本毒可乐无差别投毒案)(2)

就在惠源明死亡后一个小时,又有一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医院。这次是一个中年男子,同样也是氰化钠中毒,在送到医院之前就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而在男子出现中毒现象的不远处,摆放着一个刚刚开瓶的可乐,显然该男子也是喝了毒可乐去世的。

此后一个月接连发生数起毒可乐中毒事件,一时间整个东京市人心惶惶,甚至可乐生产商开始大规模生产罐装可乐,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在玻璃瓶可乐里投毒再封上。即便在这样一个风声鹤唳的情况下,依旧有人想要贪小便宜。

在警方已经通过电视报纸等方式,向民众传播不要捡路边的可乐喝的情况下,依旧有人不以为意。2月13日早上,日本大阪某39岁男子,在上班时发现一台自动售货机下放着一瓶可乐,可乐密封完整,看起来就像没有被打开过一样。

男子虽然听说了可乐投毒事件,但却并不在意,只认为是可乐而已,喝一口又不会怎么样。于是他将可乐带回了办公室,即使公司同事极力劝阻他,可他依旧我行我素,打开可乐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13年投毒案凶手(1977年日本毒可乐无差别投毒案)(3)

结果不出所料,男子当场倒地,好在同事知道他要喝可乐,提前打了救护车的电话。救护车及时赶到,将他送到了医院,在医生的抢救下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警方得知这一事件后,却把怀疑的目光投到男子身上,因为氰化钠中毒死亡时间很快,一般来说不可能救得回来。

因此警方怀疑,这名男子并非氰化钠中毒,甚至有可能他就是投毒者,故意上演了一出中毒送医的戏码,为的就是洗清自己的嫌疑。可就在警方准备对其进行调查时意外却发生了,这名男子因为不听同事劝告,感觉愧疚,选择了自杀。

从此线索便中断,警方也以为投毒案就此结束,可没想到2月24日,情人节这一天凶手放弃了可乐投毒,又转变成巧克力投毒。同样是在食物内投放氰化钠,可惜的是,警方依旧没有头绪,直到现在也没能够查出幕后真凶。

根据日本法律规定,投毒案件属于刑事案,而刑事案件的公诉期是15年,因此过了十五年之后,如果还没能找到凶手对其提出公诉,那么这起案件就变成了无头悬案。很显然,日本警方在15年内别说破案,连线索都没有,所以这起可乐投毒案成为日本三大悬案之一。

13年投毒案凶手(1977年日本毒可乐无差别投毒案)(4)

同样在我国也有诉讼时效,分为民事诉讼时效和刑事诉讼时效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的,不再追诉。

但也有例外,比如法定的最高刑期为死刑和无期徒刑,即使超过20年,如果依旧想要追诉的话,可以上报给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核准无误后依旧可以追诉。

除此之外,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因此如果这起案件在我国发生,只要公安部门立案调查,那么便没有刑事追诉时效,除非凶手被证实已经死亡。

那么如果凶手被抓获,他的行为又构成什么罪行?《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处罚可大可小,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13年投毒案凶手(1977年日本毒可乐无差别投毒案)(5)

很显然这起案件造成了多人死亡,社会恐慌,属于损害极端严重,因此可以对犯人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很大可能为死刑。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按照日本的法律来看,虽然存在死刑,但想要执行死刑却非常困难,有的犯人甚至被判了死刑后过去数十年才被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