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写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前
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于1992年发起,旨在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劳动力的重新组合,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原有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现代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近年来,精神医学的范畴和外延也在逐步扩大,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也日益加深,精神病学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和医学界更多的重视。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提高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关注心理精神需求,在家庭生活、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环境中,营造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良好氛围,提供适宜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
心理环境是指某一时刻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一般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氛围。这种氛围决定着人的“自我”能否被发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先天潜能能否最大限度的实现,决定着人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能否有效的形成。
行为主义者认为,其特征基本上是物理的、客观方面的。格式塔理论家认为,它包括意象、想象和记忆方面的因素。精神分析思想家认为,它包括潜意识元素、动机等。亦称"准环境"、"准事实"。
一、环境与心理发展
环境是指人和生物周围的一切事物。这些事物能给人或生物以若干影响。长期生长于不见阳光条件下的鱼往往是双目失明的。在热带某些地方的青蛙能够上树,这是生物受到环境的影响所致。人受环境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孟轲的母亲,为了找一个好的环境以影响她的儿子,曾三次搬家。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孟母三迁”。英国的H.斯宾塞在C.R.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之前,就把进化观应用于心理学,致力于探讨有机体的心理对环境适应的问题。他甚至企图用生物进化的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
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而有人否认遗传的作用,主张环境决定论。他们认为,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及能力,都是由环境的影响决定的;基因虽能决定人的机体的遗传性状,但环境却能引起基因的突变,造成性状的变异。
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证明,遗传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基因的决定和变异,潜在的可能性的范围的扩大,环境则从中进行选择。例如,基因可以决定一个人能长到 1.8或1.88米那样高,但真正决定最后生长高度的是饮食、营养、卫生和身体健康状况,也就是环境。环境能破坏基因遗传的稳定性;高温辐射、化学物质、病毒等引起的物理、化学的生物因素,都能造成遗传密码的改变,导致自发流产、畸胎、先天缺陷、遗传病等。人的心理发展也是如此,不能单从遗传因素着眼,更不能过分强调遗传的作用,必须看到环境这一重要因素。没有适当的环境,即使是有许多健全的遗传因素,人的心理也不会发展起来。俄国生物学家И.М.谢切诺夫和И.П.巴甫洛夫根据他们长期的实验证明,认为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例如,同样具有健全头脑和耳目的两个人,一个在闭塞的地区,经常不接触他人,另一个生活在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众中,经常与他人交往,前者的心理发展就大大不如后者。这就说明环境能给人的心理发展以多方面的影响。人的心理对内外来的信息的接受和抑制,以及心理水平的提高和降低,都是受到一定的环境所制约的。
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J.B.沃森(旧译华生)十分强调环境的作用。他认为环境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唯一因素。他把人的个体与个性,混为一谈。个体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种族发展和生理发展的产物。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形成的。沃森所说的实际上是个性而非个体。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中,有人从根本上否定遗传。沃森说,假如给他一打健全儿童,他就可以任意训练他们成为大盗、罪犯、律师、医生。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在他写的《一个无遗传的心理学》一文中,也抨击了遗传论者的主张。
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内部环境主要是指生理环境,即机体内部的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交互影响。互相作用,引起了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的交换,形成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密切关系。在实践中,人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不断地在变化,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起来,表现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特征。从而推动了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双生子的实验研究表明,不论其为同卵还是异卵的双生子,在他们身心各方面总是有许多差异的,这就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中国古代有人提出“近朱者赤”,“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证明环境的作用很大。美国的J.M.卡特尔曾于1932年研究250 个美国著名科学家之出生地同他在1904年首次所研究的作了一次比较。1904年调查,出生于马萨诸塞、康涅狄格诸州的科学家较多,原因是那时这些地区的文化水平较高。1900年以后,美国西南部诸州学校多,文化水平高于马萨诸塞与康涅狄格二州,因而科学家也就多起来了。此外F.N.弗里曼、H.H.纽曼和H.M.斯基尔斯等人做了寄养子女的研究,结果证明家庭环境不同,养子的智力、才能的发展也就有了差异。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遗传与环境混合而形成人的心理,并推动了它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 R.S.伍德沃思就具有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遗传的素质与环境的作用关系密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所占的相对优势不同。遗传制约性与环境制约性相对优势的变化决定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与遗传条件。日本人上武正二在同一家庭中养育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并在他们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两者的优势关系是:在智力、知觉、手腕运动、注意、记忆、推理等智力机能方面,遗传制约性弱;在眨眼反应、皮肤电反射等生理心理机能方面,遗传制约性强。这个材料表明,由于心理机能种类不同,遗传制约性与环境制约性的相对优势关系也各异。
有人认为环境是作为实现遗传因素的阈限值而起作用的一种因素。美国D.W.詹森认为,用来实现遗传可能性的环境刺激是有一定阈限值的。超越这个阈限值,即使增强环境刺激,也不能对现实产生影响。而且各种机能的这种阈限值是不相同的。身长与语言能力之类,除非极端贫困的环境条件外,几乎完全可以认为是遗传可能性的外显化,而绝对音阈和外国语音韵的辨别等等,只有在特定的训练和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
在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上,有些心理学家提出成熟与学习的问题。他们认为学习不能无视成熟的条件,往往在身心发展达到一定的成熟期,学习才能发生效力。美国心理学家L.卡迈克尔、A.L.格塞尔和H.汤普森对出生后 46 周的同卵双生子作登楼梯训练的实验。一个先进行几周的登楼梯训练,另一个在前一个训练结束后,才提供短暂的训练机会,得出的结果尽管训练时间短,倒是后训练的儿童登楼梯的速度稍为快些。J.R.希尔加德对 4岁半的同卵双生子,一个进行早期训练,另一个延后训练,比较投圈、剪纸、记数等成绩的结果表明,训练效果是暂时的,逐渐同成熟的倾向趋于一致。这些实验研究者认为,在发展中,成熟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成熟条件不具备的学习是无效的。在行为发展的基础中,不能否认精神和筋肉成熟的必要性。但是,也有人认为经验和学习对于发展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K.洛伦茨和德国的E.H.黑斯二人实验研究鸭子的印刻(imprinting),小鸭表现尾随行为的经验是在初生后13~17小时出现的。这个短暂时期叫做“临界期” (critical period)。在这个关键时刻学习较其他时间是最顺利的。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不仅在动物身上如此,在人的心理发展上也有其临界期。例如有人提出婴儿对照顾他的成人微笑,可能就是印刻学习的一种表现。以上的实验与观点,认为成熟与学习在构成心理发展过程中是彼此相互作用着的,表现为复杂的相互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者对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及其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以科学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与态度来处理这些问题,认为遗传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遗传因素又是生物长期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从无生命的物质到有生命的物质,从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从无脊椎的动物到有脊椎动物,直到人脑的出现,是有机体与其环境不断地进行频繁的交往和信息交换,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逐渐形成有机体某些特性和特征。这些特性和特征,作为一定遗传因素在一定的环境下传递到下一代,遗传是在生命出现以后才有的现象,它是物质运动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从一个个体发展来说,遗传只能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要靠环境的影响,在人的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及其与教育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工作。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一是,与学习有关。
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导致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问题。
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
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三是,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惑的烦恼等等。
但是,从现状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不守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学校和老师们也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渲泄痛苦、发泄愤怒。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构建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一)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心理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 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孩子长期处在这种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严厉管教论。
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必须一切听从家长,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传统观念。其实,长期处在父母高压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幼儿可能变得更加依赖无主,有些则可能变得更加反抗、暴烈。
(2)自然成熟论。
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对孩子往往是放任自流、概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3、家庭情感沟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感沟通是家庭心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良的沟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利。
(1)指责埋怨型沟通。
指责埋怨型沟通使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甚至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逆反、攻击性强。
(2)迁就讨好型沟通。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些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
(3)唠叨啰嗦型沟通。
唠叨啰嗦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反而会造成孩子出现逆反和抵触的心理。
(二)改善家庭环境的途径,创设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1、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
2、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这种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3、注重亲子沟通态度与行为方式。
父母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
四、营造良好内环境
人属于群居动物,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还要适应社会环境。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时,在遇到不同的事件时,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各种各样的情绪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它们的不同表现会对我们的健康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喜怒哀乐的情绪不仅是一个人对周围环境刺激的主观反映,也往往对他的健康状况起着不可忽视的决定作用。乐观的情绪使人积极向上,充满朝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低迷的消沉只会使人颓废,一蹶不振,容易生病或使原来的病情加重。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较为重大的事情,如丧偶,离婚、退休、换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等,会给当事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或精神上的打击,使其为此忧心或焦虑。同样,平常所面对的一些小事,如领导批评、和同事吵架、与邻里产生矛盾等,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也会带来很多麻烦。尽管事情往往比较小,但如果总是为小事而忧心忡忡的话,最终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后果。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人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的漩涡之中,频频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衰老,而且可能会引发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因此,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或缓解心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1.倾诉
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病免灾。当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的事之后,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头脑冷静、善解人意的人倾诉,自言自语也行,对身边的动物讲也行。
2.读书
俗话说:“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感兴趣的书,读轻松愉快的书,抓住一本好书会爱不释手,那么,尘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会抛到脑后。现代医学认为,吟诗读书表面上看仅仅是视觉器官和口腔的运动,实际上反复吟诵诗书的精彩段落和篇章,可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液循环加速,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有益的激素和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这些物质能把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的能力。
3.听音乐
音乐是人类美好的语言。听好歌,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人心旷神怡,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记烦恼。放声唱歌也是一种气度,一种潇洒,一种对长寿的呼唤。
4.求雅趣
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从事你喜欢的活动时,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渐得到平衡。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烦恼和威胁,你喜欢的活动一旦展开,脑海里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
5.旅游
当一个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恼时,他应到大自然去。山区或海滨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阴离子。空气中的阴离子越多,空气越新鲜,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增强,心理就越容易平静。
6.做好事
助人为快乐之本。做好事,获得快乐,平衡心理,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别人做出反应,自己得到鼓励,心情愉快。仁慈是最有价值的品质,从自己做起,与人为善,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手,施一份关心给他人。
7.忘却
忘却也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好办法。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苦涩、忘记失意、忘记昨天、忘记自己、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脆弱的情怀、忘记你曾有的羞悔和耻辱······这样你便可乐观豁达起来。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对于荣辱、富贵、贫穷、诽谤、嫉妒、酸楚等一笑置之,那么你就得到解脱了,心理就平衡了。要忘却有害无益的人和事,保持心理的平衡。
8.做一名乐活族
乐活族是新兴的一种生活方式族群,由音译LOHAS而来,LOHAS是英语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缩写,意为以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过生活。“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乐活的核心理念,在关心并参与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使自己获得健康,享受快乐,从而忘却烦恼。
丁俊贵
2022年10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