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玮/ 文(头条号签约文章)

具有情怀的麻辣烫(麻辣烫是人间江湖冷暖的象征)(1)

二、能在一起吃麻辣烫的才是真爱

多少有点儿江湖阅历的过来人几乎都能明白一个最朴素最浅显的道理,能在一起泡煮一番麻辣烫的,那才是真兄弟。

人生发达时,多少人世繁华,凡间富贵皆可以共享,此时的盛景,皆大欢喜,一派喜气洋洋,满面油光。但盛世的华宴难以探测世俗的冷漠险恶,在浮动的酒香里也闻不出假面背后的寒光。

一旦人生落寞受难,世事的繁华烟消云散,此时方知酒肉的浓淡,滋味儿的深浅。

趟过这一场江湖的泥泞后,能真正陪伴你一起坐在街头吃麻辣烫的,才是真正的兄弟。

女人亦如是。

通行的世俗规则总是按着这样的脚本上演:

不管富贵还是贫穷,一个男人起初在邀请一个心意的姑娘吃饭时,总是煞有介事地设计和渲染一个个体面的场景。

要么是情调的,要么是浪漫的,总之,第一次的约会总是把自己扮演得故作绅士,吃得也装作别致。

但其实大伙都心知肚明,越是这样精心的设计,这样的饭往往越吃得别有用心,心猿意马。

事情充满荒谬的一面是,越是这样的场景越检测不到姑娘的心意。俩人都相互给对方一个虚拟的光影,吃到最后,谁也吃不出最真实的内容。

如果真想吃出姑娘的世界观,你哪也不用去,就带她去吃一次麻辣烫吧。

如果一个姑娘第一次就能跟你知心地吃下去那麻辣的烫,那她就是值得你一生珍惜的人。

如果她是奔着你宝马去的,那她显然就是未来的马蓉姑娘。

具有情怀的麻辣烫(麻辣烫是人间江湖冷暖的象征)(2)

三、真的美味儿不分富贵贫贱

在动笔写这篇文章之时,恰好看到了正在东北大地辟谷的“川中剑客”龚哥发在朋友圈的美食感叹——

他引用袁枚家厨王小余对美食的见解说:

“做厨如做医,以吾一心诊百物之宜……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

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者,一芹一菹皆珍贵;不能,则黄雀鲊三楹无益也。”

并附点评曰:“精论,所以说,一个好厨子做的芹菜绝对胜过坏厨子做的熊掌。”

读罢此文,顿觉我心喟叹。

确实如是,真的美味,并无富贵贫贱之分。

山珍是美,海味是美,一块不起眼的土豆,一片老白菜帮子,如能精心去烹,亦能烹出人间的高妙之美。

东坡先生,被贬海南儋州之时,其弟苏辙半道相送。正值潦倒之时,哪有奢华美味宴送?便于路边购得一碗粗食给东坡先生聊以充饥。

不想,东坡先生却吃得甚是快活,连夸美味。就是这碗粗食,竟成了他一生最难以忘怀的美味儿。

川中美味,比比皆是,富贵也好,贫贱也罢,即使信手拈来的一截猪蹄,半碗肥肠,却也能美得让人馋涎欲倒。

我想,这也正是麻辣烫、串串香之所以能从起源于川渝并风靡中华的根本原因。

具有情怀的麻辣烫(麻辣烫是人间江湖冷暖的象征)(3)

4、一碗麻辣烫,融入多少人生况味儿?

京城之麻辣烫,俯仰皆是,大街小巷,街头巷口,以五步一哨,十步一岗的姿态星罗棋布于繁华的帝都皇城。

甚而夜半时分,走过霓虹闪烁的天上人间,一股股浓浓的麻辣烫香都能暗袭而来,荡漾在鼻间,令人胃口激荡。

在繁华美味鳞次栉比的皇城,一爿小小的麻辣烫竟能如此淡定地行走于美食江湖,其中武功不能不令人敬仰。

张亮、杨国福、万记等等,各家名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尤如丐帮之势遍布美食江湖。

近来又闻知,各大部委、高端场所的食堂都被麻辣烫占领了。乖乖,这势头,典型的从农村包围城市,从江湖打入庙堂的革命套路。

在京城众多的麻辣烫中,有家叫做“阿上阿上”的麻辣烫小馆,却以“斜刺里杀出”的姿态,在京城麻辣烫的江湖中搅动得食欲动荡。

其行走江湖的刀法恰似“千里走单骑”的关公,于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易如翻掌。正是凭此刀法过五关斩六将,扬名立万于麻辣战场。

这家位于北三环安贞华联商厦地下一层的麻辣烫馆,不像地摊的麻辣烫,乱刀混砍,不讲章法。

而“阿上阿上”却以精致靓丽登场,整洁得犹如浣纱的西施姑娘,虽不施粉黛,却迷人于千里之外。

尤其那道精心调制的底汤,用纯净之水掺入新鲜的牛奶而熬制的底汤,汤味鲜美,跃然唇间,未及入口,已然食指大动。

所以,这道汤又被誉为唯一能喝的麻辣烫汤。一勺下去,似乎能让遍体鳞伤的你重温到那少年的滋味芬芳,足以疗治你世俗的刀伤。

掌门人冬冬,从少年时便游走世界,历经人世繁华沧桑,后来定居澳洲他乡。

如今华丽归国,却开起一家小小的麻辣烫馆,其中的况味,不知融入了多少江湖的苍凉与感悟。

而这一切,都在这一碗碗的麻辣个烫的底汤里……

具有情怀的麻辣烫(麻辣烫是人间江湖冷暖的象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