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

前两天写陈坤,想起了陆毅。

陈坤属于那种个人气质大过于角色的演员。

陆毅则属于那种没有气质,没有特质的演员...

按照道理来说,没有气质,没有特质,是演员的优势,能演”千面角色”,但陆毅没做到。

你说他演得不好,可他是比普通演员强很多,但是跟他同龄人相比,陆毅真的差太多了。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2)

陆毅火的时候是1998年,在赵宝刚的电视剧《永不瞑目》演了男主角肖童而一炮而红。

2001年,赵宝刚的《像雾像雨又像风》跟陆毅一起主演的是陈坤,周迅,还有孙红雷。

多年后,陈坤成了电影资源咖,周迅是中国最灵动的影后,孙红雷“三大视帝”登顶金字塔。

唯独,陆毅还停在原地,演技就跟他的颜值一样,帅还是帅的,就是没长进,也没退步。

现在再去回看,陆毅版本的“诸葛亮”跟唐国强版的“诸葛亮”差距就像是隔着一条银河。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3)

01 我们先看表演上的差异

先说个插曲,当年唐国强老师接这部戏的时候压力很大,外界都知道这是他的转型之作。

剧组为了让演员更好的理解角色,给演员人手一个学术研究的的角色文本。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4)

唐国强为了诸葛亮,更好的感受到情绪,特意走了一次诸葛亮北伐路,从汉中到五丈原走了一遍,导演告诉他,要是不行就再走一遍。

据说,正是这次重走诸葛亮的北伐路,唐国强老师在定军山武侯祠哭的昏天黑地,

于是才有了那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5)

说回来。唐国强老师在演这部戏。

外界褒贬不一,当时评论家大多是批评的声音:“三顾茅庐”的戏,人们都说:

唐国强演得太过英武了。但实际上,唐国强老师处理的“英武”是对的,诸葛亮必然是英武。

诸葛亮出山那年,不过是27岁,年少气盛的年纪,不可能像个老人家一样温吞。

唐国强老师演的这气质,才是“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6)

陆毅饰演的诸葛亮,你不能说他不帅,但是眼神往下看,总觉得会少了些什么。

少的正是那份英气。

相比较唐国强演的“诸葛亮”,陆毅的“诸葛亮”的气场太小了,看起来不像运筹帷幄的人,

反倒是像个内敛的秀才,辛酸、悲苦、惆怅,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愁眉紧锁。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7)

这里不是说陆毅没有演技,

而是这单演技的处理不像一个27岁就能分析天下大势,出书东吴,舌战群儒的英气将才。

陆毅的“诸葛亮”太软了,气场没有撑起来,

有些柔弱不开的“受气包媳妇”的感觉。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8)

刘备去东吴娶亲的那段戏,

两人处理的不同一下就对比出来了。

刘备去东吴,凶多吉少,作为“桃园结义”的兄弟,张飞和关羽过来问责。

唐国强老师处理的“诸葛亮”——

泰然安定之姿态亦可尝鼎一脔。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9)

见外面有人进来,发现是张飞和关羽,

他会心一笑,早就胸有成竹。

面对责问,他自信回道:“云长言之有理。患难之时,尚且荣辱与共。今转机已到,

荆襄之地已为我所据。犹赖我等协力同心、共谋大业之时,主公怎能忍心弃之而去呢?”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0)

陆毅在这段戏的处理就有些不妥了。

张飞进来把诸葛亮一顿骂。

陆毅版的先是冲着无辜的马谡撒气,

然后转头就哭了,真就像个受气包的孩子。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1)

但演到这里,无非是处理方式不同,陆毅版本的诸葛亮,想更人性化一点,情绪化,这没错。

可真正拉开差距,是走出师表后的唐国强和陆毅,在表演的处理和情绪的爆发力和张力。

别的不说,我们看看唐国强的哭戏是这样的,下面放张白帝城托孤的剧照直接对比一下。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2)

02:悲与悲壮的差异

众所周知,刘备死后,诸葛亮拜表出征。

这是诸葛亮的分水岭。

出师表之前,诸葛亮帮刘备打江山,顺风顺水,万事尽在掌握之中,天下大事,运筹帷幄。

出师表之后,诸葛亮变成了守江山的那个人,从谋士变成了政治家,处理每件事都要坚决果断、冷静睿智,为蜀鞠躬尽瘁。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3)

年少的英霸之气,

中年托孤承其重,

晚年时鞠躬尽瘁。

唐国强老师把诸葛亮人生不同阶段,不同的人物性格,表演得淋漓尽致,他在大骂王朗时,

你绝不会想起在二十年前,那个英气少年。

陆毅演的诸葛亮不同,整天都是愁眉苦脸的,从出山到现在,脸都是拉着,负能量太多。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4)

晚年的诸葛亮虽然都比较悲,

但悲伤,悲凉,悲痛,跟悲壮是不同的。

陆毅“悲”有了,但是“那个壮”字没有。

跟唐国强相比,陆毅的角色少了一股劲,一股阳光之气,一股情尽全力,虽然安能逆天,但值得历史上的每一个人物的敬佩的悲壮劲。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5)

为什么人们喜欢诸葛亮?

因为他“善”,君不疑臣,臣不负君,他给逐渐肮脏的政治体系注入一股清流。

他用一生实践了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

“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川民头上所带白布乃是当年武侯逝世所留,武侯遗爱甚深,是以千年之下,白布仍不去首‘’

这就是历史的评价。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6)

唐国强演的“诸葛亮”是被神话了吗?其实不然,

他不过是演了一个普通人,一个明知不可为,却为之的勇士与英雄。

陆毅的“诸葛亮”明明是冲着人性化去的,但是却演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历史人物,

流于抒情的表面台词,剧情却缺乏说服力,情绪说来就来,却不知为何。

陆毅版本的“诸葛亮”最后被厌恶是肯定的,即便是唐国强来演,也救不了。

因为失败的根本原因在编剧。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7)

03:剧本的差异注定表演成败

94版的《三国》给了诸葛亮最大的舞台,从戏份也能看出来,诸葛亮是94版戏份最多的角色,或者说情绪最丰富的一个角色。

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基本遵循了原著: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中年时的举重若轻,晚年时的鞠躬尽瘁与逆天而为的无奈。

与此同时,弱化的原著“诸葛亮”那股神妖间的迷雾,让诸葛亮这个角色更正面,更合理。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8)

陆毅版《三国》编剧希望改变以前的诸葛亮,他希望诸葛亮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编剧希望诸葛亮是一个凡人,一个有着不足,一个有着情绪的人,让观众能看到真实的人。

初衷是好的,创作的时候砸了。

陆毅的新《三国》变成了一个怨天尤人的怨妇,变成了一动不动就哭的受气包。

最后居然连失落也变成了吐血...

观众看到这样的“诸葛亮”也跟着吐血了。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19)

我不想去批评陆毅,说实话,陆毅这些年,演技处于很尴尬的地步,很大原因是戏的原因。

一方面,陆毅的演技很难有进步。

演年前的角色,跟他对戏的是王凯,霍建华这样的小生,会被陆毅直接降维打击。

可是一旦变成《人民的名义》里面的老戏骨,被降维打击的就是陆毅,陆毅也很难啊。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20)

没有那股狠劲,而且陆毅的嘴唇是好看,但是也太清秀了,看起来总像在撅嘴...

一方面,陆毅这些年的角色,没有发挥空间,跟老戏骨完全就不是一个戏路的,接不了戏。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21)

无论是《三国》的诸葛亮也好,还是《人民的名义》里的侯亮平也好,陆毅演的两个角色都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新《三国》的诸葛亮被写的太假了,唐国强来了,也演不好,因为没有情绪铺垫,悲是空的。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22)

前些年的《人民的名义》其他的角色都很丰富。

李达康,官场作派,但是他是政治表态很精彩,一个改革家算是被刻画出来了。

丁义珍,孙连城就更真实了。尤其是像孙连城那样的人,几乎是官僚体系下的普遍现象。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23)

唯独,侯亮平这个角色,在生活中找不到,是真的可能就是那种千万人挑一的那种。

为什么?因为侯亮平浑身是胆,刚正不阿。

所有人见到沙瑞金的时候都是客客气气,圆滑处理,唯独侯亮平不是,他站得笔直。

如果不是看了剧情,完全不知道到底沙瑞金是领导,还是侯亮平是领导。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24)

04:写在最后

为什么这些角色都会找到陆毅,我思来想去,极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陆毅太正了。

他很帅,但是帅是属于那种五官清秀的帅,是好看,但是气质上就会显得优柔寡断。

没有那股狠劲,而且陆毅的嘴唇是好看,但是也太清秀了,看起来总像在撅嘴...

可能错的不是陆毅的演技,而是他长得真的是太正了,面相骨骼完全限制了戏剧性的张力。

所以,有的时候,帅,真不一定是件好事...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25)

当唐国强和陆毅比颜值(同样是演诸葛亮)(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