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多国的家庭正为持续上涨的电费和燃气费发愁。

据英国《卫报》9月1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分析表明,英国的家庭“最愁”——在西欧国家中,英国最依赖天然气用电和取暖。随着天然气价格和电价双双上涨,英国家庭将遭受最严重的打击。

为了应对不断飙升的能源价格,不仅是英国,欧洲许多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帮助深受其扰的家庭。然而,凛冬将近,随着用电和取暖需求上升,多国各自发力已经不足以应对。9月9日,欧盟将召开能源部长特别会议,讨论能源价格问题。

英国家庭或负担不起“能源账单”

近日,英国能源监管机构“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办公室”(Ofgem)宣布,从今年10月1日起,英国国内家庭年度能源账单上限将提高至3549英镑(约合28700元人民币),相较于目前的1971英镑(约合15848元人民币)上涨了80%,相当于平均每个家庭每月要支付将近300英镑的能源账单。

欧洲能源寒冬(欧洲能源凛冬将至)(1)

当地时间2022年8月25日,英国伦敦,当地一个家庭的烤箱转盘。英国人正在为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宣布的10月价格上限做准备。图/IC photo

在英国,能源账单由多项成本组成,包括天然气等能源批发成本、天然气管道和电缆等网络成本、运营成本、环境和社会成本、增值税、供应商税前利润率等,反映的是能源供应商的供电成本。

3549英镑的能源价格上限并不是所有英国家庭能源账单的最高金额,而是参考了典型家庭一年中平均电力和天然气消费量得出的,意味着2-3间卧室的家庭每年使用12000千瓦时的天然气和2900千瓦时的电力。其他类型的家庭(如1-2人间、4-5人间的家庭)如果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量超过典型家庭,则支付的账单金额会更高。

每个月将近300英镑的能源账单,让不少英国人负担不起,他们自发兴起了一场“拒付账单(Don’t Pay)”的运动,呼吁将能源账单降至可负担的水平,否则将集体拒付电费和燃气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至目前,参与运动人数已逾13万。

更糟糕的是,能源价格上限还将大幅飙升。英国能源咨询机构“康沃尔洞察”公司预计,2023年1月能源账单上限可能上涨至5387英镑,4月或进一步飙升至6616英镑。该咨询机构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其10月份的能源价格预测仅比英国能源监管机构正式公布的结果少5英镑。

结合2023年的最新预测,英国智库决议基金会分析称,这将是许多家庭无法承担的费用。

该智库首席执行官托斯滕·贝尔说:“在即将到来的2022-2023冬季,普通家庭(通过直接借记)平均每月要支付约500英镑的能源账单,而预付费用的家庭可能更高,仅明年1月的账单就可能超过700英镑,占到其每个月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据悉,英国的能源账单主要有直接借记和预付费两种支付方式,预付费的能源上限要更高。

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低收入家庭。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能源教授萨拉·沃克告诉新京报记者,能源价格上限面向使用电力和天然气的家庭用户,对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供暖的家庭用户并不适用,但其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任何低收入群体,或者居住在隔热性能差的房子里的人,都将在冬天为能源账单而挣扎。”

气候变化智库E3G分析师丽莎·菲舍尔也基于一项分析称,英国的房屋能源效率是西欧最低的。对居住在英国三分之二的能源效率低下、评级为D或更差的房屋中的家庭而言,他们今年冬天将至少多支付1000英镑的能源账单。

英国社会组织“为消除燃料贫困行动”(Fuel Poverty Action)的成员露丝·兰登指出了极端情况,除非英国政府采取进一步行动,否则今年冬天将有“数千人在寒冷潮湿的房屋中死亡”。

美国CNBC和福布斯新闻网指出,即使英国政府采取了扶持措施,包括今年10月1日起每个月发放400英镑的能源折扣,也还不够。如果英国9月5日选出新首相后没有更多措施出台,英国许多家庭的这个冬天将非常难熬。

天然气供需失衡、通胀高企“威胁”欧洲

要面对能源价格飙升的欧洲国家不仅是英国。

欧洲能源寒冬(欧洲能源凛冬将至)(2)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7日,英国塔尔伯特港,塔塔钢铁公司经营的钢铁厂位于住宅区之外。欧洲的重工业在不断飙升的电力成本下摇摇欲坠,而电力成本的飙升对能源密集型制造商的冲击最大。图/视觉中国

据彭博社和法新社报道,随着能源危机持续加剧,德国明年交付的基准电力期货合约首次突破1000欧元/兆瓦时,法国未来一年的基荷电价也超过了1000欧元/兆瓦时,达到1200欧元/兆瓦时,比去年同期飙升了12倍左右。8月,意大利首次出现电力现货交易价格超过500欧元/兆瓦时。

对此,沃克解释,天然气用来发电,电价往往由生产电力的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厂确定。天然气批发成本上升,电力成本也随之上升。

而天然气批发价格上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天然气供需失衡。

天然气的需求在增加。路透社指出,今年夏天,法国核电供应量大幅减少和席卷欧洲的热浪增加了对天然气的需求。“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复苏,也使天然气需求巨大。”沃克说。

但天然气的供应紧张,意味着能源供应商要支付的天然气批发价格更高,许多能源公司因无法赚取利润而倒闭。自2021年初以来,已有31家英国能源公司倒闭。

同时,俄乌冲突使天然气供应进一步减少。目前,欧盟委员会正在实施REPowerEU计划,预计在2022年底减少进口俄罗斯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沃克表示,欧洲多国试图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导致供应受限,也是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原因。

美国《时代周刊》分析数据发现,被视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8月中旬突破每1000立方米3100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610%。由于燃料成本上涨,欧洲的基准电价在2022年飙升了近300%,打破纪录。综合来看,能源价格是五年平均水平的十倍。

路透社进一步指出,如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出现中断,例如完全停止通过北溪1号输送天然气,都可能使天然气价格高企。尽管欧洲国家称有望在10月1日之前将储气库重新填充至最低80%的水平,但寒冷的冬季可能会迅速耗尽这些储量。

在天然气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欧洲批发天然气和电力价格持续走高,又推高了欧洲通胀。德意志银行预计,2022年英国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涨幅约为80%,使用欧元的19个国家的平均价格涨幅为40%。

“与欧洲其他经济体相比,英国的能源价格更高。事实上,英国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更高。”德意志银行首席英国经济学家桑杰拉贾说。

分析发现,英国十分依赖天然气发电和供暖。英国绝大多数家庭(85%)使用天然气供暖,在法国和德国,这一比重不到50%。2021年,气候与能源智库Ember分析称,39个欧洲国家中,英国依靠天然气生产的电力是除意大利以外最多的国家,比重达到40%,德国和丹麦则分别为15%和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析发现,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的能源账单差异也更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研究司司长奥亚·塞拉森表示,在欧洲能源价格飞涨的情况下,英国贫富家庭在能源支出的分化最为严重。分析发现,在2022年,估计英国最贫穷的10%的家庭将花费17.8%的预算用于支付能源账单,而最富有的10%的家庭将花费6.1%的预算,11.7个百分点的差异是迄今为止所评估的25个欧洲国家中差异最大的。在法国,这一差距为3.9个百分点,在荷兰为2.5个百分点。

欧盟将召开紧急会议应对能源危机

通常情况下,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前后,欧洲的天然气需求比较高。随着10月临近,欧洲多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保护家庭免受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

英国能源监督机构已通过设置能源价格上限、提供每个月400英镑的能源账单折扣来确保家庭用电和用气。此外,沃克也提出了其他解决办法:“提高家庭和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尽快减少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由低价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并改革电力市场,使电价能够尽可能地和可再生能源挂钩。”

一直在努力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严重依赖的德国承诺,在2024年3月之前将天然气的增值税从19%降至7%,并批准了两项总额为3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然而,由于从10月开始,德国将征收天然气附加税用于补贴亏损的天然气运营商,德国家庭将不得不每年多支付近500欧元(约合3442元人民币)的天然气费用。

欧洲能源寒冬(欧洲能源凛冬将至)(3)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4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的官邸将关闭夜间照明,以节省电力。图/IC photo

意大利在8月初批准了一项价值约170亿欧元的新一揽子援助计划,并表示有意对从能源价格上涨中获利的公司征税,并在欧洲范围内推动设立天然气价格上限,以帮助遏制价格飙升。

与意大利一样,西班牙也决定对那些从能源价格上涨中获利的能源公司征税,并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帮助民众支付账单。目前,西班牙已经将民众能源账单的增值税从21%降至10%,并将电力税从7%降至0.5%。法国则直接要求国有能源供应商EDF将一年电力批发价格的涨幅限制在4%。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布拉格与捷克总理菲亚拉举行了会晤。两人在会后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欧盟将共同采取措施,应对不断上涨的电价。捷克总理菲亚拉还透露,欧盟将于9月9日召开能源部长特别会议,讨论能源价格问题。

据英国《卫报》报道,迄今为止,欧盟已将大部分重点放在各国减少天然气消费和填充储气设施上,也从中东和美国进口更多的天然气来遏制能源价格高涨。然而,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天然气需求仍然很大,价格处于高位,家庭和企业停电停暖的风险仍在。

《时代周刊》分析认为,欧洲已经宣布多项可再生能源项目,新建管道进口来自美国、阿塞拜疆的液化天然气、增加核电等,但这些项目要在短期内替代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非常困难,短则需要至少6个月、长则需要10年才能完成,没有一个项目能在这个冬天准备就绪,因此减少天然气消费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