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育儿琦说也没有多厉害,现在在中国,像育儿琦说一样的宝妈有很多至于吐槽自己家宝宝难带难伺候的,问题关键是在于你家那4个大人身上,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带宝宝怎么这么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带宝宝怎么这么累(血泪总结自己带宝宝累)

带宝宝怎么这么累

得知育儿琦说独自一个人照顾宝宝及兼顾一家三口的吃喝拉撒,稍得空还赶紧顾及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头条更新文章。好多宝妈都表示不可思议,问我是怎么做到事业看娃两不误的,然后还顺带吐槽了一下自己家的宝宝,“我家宝宝真的很闹腾,4个大人轮流看一个宝宝还是被累的人仰马翻,关键是宝宝还嫌没有被伺候好......”

其实,育儿琦说也没有多厉害,现在在中国,像育儿琦说一样的宝妈有很多。至于吐槽自己家宝宝难带难伺候的,问题关键是在于你家那4个大人身上。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照顾宝宝这件事,有时候帮忙的人多了,反而越累越是带不好。

不是有句话叫做:“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吗?”怎么到带宝宝这里就行不通了呢?

育儿观念不统一,家庭内部消耗比较严重。

21世界新手妈妈和上一辈的老人带宝宝的观念以及方式差太多,就算同是21世纪的新手妈妈,带宝宝的观念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一个家庭里,参与带宝宝的人越多,各自的想法就越多,看法就越多。

就拿宝宝哭举例子,宝宝一哭,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

有的人觉得宝宝是饿了,得赶紧喂奶

有的人觉得宝宝是渴了,得赶紧喝水

有的人觉得宝宝是想瞌睡了,得赶紧哄哄睡觉

有的人觉得宝宝是在房间里呆烦了,得赶紧带出去溜溜

......

如果是独自一个人带宝宝,那就好办的多了,先喂喂奶看行不行,还是哭就换下一种方法;

看宝宝的人一多,看法就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容易从“如何哄宝宝”演变成“听谁的”的这种权利斗争的问题。一说到权力的斗争,就是各种的尔虞我诈,结盟背叛......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再去带宝宝能不累吗?

过度关注宝宝

带宝宝的人多了,围着宝宝转的人就多了,各个都争着抢着对宝宝好对宝宝亲,假如有一个没那么积极的,就会被看做不重视宝宝不亲宝宝。

宝宝一哭就有人积极的响应,又是安抚又是哄逗的,宝宝是被哄住了,但长久下去,对宝宝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3个月内的宝宝对安全感有很高的要求,但当宝宝慢慢长大时,就需要他们自己学会安抚自己。

那么多人总是在第一时间关注宝宝、响应宝宝,其结果就是宝宝不会适应新环境,不会安抚自己,逐渐就成为非要人陪着玩、陪着睡的粘人宝宝了。

最后,宝宝还被人吐槽“难带”,真是太冤枉了有木有。

难以得出更方便的带宝宝技巧

带宝宝的人一多,就懒得研究带宝宝的技巧了,因为我们有人呀。

不会自己睡我们就轮流抱着睡

不喜欢吃饭我们就追着喂他饭

......

不学会听宝宝的语言,不去训练宝宝自己吃饭、自己......,就只会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而想法设法训练宝宝学这学那就会变得无关紧要可有可无。日复一日的用人海战术糊弄下去,还自我安慰说:“长大就好了,长大就没那么累了”。

至于你说的长大了,谁知道会是什么时候呢?18岁?24岁?30岁?

人际关系太复杂

有人就有恩怨。

如果只是麻麻自己带宝宝,那么就只有麻麻和宝宝这一对关系,只要麻麻照顾好宝宝就一切OK

如果是麻麻粑粑一起看宝宝,凡事夫妻两人一商量也就拍定,也很简单。

如果奶妈参与进来带宝宝,麻麻就得处理婆媳、夫妻以及亲子关系,甚至还有婆婆与宝宝,粑粑和宝宝的关系她或多或少都要参与一点,5个关系,有多少人能玩得转照顾的好呢?

假如姥姥再加入,关系真的乱成一锅粥了。麻麻不仅要处理之前的那5个关系,还要顾及姥姥和奶奶、姥姥和宝宝、姥姥和女婿的关系,这已经是8个关系了。

你说,这8个关系,一天得顾及多少人和事呀,想想都头大~~

多少个人带宝宝才最好?

其实带宝宝这件事,最多也就需要1.5个人,夫妻两儿绝对能胜任,只不过很多人早早的请了后援军,把宝宝粑粑的工作给顶了,然后宝宝又是个高需求的娃,家庭关系又是乱七八糟,整天闹得鸡飞狗跳,这都是人太多惹的祸。

之前有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让讨论为何中国式一个团队来带宝宝,而国外是妈妈一个人带一个团队的宝宝?

有人说,国外用得好吃得好,福利还好......

其实,除此之外,你不觉得育儿观念才是问题的关键吗?

国外的麻麻觉得宝宝是自己生的,当然要自己养

而在国内,一说自己是一人带宝宝的,一堆人都不信任,还苦口婆心的说:“你自己不行”,搞得妈妈自己也没有信心,最终找了一帮人来帮忙。

其实,自己带宝宝没啥可怕的。育儿琦说不就是自己带宝宝还带的不赖吗?虽然很累,但我心很自在。

相信自己可以带好宝宝吧,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带宝宝不是盖房子,人越多越轻松!

“育儿琦说”—是一名常年混迹育儿论坛并刻苦攻读各门各派育儿宝典的宝妈,正是因为我宝的难搞又难养,将我“培养”成为一个民间育儿专家。满肚子育儿经验烂在肚子里实在可惜,于是我将通过文章的方式说给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喜欢我的可以点击关注喔~~

声明:本文由育儿琦说原创,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