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去电影院看电影都是一种乐趣:观影结束后散场的时候,如果你也曾细心观察过观众的反应,就能从中看出一部电影的票房趋势。
昨天下午当《误杀》放映结束后,向安全出口涌动的人群几乎都是在意犹未尽地讨论这部电影,肖央的演技、陈冲的霸气和收放自如、谭卓的可圈可点以及这跌宕起伏的剧情。也就是说,《误杀》这部电影,至少观众看进去了。
这比很多其他国产电影遭遇的中途离场、睡到灯亮、爆米花吃得咔嚓直响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从这一点我也敢说,《误杀》意味着国产电影的品质有回春之势,而且是一部好电影。大胆预言其票房成绩也会比较好。
但中肯地说,《误杀》的“好”是瑕不掩瑜,而不是完美无缺。至少在细节上的处理,很值得推敲和品评。
开场不久,陈志朋所饰演的犯罪嫌疑人在进行案件回溯的时候,有一段戏是早起去敲宿醉朋友的门,只敲了两下就感觉到不对劲,破门而入进而发现朋友已遇害身亡。
其实从敲门的次数就可以推断出:他就是凶手。因为按照常理推断,一个人在敲门两下的情况下是不会联想到屋里有意外事件发生的,尤其他敲的还是醉酒之人的门,就更要敲到不耐烦才会察觉端倪。
但这一点瑕疵,许是剧本细节没勾勒清楚,也可能是演员对角色以及场景的理解不是很深刻。当然,这也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今天这篇文章,是要从《误杀》这部电影一处致命的败笔入手,讨论"留白"对于一部快节奏、多分支的“黑色电影”有多么不容忽视的意义。
接下来,请各位看官跟随我的脚步,开启今天的"探秘之旅"。
首先我们来说说,这处失误出现的场景是什么。
在剧情进行到3/4的时候,有一场"雨中揭晓谜底"的戏码。彼时,李维杰(肖央饰)这一家第一受害者已经是"三进宫",警察局长(陈冲饰)已经笃定自己的儿子就是被眼前这个一年观影800多部并熟练借鉴韩国电影《蒙太奇》犯罪手法的男人害死并打算瞒天过海,而警戒线外还有一帮眼看着这老实本分的一家人三番五次被请进警察局甚至被毒打所以来打抱不平的老百姓。
当警察们发现有一块墓地的土是被松动过以后,揭开棺材盖的过程似乎显得很多余,因为前面已经交代过,警察局长儿子的尸体就是被放在这个棺材里。但等到谜底揭晓时,里面只有真正的死者和一头羊的尸体,而这头羊则是由一个一贯横行、四处敛财还和李维杰过不去的警察败类开枪打死的。
百姓怒了,警察懵了。
此时镜头一转,李维杰看向了那个内里朝上的棺材盖——上面有两大条血淋淋的抓痕。也就是说,警察局长的儿子被扔进棺材后,活了过来,并进行过垂死的挣扎。
说句心里话,这段戏真的有震撼到我。虽然"活埋"和"挣扎"这个电影叙事手法并不罕见,但将这样一个情景放在一家人努力制造伪证、所有警力倾尽资源、警民关系水深火热之后,着实会让人觉得——原来这结局,本不至如此。
但是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李维杰的一段"闪回"让大雨中那"惊鸿一瞥"的绝妙消失殆尽。人物的内心变得一眼到底,警察局长儿子的真正结局也一目了然,甚至连死状都得到了上升镜头特写的"高待遇"。
而这,就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将一处本该完美的留白,硬生生地撕开了谜底。瞬间整个故事的趣味性就降低很多,电影的话题度也少了几许,甚至一度我都怀疑,导演和编剧是不是在质疑观众的智商和观影能力?
其实"留白"这个词对于电影来说,是"舶来品"。因为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源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指书画中有意留下的空白,以赋予观赏者足够多的想象空间。但后来随着电影导演的造诣越来越高、剪辑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电影制作者的天赋和审美使然),"留白"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电影作品里。我们所熟悉的"悬念",严格来说就是"留白"的一种。
比如《绣春刀》里卢剑星与魏忠贤义女的决斗被大幅省略,最后卢剑星出来也只是"口说无凭"地向众人宣布魏忠贤死了。可魏忠贤真的死了吗?还是跑了?还是卢剑星接受了收买放走了魏忠贤?这些都是观众需要思考和猜测的问题。
但就《误杀》而言,李维杰对带有血色抓痕的棺材盖的凝视就已经能传递出很多信息,加之演员在那段戏中的表演张力也是可圈可点,将人物的释然、悔恨、恐惧和后怕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后面的场景解构当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将前面一段本该成为经典镜头的桥段硬生生地变成了"谜底之序"。
那么从电影的专业角度来说,"留白"的根源和意义究竟为何?且听我细细道来。
电影史上曾有一个举重若轻的观念:连续性剪辑是最佳电影制作方式。而以爱森斯坦为首的众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连续性剪辑给电影的结局都加上了浓厚的救赎色彩,而电影叙事真正的意义却在于观点输出——只有蒙太奇可以做到这一点。
爱森斯坦还对一点深信不疑,而这一点也影响了后来许许多多的导演,即"电影结构的基本单元不是镜头,而至少得是两个镜头的相互组接。"
翻译过来就是这段的小标题:蒙太奇才是电影真正的工具,能真正地实现电影的价值和意义。
单说以蒙太奇这种镜头语言去表现"留白",雨中那场戏已做得足够精彩。
- 愤怒群众的喧嚣的同时,李维杰看向相反方向这一举动不仅没有撕扯观众的注意力,反而更引发了众人巨大的好奇心;
- 警民冲突的起因和发展,与李维杰的关注重点和若有所思形成鲜明对比;
- 最后当抓痕冲击观众视野时,李维杰的表情瞬间就发生了变化,但看电影的我们除了得到"李维杰被扔进棺材时还没死"这个显而易见的信息之外却一无所获,进而浮想联翩。
可这一场戏所有的美感都被后面的闪回式"原来如此"敲得细碎。
其实对于镜头语言来说,留白运用得当不仅能给整部电影加分很多,而且也会省掉演员许多内心戏的诠释,以避免表演不到位或过于用力带来的反效果。
比如经典香港电影《无间道》中天台对峙的那场戏,就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镜头留白"。
刘建明以警察身份和陈永仁谈判,镜头对准的是对面天台玻璃上刘建明倒影——而且还是扭曲的。
紧接着一个远景镜头更是将方圆数里的景色都囊括其中,让人一览无余,这就完美衬托出人物的渺小与孤独。
然后镜头从远景、中景一直推到面部特写,刘建明的紧张和挣扎在四个镜头之内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而后当陈永仁说完"不好意思,我是警察。"刘建明接了一句:"谁知道?"之后,镜头迅速变化为一个大全景,大到我们最后甚至很难发现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
陈永仁的绝望、孤独、矛盾、崩溃以及对身份的迷失在得以几个微表情和几句台词中就被展示得无以复加,其功劳全归超常发挥的镜头"留白"。
说完镜头"留白",我们再从情节"留白"分析一下《误杀》这处败笔的失败之处。
人们经常会说一个词"电影情节",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只是个缩略词,全称是"电影叙事的情节"。情节只属于故事,而电影一种构建故事的形式,所以并不存在"电影情节"一说,因为电影没有情节。
而众所周知,电影是用镜头说话,故事是用文字说话。而"留白"在两种题材上的表现形式又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
电影可以通过几个瞬间就像我们展示完整的事件甚至一个人的一生,但文字故事不可以,起因经过结果伏笔高潮转折...缺一不可。
那么回到《误杀》这处败笔上来说,很明显就是将剧本写成了故事。但剧本只是故事的载体,却不具有相同的表现形式。
如果那段前请回溯放在故事中,就会有大量的文字为人物三个时间段的心理变化进行描写——找尸体时,警察检查时,真相大白时。如果加上这些内心描写,就会用心理变化再一次串联起整件事,也会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回顾一遍整件事。
但电影要想表现心理活动,只能通过对白、动作、表情和镜头——表现形式有限,时间更有限。演多了,整部电影的节奏就会被完全破坏掉,演少了,就成了《误杀》的"翻车现场"——一处败笔。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演,将这段戏完全删除。这样做不仅会让大雨中的那场戏后劲十足,也会让电影最后"正反"双方站在忏悔塔下"互诉衷肠"那段戏的层次更加丰富。
好的留白也许交代不清楚前情后续,但一定不影响前因后果,更不会改变故事的意义。
为什么说留白是一种克制?因为留白本身就是一种叙事的克制,一种表达的克制——将故事重要又不致命的环节深深埋葬却露出一点尾巴给观众以想象和感受的空间。
比如《唐人街》,直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老人为何要对自己的女婿痛下杀手。难到真如他自己所说的"耽误我挣钱"吗?那既然如此,又为何给女主角安排了一句"雷人不倦"的台词:
"她是我的妹妹!也是我的女儿!"
所以,老人杀了女婿的原因究竟有没有小女孩的因素在里面,我们永远也没有正确答案,但这并不影响《唐人街》揭露的人性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其他故事意义。
但这一点,却足以让看过电影的人难以忘怀。
整体来说,《误杀》称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在故事节奏的把控上和人物心理变化上都做出了较高水准的表现和诠释。在镜头运用方面也是可圈可点,尤其陈冲那场逆光中阴影笼罩小女孩的戏,活生生让人心生压抑并感到由衷地无能为力,当真是做到了"用镜头牵扯人心"。
好的地方要承认,不足之处也不能逃避。但归根结底,衷心希望国产"黑色电影"可以吸取《误杀》的众多优点,规避《误杀》的失误,我看好并期待着国产电影可以越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