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启社区APP
特教老师最多的平台
有家长在后台提出疑问:孩子明明总用头撞桌子,家长怕他受伤,就给桌子的硬角包上了海绵,没想到孩子撞得更使劲了,这可怎么办?
随即,家长说出了前后经过。以前明明从来没有过这种行为,有一天他没站稳,不小心撞到了桌子。孩子姥姥看到了,赶紧跑过去抱起明明看他有没有受伤,还亲了亲明明的额头。明明特别喜欢姥姥抱抱亲亲,但现在孩子越来越大了,也抱不太动了,慢慢就不抱了。
有了这一次,明明就总撞到桌子,家长开始觉得他是不小心的,也没受伤,就没怎么在意,结果有一天他直接往桌角撞把头撞破了,家长赶紧把桌角包上了海绵,可是明明越撞越使劲,甚至开始往大理石地面撞,不知道怎么办了。
明明撞头的不良行为是怎么产生的?
明明发现撞头这个行为能引起姥姥的注意,得到他想要的抱抱,就不停的撞头,后来发现姥姥的关注一点点减少了,明明就更使劲的撞头,又引起了姥姥的关注。家长想干预明明撞头的行为,给桌角包上了海绵,减少对明明的伤害。减少对明明的关注,以为明明得不到关注会减少撞头的行为,结果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家长对导致自伤行为的刺激进行了不正确的渐隐,导致了自伤行为的加剧。
01
什么是渐隐法?
渐隐法是在行为培养的过程中,逐渐改变控制某一反应的刺激,促使儿童对部分变化了的或完全新的刺激仍能产生相同的反映,也就是说,刺激渐渐减少,儿童反应依旧。
这样讲很多家长可能都不是很理解,那我们举个例子:练字。
我们练字的时候,都会选择使用字帖,一页字帖一般都有两部构成:描红、临摹。描好了就可以开始照着字自己写了。怎么算练成了呢?不在字帖上写,在其他地方也写的也像字帖一样,就算练成了。你从描红到能临摹,再到自行书写,字帖对你的帮助逐渐撤掉,你依然能写的像描红时一样,这个过程就是渐隐。
02
渐隐法能做什么?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渐隐之后,那渐隐法能在我们干预孩子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渐隐对孩子进行什么干预呢?
渐隐法既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新技能,也可以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下面举几个例子。
学习新技能
渐隐法对于训练语言能力欠佳的孩子命名能力、训练孩子画图能力和点数能力都有很大的用处。
去年我带过一个孩子亮亮,他多数都是在重复别人讲的话,很少有自己的语言行为。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会说“名字。”有时候他也会重复我说的话:“你叫什么名字。”为了让他形成回答名字的行为,我用了渐隐法。
首先我选择了亮亮爱吃的薯片作为强化物。个别训练的时候,我像往常一样和亮亮面对面坐在个训室里。轻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在他还没反应过来时大声说:“亮亮!”具备模仿能力的亮亮很自然的就模仿说:“亮亮。”在他说出“亮亮”后,我马上给他一片薯片作为奖励,并夸赞他:“真棒!”
反复几次后,我调整了询问的方式,我用稍大的声音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随即马上用稍小的声音说:“亮亮。”亮亮随即模仿。几个回合之后,我接着调整音量。直到我用很大的声音问亮亮:“你叫什么名字?”用很小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亮亮。”亮亮也依然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回答名字的行为就逐渐形成了。在我追踪亮亮回答名字的行为时,他依然能在别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之后,回答“亮亮。”
在教孩子绘画的时候,渐隐法也同样适用。
例如,之前在教欣欣画圆形的时候,使用了两道渐隐的程序。
首先第一道渐隐程序:我为欣欣准备了类似字帖描红一样的材料,一个由很明显的断点构成的圆形,断点之间的距离很小。一开始我会指着圆形对欣欣说:“描一下这个圆”。我会轻轻握住欣欣的手,帮助欣欣完成画圆的任务。练习几次之后,我改为先指着圆说“描一下这个圆。”并轻轻用手指抵住欣欣的手背画圆。当欣欣可以这样画圆之后我改为只指着圆说:“描一下这个圆”。最后我只用言语,说:“描一下这个圆。”
当欣欣可以自己描圆的时候,我开始了第二道渐隐程序:即将颜色很重、间隙较小的断点逐渐变为颜色较浅、间隙渐大的断点,直到最后只提供给欣欣一张白纸,要求她独立画圆。
矫正不良行为
渐隐法一般都用于建立新行为,但也有个别用于矫正不良行为的时候。
美国心理学家琼斯就用渐隐法成功消除了一名孩子的惧怕。小彼得年仅两岁,特别害怕兔子、白鼠等,甚至连皮毛和棉绒也怕得要命。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已经不得而知,也不必深究,目的是消除小彼得对绒毛的恐惧。
琼斯的做法并不复杂,就是当小彼得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得高兴的时候(这一点是关键),她给孩子看一只兔子,她天天坚持这样做,先是远距离地,后来兔子的距离与孩子一天比一天近。开始时,彼得对兔子仍然怕得很,但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他的恐怖开始减弱。渐渐地,他能够容忍兔子与自己靠近,到了第四十五次,他已经可以将抱到自己的怀里抚摸它,并让这个可爱的小动物轻轻地咬自己的手指头。
渐隐法可以有效消除孩子紧张惧怕的心理。自闭症孩子有时候会难以忍受一些声音、或害怕某样东西难以表达,就会出现各种情绪与行为问题。用渐隐法进行矫正可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再如,杉杉不吃粗粮,可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家长想要矫正孩子不吃粗粮的行为。(杉杉为非自闭症孩子,此处举例是为了帮助家长更好的理解渐隐法。自闭症孩子合适的饮食请依照专业人士的意见与建议。)牛奶是杉杉每天都会喝而且非常喜爱的饮品。一开始家长把少量粗粮混在牛奶里,以杉杉接受为目的。杉杉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家长把牛奶一点点减少,直到杉杉可以不再混入牛奶吃掉一些粗粮。
03
渐隐法有什么优点?
我在万千方法中选中了你,那你总要有点过人之处吧。
★首先,节省时间。
直接给孩子提供了正确的反应模式,谁也不想走那么多弯路不是?
★第二,避免错误的发生。
在人们以前的学习观中,学习一定要亲身去体验,成功也好错误也好,尝试之后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而渐隐为教育者打开了新的思路:直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错误的辨别过程,以免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错,反而强化了错误的发生。
★再者,减少孩子问题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出现。
直接给正确的反应供孩子学习,总比尝试失败了,得不到强化,情绪低落,没有成就感,最终抗拒进行干预来的要好。每一次矫正都是对的,给儿童会成功的信心;每一次体验都是快乐的,减少问题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出现。
04
渐隐法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1、遵循正确的步骤很重要
①正确选择目标行为,每次只能选择1个,明确隐退的刺激。
目标刺激(最终激发行为的刺激)的选择要是孩子在生活中常见的,比如之前我们提到训练亮亮回答名字的行为,目标刺激就是问:“你叫什么名字?”这就是常见的刺激。常见刺激会提高孩子接受训练的频率。
②选择合适的强化物。
强化物几乎是每个干预方法都会出现的老朋友了。强化物的强化作用可以帮助训练者做出正确的反应。
③选好起始刺激。
选择刺激前,先要了解孩子的情况,确保这个刺激能第一时间引起儿童的反应,确保反应的发生。常见的刺激类型有言语、手势动作、身体接触、环境。
④安排渐隐的步骤,并严格实施。
在正式进行矫正之前,最好把详细的步骤写下来。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终的目标行为,准备要渐隐的刺激的维度,比如之前例子中提到的:问名字声音的大小、描点的深浅,等等。其次,要写明从上一步过渡到下一步的规则,且规则要根据孩子的水平进行调整。
2、渐隐步骤的大小要合适
谁也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干预也要一步一步来。刺激维度的渐隐一定要缓慢。当然,如果儿童已经表现出不耐烦,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但如果儿童的反应发生多次错误,那有可能就是训练速度太快或步子大了,需要退回前一步或者放慢干预的速度。还是那句话:注意调整。
3、提示要从“最大”到“最小”
什么是最大提示呢?借用亮亮学习回答名字的例子,最大提示就是老师用最大声提示回答“亮亮!”,干预的第一个步骤所用的刺激,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最多的指导。那最小提示大家一定就明白了:是对学生进行最少的指导,甚至不做任何提示。
在进行这个最大最小的提示时,一般情况下都会加入身体提示,逐渐变为视觉提示,最后到不进行任何提示。
4、刺激要及时撤除。
如果长时间对某一行为的产生提供刺激,可能会让孩子的行为发生固着,对刺激产生依赖。
渐隐法是小步子建立新行为的方法,除了渐隐之外,塑造、链锁也是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被使用的方法。我们将在以后的推送中与大家分享。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点击关键字即可获取)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恩启社区APP”-孤独症行业资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