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了三十岁还能保住少年心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能还是看脸,同样是青春无悔,冯唐的小说拍出来就是肿胀肥腻的一块红烧肉让人吃不下,而韩寒的电影总有着一股清新凛冽的露水气,像一颗春天里刚摘的毛桃子。

《乘风破浪》的预告片出来,听着韩寒在开头轻轻哼着《在雨中》,让我有一秒的恍惚,这是18岁的韩寒。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1)

“有相聚,也有分离,人生本就是一场戏。”

后来韩寒写过一篇文章叫《致徐浪:生活就像是跳楼一样往下延续》:

我们的生活依然像跳楼一样往下延续,他是最先接触到地面的人。

我和你看到的人都在最好的时光里,我们都很开心,而你又在最好的时光里离开了,这也是最好的事情。

好风光似幻似虚,多一分钟又如何,你丫把它留住了,但我不会输给你的。”

好风光似幻似虚,这是我看完《乘风破浪》2分钟预告片最的感受。一群少年浪荡在晦暗斑驳的小镇,眼前是白墙灰瓦,心里却是波澜壮阔。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2)

邓超饰演的主角就叫徐太浪,“该片讲述了不被父亲理解的赛车手阿浪意外经历一场奇妙冒险的故事。”我总觉得,这个徐太浪,就像韩寒的影子。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3)

1982年,韩寒出生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名字美得不合实际,现实是低矮的平房高耸的烟囱,尘土飞扬的小路,水泥桥下流淌着红色的河水,来来去去的三轮车,与别的工业小镇没什么分别。

后来他为家乡写了一首亭林镇镇歌,“我们生是亭林镇的老百姓 / 死是亭林镇的小精灵。”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4)

不少青年作家都是从小镇出来的,比如韩寒,也比如郭敬明。也许成长环境的逼仄与破败,很容易让一个早熟少年,催生出逃离的渴望与幻想,总觉得自己是这片昏暗低垂天空里唯一闪烁的星辰,时刻都准备奔赴一个未知的远大前程。

韩寒初中就遇上了初恋,全校学习成绩前三名的Z。为了跟Z考上同一所重点高中,韩寒拼命学习,这情节就跟《三重门》里一模一样。

一次数学考试他考了满分,却被怀疑作弊,还叫来了韩寒他爸。爸爸从单位里骑车匆匆赶来,见了韩寒什么也没问,一脚把他踹出数米远,韩寒一声也没争辩。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5)

后来,韩寒凭着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上海市的重点中学,松江二中。但那时的他,已经极度厌恶数学,连带理科全线崩溃。

他对自己的文笔一直很自信,平时一个很羞涩的人说到文学就变得特别张扬,“全世界用汉语写字的人里头,钱钟书是第一,我是第三。”同学不解,钱钟书是谁?

韩寒写到《三重门》的尾声,主人公林雨翔面临被女朋友误会被家长追查,一切不知道该放不该放。听到远方的汽笛,他萌生了出走的想法,又无处可去,只能写“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6)

他在高二的时候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辍学。人生最后一个晚自习,他给挚友写了一封告别信:“一个人只有一辈子,一辈子只有一次青春,趁我还年少,我要万水千山走遍。”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7)

辍学后,父母跟韩寒的关系一度很紧张,于是他索性搬回了亭林镇,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与徐太浪搂着一帮兄弟在小镇招摇而过不同,韩寒在小镇没有朋友。

“每天他骑着一辆摩托车在小镇上开过每一条马路,从音像店里租了碟,回家看完第二天又还回去。

夜里他四处寻找灯光球场,跟一群成年人们蹭球踢。他依然每天期待周末来临,因为他所有的朋友们都还在学校里面。”(引述via南方周末记者陈鸣《世界差点把他忘了》)

后来,韩寒回想起这段时光,用了两个字形容,孤独,“深深的孤独”。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8)

18岁的时候,韩寒决定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那是一列从上海到北京的火车,傍晚发车。没过多久天黑了,窗外亮起昏暗的灯光,很多辆自行车从眼前闪过。

他想起小时候特别喜欢骑自行车,绰号叫“亭林镇最速男。”但那时有一件事情又让他很自卑,因为他骑着一辆女式自行车。在北京的头几年,韩寒依旧孤独,还有些困顿。只是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找到了热爱的东西,赛车。一开始,就停不下来。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9)

最初学赛车的时候,他每天都在卡丁车场练车练到半夜,一个人孤独地在灯下兜着圈子。赛车拼的是资本,最艰难的时候,艰难到一个轮胎也买不起了,韩寒靠着一辆国产车开了两年多整整十二万公里。

“那时候看着那些大车队的车手从我眼前开过的时候,脚一踩油门就是噼噼啪啪的那种排气管的声音特别的响,那我一踩油门,跟他们一样,也是噼噼啪啪的声音,但那是排气管掉在地上。”

即便如此,开着赛车的韩寒,总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他也因此认识了一生的好朋友徐浪。

得知徐浪去世的消息,韩寒开着车,一边开车,一边哭,好几次都开错路了。徐浪头也不回的走了,如韩寒所说,他在最好的时光里离开了。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10)

(“我常想起死去的那些朋友们。我能做的就是躺下睡觉,闭眼,再睁眼,把车的反光镜涂成黑色,绑上安全带,戴上头盔,停到发车位,继续。”——韩寒 《东望洋》)

今年过了三十四岁生日的韩寒,早已被大家称作岳父。他不再写博客,也很少更微博。除了宣传电影跟书,偶尔的小玩笑,更多的时候,是沉默。

他在成人礼演讲的时候,对着台下一群少男少女说,“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自己的童年,离自己的少年越来越远的一场远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跟你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你甚至会觉得很孤独。”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11)

《乘风破浪》听起来很有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况味,梁青有首歌叫《远方》这么唱,“欲乘风,愿破浪,望脱缰,闯一闯。”

每个小镇青年都是这样走过。义无反顾的离别故乡,怀着满腔热情奔赴远方。等到生活的豪情壮志都过去,体会过人生冷暖交杂,青春终于成为了一页压得平平的书签。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12)

韩寒时不时还会回亭林镇去,小说里到处都是亭林镇的影子,《后会无期》的台球厅也是在亭林镇拍的。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13)

有人猜,《乘风破浪》讲的也许是赛车手徐太浪回到过去,认识了年轻时候的父母,所以才有了合照里赵丽颖所说的老公与儿子。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14)

预告最后的镜头,夜幕四合,邓超揽着彭于晏向前走,又一起回头,其实再无岁月可回头。乘风破浪,浪是徐浪,风也许是像少年啦一样飞驰的韩寒。电影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也许还有同样走远了的少年韩寒。

韩寒的乘风破浪怎么样(纪念的是走远了的徐浪)(15)

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

阳光灿烂的日子都过得飞快,随之而来的是更长久的沉默。经历越多的人越沉默,沉默着失去,沉默着怀念。物是人皆非,所幸我们花了一大把力气,终于跟过去的自己,达成了和解。

87.75%有趣味的年轻人,都在看“谈资”。各大App商店搜索「谈资」,新生代智趣污资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