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的459部到2017年的787部,网络自制剧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有明显提升——

网络自制剧改变大众娱乐方式

网络自制剧的制作水平向电影看齐(网络自制剧改变大众娱乐方式)(1)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海报

“大部分网络自制剧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大城市反而并不是最主流的,因为很忙,每天就那点时间。”2017年12月27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电影电视评论周的论坛上,谈到网络自制剧中影视剧的观众时,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这样说道。 从2015年的459部上升到2017年的787部,网络自制剧数字成倍的增长,已经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为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自制剧播放流量从2015年的317亿人次,上升到2017年的1147亿人次,如此巨大的流量,使网络自制剧的投资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所有因素使网络自制剧在创作质量方面已经发生了向精品化拓展的趋向。”论坛席期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卫这样说道。

2017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一步发布了关于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9月,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广电总局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由于资金的问题,网络逐渐成为影视剧主要的播出平台。“像《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本来说是电视台先播出,但是电视台付不了钱,先给网络制作,最后网络先播了,那就是网络剧。”张卫说。

“从影视剧本身传播的特点来说,它的裂变是非常明显的,以前更多的是强调我这个剧规模比较大,明星比较多,我传播的电视台或者渠道比较强,更偏向集中式传播。现在网络平台则更强调对某一部分人群的特定吸引,再从这部分人群回到主流。”对于网络剧的传播特点,陈潇接着表示。

2017年,从流量数据的统计上来说,网络自制剧《余罪》名列前茅,但是此前,由于并没有突出的明星效应,内容上也不够大众,当时并没有电视台愿意播放。但是,在爱奇艺播出后,《余罪》却吸引了一部分小众人群,形成了一波讨论和口碑,再次回到大众。“因为大众有一个特点,没有人讨论的不会看。传播上与以前相比,更多的是从小众回到主流,这个做法以前是比较少见的。”陈潇举例说。

近来,《中国有嘻哈》《国家宝藏》都成为了社交媒体上被刷屏的节目,热度与好评也居高不下。“因为嘻哈音乐在中国极度小众,刚开始制作时我们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尝试之后发现非常成功。”陈潇进一步指出,除了影视剧,自制综艺也在面临转向。“节目引起关注并不代表中国的音乐消费品位就转向了,但是做了以后,让别人看到了曾经没有关注过的内容,说明文化价值也能换来关注。”陈潇说,这也表达了自制剧面临着更多新的机会。

“没错。”影视制作人谭飞表示,“像《国家宝藏》的观看量过亿,以前是完全不可思议的。现在中国社会的中产从空心到实心化,他需要通过某一个节目或者具体的文艺节目寻找同类,这个诉求比以前强烈很多了,特别是这几年。”

“我不久前参加的网络剧已经超过了2016年前后拍的电视剧制作的精良和投入程度。”演员孙茜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言说,“拍摄中,90后的导演自己手绘了每一个人物的服装图,这么认真,除了我拍摄《甄嬛传》的时候,很少体验过。”

“由此造成的重大变化有三个方面。”张卫总结道,首先,是网络剧现在推出的前十名当中出现了黄晓明、黄轩等一批重要的电影电视剧演员,改变了以前大鹏、筷子兄弟等喜感审美的风向。其次,悬疑、爱情、青春、玄幻这些内容大大减少,出现了表现崇高美学状态的作品,比如表现地下党题材的《风筝》等影视剧。也因为前两点的原因,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络剧也出现了主题的深化,比如《琅琊榜2》主人公身先士卒的价值追求、大军师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相知相亲又相斗的复杂状态等。“这就使得网剧和电视剧的审美差距在不断缩小,边界日益模糊。”张卫说。(记者 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