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10日讯(通讯员 尚客君)这人嘛,吃饭穿衣行走于世,翻过的山、走过的桥,跨过的沟沟坎坎,脚是直接参与者脚不好了,整个人就不好了家住株洲的肖大爷捧着一双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脚,似有所思:“我得给你们找一家好医院,找一位好医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脚后跟和足弓疼痛是什么原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脚后跟和足弓疼痛是什么原因(让人闹心的脚后跟)

脚后跟和足弓疼痛是什么原因

红网时刻3月10日讯(通讯员 尚客君)这人嘛,吃饭穿衣行走于世,翻过的山、走过的桥,跨过的沟沟坎坎,脚是直接参与者。脚不好了,整个人就不好了。家住株洲的肖大爷捧着一双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脚,似有所思:“我得给你们找一家好医院,找一位好医生。”

事情是这样的,近两年来,肖大爷的左脚跟后侧反复疼痛,走路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并有突起,红肿,压痛明显,辗转各处求医两年余,未得确诊,症状偶有缓解,但反复发作,未能根治。扳脚来看,“我”奈你何,不省心…真闹心…摇摇头,一声叹息…

最近在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各科室流行着一句话:“专注骨科60余年”,这是一种数十年厚植骨科实力而后的文化自信,一种执着于骨伤专科数十载而后的精神信仰。肖大爷家人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伤科医院63岁正青春的模样,便来就医。

足跟部问题,自然是看胫踝科,该科主任蒋君热情接待了他,给予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原来在此之前,肖大爷的右脚跟先行患病,和此次的左脚跟症状一样,说来实属不应该,在处理右脚时确有些莽撞,在未确诊下多次进行封闭治疗,导致右跟腱断裂,那浓浓的阴影至今还未消散,后悔的心还偶有起伏。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肖大爷总结前一次右脚跟不幸遭遇的惨痛教训,果断选择了一个“骨”字担日月,一个“专”字写春秋的伤科医院,面对于两鬓斑白,笑容满面又专业极为丰富的蒋君主任,肖大爷须髯微颤,面带微笑,点了点头。认可往往不需要说出来,只需一个眼神,一个点头。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左足跟后方突出,压痛明显,背伸踝关节时突出明显,疼痛加重。”一头扎进临床里,常年思索在心头的蒋君主任凭借数十年临床经验首先考虑为Haglund综合征,赶紧安排X片检查,佐证了之前判断,应肖大爷本人要求行手术治疗,目前已完全康复,行走自如。

什么是Haglund综合征?

跟骨结节后上方出现骨性突起,称为Haglund畸形,于1928年由Patrick Haglund首先描述。Haglund综合征是在Haglund畸形基础上引起跟骨后方滑囊和跟腱止点反复撞击,产生跟后滑囊炎及止点性跟腱炎,三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其中跟骨后滑囊炎好发于年轻人(30岁左右),而伴有骨赘形成的止点性跟腱病则好发于年龄更高的人群。

Haglund综合征的成因:1、跟骨后上结节先天发育异常;2、鞋帮过紧,压迫、摩擦足后跟;3、跟骨过度倾斜,跟腱张力过高;4、后足反复运动导致跟骨后上结节与跟腱反复牵拉。

如何自我诊断Haglund综合征?

1、跟骨后方反复疼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慢慢转化为持续性疼痛;

2、跟腱止点出肿胀、压痛,甚至出现红肿,肤温增高;

3、跟骨后方骨性突出;

4、主动及被动背伸踝部时疼痛加重。如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可以来伤科医院胫踝科门诊就诊。

本病可以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规保守治疗分为:

1、改变生活方式,适当减少运动,减少肌腱负荷,运动后局部可冰敷;

2、改变穿鞋习惯以减少鞋帮对足跟后方的压迫及摩擦;

3、疼痛剧烈这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如艾瑞昔布等;

4、局部理疗,如针刺、按摩、中药熏洗。若正规保守治疗6月无效,对生活工作产生影响者,则需要手术治疗,切除止点部跟腱退变和炎性组织、滑囊及增生的跟骨后上结节。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使用、可行跟腱牵拉练习、穿后跟稍高且有良好缓冲和衬垫的鞋子等来进行预防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