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新时代导师李淙翰先生分享:

一个企业家的关键身份之一,就是当导师。导师又分三个维度,第一个是导入,第二个是导正,第三个是导航。

导入,我们必须学会当老师的功能,然后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同时要寓教于乐。

导正,做教练的工作,激发这个团队正向行为,包括更好动机的引发,进而达到更好的工作成果。

导航,一个领袖,必须学会在整个经营团队过程当中,要有清晰的思路,更好的状态,就像一个机长一样,他必须随时随地处于一个最好状态的品质。

就像红杉资本的创始人说过的,他们要投资一个企业的时候,他们重视的是这个企业中领袖的状态品质

企业家除了要有好的状态品质,更要懂得:带领好一个团队,不光是要圆满自己,同时也要成就他人。

那如何在团队管理中成就他人,成就共同事业呢?掌握以下四个密码,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1、管理密码

曹操模式和刘备模式——是自己带团队,还是请职业经理人

刘备和曹操相比,除了有个皇叔背景,没什么地方比曹操出色。

我猜刘备本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企业交给自己去管理,很可能哪天破产了。

所以他三顾茅庐,请了诸葛亮这个职业经理人来做ceo,自己只做董事长,企业运作全交给ceo了。

要专心做董事长的话,必须请个靠谱的职业经理人,哪怕花再多精力,耗再多钱也得请来。

从后来诸葛亮的表现来说,别说三顾了,三十顾也是值得的。你如果请回来个马谡,不得把你企业往沟里带啊,那失的就不只是个街亭了。如果请回来个司马懿,企业就直接改姓了。

而曹操是自己兼ceo。

他有识人的眼光、挖人的手法、服人的做事风格、行事风格也稳重踏实,不“慕虚名而处实祸”,爱才如命,文武双全,看得了C ,也写得了PRD,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本人有作为ceo的战略眼光和判断对错的能力。

刘备这边完全借诸葛亮的智慧,过于依赖ceo的个人能力,基本上所有事情都是诸葛亮一个人拿主意,虽然他极少出错,可是这样的运作机制还是风险太大。

而曹操这边,经常会一群人吃吃喝喝摆个酒席,席间曹操让众人积极发言。

因为曹操善于识人和收人,所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特别多,加上曹操提供一个较扁平的组织架构,积极和众人一起头脑风暴,所以这些能人有机会说话,也敢于说话来证明自己价值。

这样的运作机制,可以集思广义,只要智囊团靠谱,就可以产生非常多好的火光,大的方向就不容易产生问题。

当然过于民主的话,除了陷入无止尽的争论,没有别的可能性,最终是需要一个有智慧有迫力且能对结果负责的人做出最终决定——曹操来做这个人再合适不过了。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靠谱可信的“帅”,是军队是否强大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我喜欢曹操这种模式,强大可信的帅才 扁平的结构 鼓励说话的氛围。理论上,这是非常理想的结构。

2、招人密码

刘备 VS 曹操:三顾茅庐,和亲解其缚

打造团队进阶之路(打造团队进阶之路)(1)

刘备的招人策略和曹操完全不同。

刘备招人喜欢听口碑和内部推荐,是个缺乏自己判断力的人,这点比曹操差太远了。

刘备喜欢招江湖上有名的人,觉得有名的人一定有能力,遇到个能人,会当根救命稻草般捧在手上。

刘备招人的基本策略是主动上门去请。最出名的是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而卧龙诸葛亮,其实是徐庶内部推荐给刘备的。

徐庶本来是刘备的最信任的军师,后来因为曹操挖角,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去了魏。提辞职报告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后就有了传为佳话的三顾茅庐。

因为出名而被刘备招来的,还有马良、庞统等。

而曹操招人有两个策略:一是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竖立口碑,吸引能人自己主动来投;二是上战场,收纳敌军的精英降将。

说到魏的企业文化,这里先说说收纳降将。曹操很爱人才,特别是有节气的人才简直就是大爱。

一般来说,有节气,忠诚度高的敌方精锐,你是不可能指望他主动来投的,而这帮人一旦被你感化了,转投你的门下,也一样会对你忠心耿耿,成为你的得力干将。

三国演义里,你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情景:曹操带兵打仗,打赢了,捕获了敌方一员大将。敌方大将将头往别上一扭,哼,要杀要寡随你。然后曹操不顾危险,“亲解其缚,以衣衣之”,敌将被曹操的亲和力和诚恳态度感动,跪下表示愿为曹爷效力。

这样的情景多到我记不清了,徐晃,张辽,还有那谁谁谁,好像全是这样招过来的,反正曹营人才多得数不过来。

刘备是爱才,不过更爱才子们的名声。曹操才是真爱才。这点从庞统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庞统名声不小,和诸葛亮齐名,诸亮亮人称“卧龙”,庞统人称“凤雏”,江湖传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虽然这两人都到蜀营了,也没见刘备安天下。

庞统入职蜀国有限责任公司以后,董事长刘备只是因为庞统“长得丑”,就不待见他了,打发他到一个偏远小山村做村支部书记去了。

庞统很生气,一两个月都不干活,直到资深总监张飞过来问责的时候,才当着他的面把几个月积累下来的word文档一下子全打完了,打字速度之快惊着张总监了,所以后来才被刘董事长招到内阁了。

而曹操是怎么对庞统的呢?

赤壁之战的时候,蜀吴决定用火攻魏军,但为了效果好,需要忽悠曹操把所有的船绑在一起,说是为了“看起来更像陆地,魏军会更舒服些”,其实是为了“让我们烧起来更爽些”。谁去演出无间道呢?就让庞统去了。

曹爷一听凤雏庞统来了,高兴得鞋子都不穿直接往外跑啊,那个激动啊,那个爱才如命啊,高高兴兴带着庞统看了自家水军的演练,布阵方式,把核心机密全给他看了。

如果我是庞统,想想刘董事长之前怎么对我的,再看看曹董,我肯定就真心投奔曹董,假戏真做,真在曹营留下来了。

副总裁也许有难度,做个资深总监总是没有问题的,更重要的是有曹董这样的领导者,企业做到垄断只是早晚的事。

志为知已者死啊,庞统这傻子,怎么对得起曹董的信任!曹董的垄断大业,就差一步时,被庞统给毁于一旦。

我个人非常喜欢曹操这样的领导者。刘备这样的领导者,恐怕在招进来真才实学的名人的同时,也招了不少江湖骗子。加上刘备爱人才的名声胜过爱人才的才能,很不妥。

说回“亲解其缚”问题上来,曹操那会儿是真上战场,抓住敌将没将他杀了就是很给他面子了,“不杀之恩”已经够挖角用了。

咱企业打仗,不可能真的把对方的大将抓过来杀掉,是吧——绑架个人回来,问你降不降,不降就斩了那还得了,是吧?

所以这“亲解其缚,以衣衣之”,换到企业来,我觉得直接变成“给高薪水,高职位”比较对得上。

能人得挖啊,挖过来就强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特别是对大将,有诚意地给出挖角条件,是很好的做法。

3、用人密码

温酒斩华雄——英雄不问出身,敢于给没名气没光环的能人机会。

打造团队进阶之路(打造团队进阶之路)(2)

温酒斩华雄的是咱关二爷,这事还是发生在十八路诸侯战董卓这会儿。

当时刘备还寄居在赵云的第一任雇主公孙瓒这儿,刚出山一点资本也没有。关羽这时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骑兵,一没军衔,二没名气。

话说当天董卓军的将军华雄,连斩数名联军的大将,联军一下子士气大降。袁绍说自己爱将颜良文丑都不在,联军中还有何人敢出战?没人敢吭气。

咱关二爷站了出来,请战。

袁绍这没眼光的高富帅,一打听关羽不过是个骑兵,马上瞧不上眼了,心想这哪儿来的农民工,见过市面吗你?这边几个大将军都挂了,你一小小骑兵,哪儿来这么大自信。再说,派你出去,我这不很没面子吗,显得我这儿多没人啊?

还是咱曹爷有眼光啊,要不我怎么这么爱曹操呢。

曹操看关羽气场绝非凡人,出面说了几句好话,给了关羽一个机会。

曹操作为一个一流的帅才,身上有太多太多的优点了,我这篇文章会多次提到曹操,咱一点一点地说。

曹操除了很有眼光,还很懂得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真的爱才,就该懂得尊重——曹操给身为骑兵的关羽敬酒。

关羽说先不喝,斩完华雄后,再回来喝不迟。

为什么不喝?我分析原因有二。

其一,对袁绍反应的不满,哥是一真英雄,本想为联军应这个战,一展才华,你丫因为我的出身看不起我,真不识货,哼!

其二,对曹操的感激,这小哥还不错,有眼光,而且态度诚肯,很给我面子,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努力做出超过你预期的成绩,我不但要把华雄这倒霉蛋给斩了,还秒杀给你们看,给你长脸。

再然后,果然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

企业雇人,也不应太看重过去的工作经历,什么什么样的光环,过于依赖过往的title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很容易像袁绍一样漏掉怀才不遇的人才。

应该像曹操学习,有看人的眼光,并且敢于给看好的人一些机会,成就他们,也就成就了自己——当然,这事是有相当的风险的,降低风险的办法,不应是过于保守地依过往title判断价值,而是提高身为“帅”的你的看人眼光。

4、留人密码

刘备摔孩子——了解人性

打造团队进阶之路(打造团队进阶之路)(3)

赵云为救阿斗,在长坂坡一个人三进三出曹营,如入无人之境——赵云是个S级人才无疑,可是他能三进三出,其实还得感谢曹操。

曹操在长坂坡第一次见到赵云,特别惊讶于他的勇猛,爱才的老毛病又犯了,下令不许放箭要抓活的,估计又打算“亲解其缚,以衣衣之”了,哪想到实在抓不到他,放虎归山了。

赵云救回阿斗后,将其交给刘备。刘备把孩子往地上一摔,说“就为了这个不孝子子,差点牺牲了我一员大将”。(搁现在估计这孩子得问了:这是我亲爹吗?/(ㄒoㄒ)/~~)

你想啊,如果我是赵云,刚拼完命回来,一方面可能难免有点怨气,另一方面也希望老板奖点零花钱,完全没想过老板居然会因为重视我,摔自己的孩子!这可是公子爷啊,您亲骨肉啊,这得多器重我啊,比您儿子都重要!

这回报远超过心里预期,比送套外滩四居室的江景房还让人高兴——呃,夸张了点,还是江景房实惠。

识人,用人,还要会懂得了解人心。这是增加企业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要方法。

为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阿里的企业文化也提出了“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云云,可是总感觉说的都是些高高加上的大道理,对于普通小老百姓来说,总觉得不实在——不如小马哥直接给员工发买房免息贷款实在。

打造团队进阶之路(打造团队进阶之路)(4)

最近的一次什么什么峰会上,李彦宏和小马哥在一起谈到了员工买房的事。

李总责怪员工不该互相攀比谁谁买房了,导致心浮气躁无法安心工作。小马哥不同意,认为员工想买房是客观环境造成,不该苛责,应该理解并帮助解决问题。

高下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