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过年有哪些禁忌(大年初一的习俗和禁忌)(1)

大年初一过年有哪些禁忌(大年初一的习俗和禁忌)(2)

今天,春节,俗称“年节”、“大年”等,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每年至此,中国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除旧布新、迎春纳福、祈求丰年,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最重要的是,春节还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身处各地的人们都会在今天同家人团聚在一起,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十五之前都是“年”

春节的源头很难考究,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的祭祀活动。明代起,春节的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公历和农历并行,春节也得以传承。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民间,春节的来历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传说,“年”是古代的一种猛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伤人性命。有一年,一个外乡来的老人晚上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闯进村后,浑身一抖。老人点燃鞭炮,“年”便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从此,每年除夕,大家都会齐聚一堂,放爆竹,贴门联,一起守岁。等到天亮,彼此走亲访友,相互问候与祝福。

大年初一过年有哪些禁忌(大年初一的习俗和禁忌)(3)

春节习俗,你知道多少

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各类节庆活动却并不止于这一天。从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辞旧迎新,至除夕和大年初一达到高潮,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可谓是中国人的新年“嘉年华”。

大年初一的习俗多,而你知道有哪些呢?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要“开门炮仗”,接着有拜年、占岁、不扫除等习俗。

大年初一过年有哪些禁忌(大年初一的习俗和禁忌)(4)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拜神

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摆好酒和茶,事先要准备好鸡、鸡血、鱿鱼、猪肉等食物,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喝鸡汤

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

不杀生,不扫除

每逢过年,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要遵守,俗称年禁。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一年运程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比如大年初一这天忌杀生,因为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一,禁忌特多:不能挑水(除夕那天得把水缸挑满)、不能扫地(即使爆竹纸、果壳纸屑撒遍地,也不能扫,说是把“财神”给扫掉了)、不能相骂、不能打架、不能打碎器皿(意为“和和气气”),见面须说贺年吉利话……

大年初一过年有哪些禁忌(大年初一的习俗和禁忌)(5)

新年到了,放下手机、放下工作,把时间留给家人吧——跟父母吃顿团圆饭,和爱人散散步,陪孩子做做游戏……微云君祝大家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