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发现封神星人(观陨石版封神榜)(1)

欧阳自远(右)在观看陨石版《封神榜》,并听取作者赵志强(左)介绍创作初衷。 于俊亮 摄

中新社保定1月16日电 (记者 吕子豪)16日,受河北保定奇石收藏者赵志强创作的陨石版《封神榜》吸引,被誉“嫦娥之父”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专程赴保定观展。

现场,选用500颗陨石碎块制作的《封神榜》中,创作者赵志强根据每块陨石的形貌、神态和品相,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一位位“神仙”的特征,组成一幅气势宏大的《封神榜》立体画卷:高约3厘米的“姜子牙”端坐封神台,365尊“陨石正神”围绕四周,还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等12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诛仙大阵,“陨石天书”供奉在右上方。

月球上发现封神星人(观陨石版封神榜)(2)

武王伐纣故事中的牧野之战场景。 于俊亮 摄

欧阳自远说,陨石是天外来客,将从天而降的陨石与古代的神话传说相结合,演绎出一种新的陨石文化,也是科学幻想新的表现形式。

欧阳自远称,这些都是真陨石,500颗小碎块出自同一个陨石。该陨石高速撞击地球的大气层,在大气层中烧失、破裂,降落到地面后,在干燥的沙漠里经过长期的风沙磨蚀,形态各异,是天缘巧合的结果。

欧阳自远认为,陨石是组成太阳系的原始物料,是太阳系的考古样品。通过对陨石的研究,特别是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太阳系各层次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对探索太阳系各层次天体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让科学家提前思考与部署探测月球、火星等行星、小行星的科学目标。陨石的研究,还可推动分析测试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可为月球、各行星和小行星样品的返回做好技术与方法的准备。

月球上发现封神星人(观陨石版封神榜)(3)

陨石版《封神榜》中姜子牙封神场景。 于俊亮 摄

欧阳自远表示,中国是航天大国,但还不是航天强国。中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居于世界前列。2018年,中国将发射着陆器与月球车软着陆月球背面,这将是人类首次探测月球的另一半。2020年,中国将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实现“轨道器 火星车”计划,“火星取样返回”预计在2025-2030年期间实现。

“搞航天必须要自立更生,自主创新,中国的深空探测前景是美好的。”欧阳自远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