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1)

二零一九年六月二日的“春游”途中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无论城乡,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脑子里没有“旅游”概念,没有“旅游”思维,更没有“旅游”行为。

那年月,吃穿都成问题,能填饱肚子就不错啦!那还有余钱买得起火车票。

那时,一张长途火车票的票价是城里工人近一个月的工资,是很多农村中的壮劳力一年的收入啊!

那年月,民智不开化。东游西逛就要被人说成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就会被认定为游手好闲“阿飞”,就会成为被戳穿脊梁骨的“街遛子” ……

一九七六年的“胜利十月”,拉开伟大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2)

那时,有一首传遍大江南北,传遍长城内外的歌儿;那时,有一首响遍神州大地的歌儿;那时,有一首流传至今,久唱不衰的歌儿,那就是《祝酒歌》: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3)

“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 ,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

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 …… ”

历经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起来 :

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们,不仅吃饱饭,而且大鱼大肉可劲儿造;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们,不仅能穿暖衣,而且各种时装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们,再也不是儿孙三代人、四代人挤在一间房生活了,而是两室一厅、三室一厅 …… 居住在砖瓦房里啦!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春游”的热潮迅速掀起,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啊!

那时起,各城市的各单位大多每年都组织一次“春游”。

所谓的“春游”,仅仅是一个习惯的说法。

事实上,那是“夏游”。

那时,各单位的“春游”每年都是在“五一节”过后进行的,这时已进入夏季。

这个日期,选择得好啊!

“五一节”过后,下一个节日需要在五个月后才有。

这么漫长的时间,仅仅枯燥地工作,未免让生活太乏味,太单调,太缺浪漫的生活气息啦!

“春游”,伟大的“春游”,弥补了这一美中之不足。

各单位“春游”时间,大多在每年的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这个区间。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5)

这个时间段,山青了,水绿啦,山野菜飘香了,大肥鱼味儿美啦,天气不冷也不热啊,是旅行的最佳时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春游”都在各大城市近郊、远郊进行。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6)

吉林省长春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那时都选择长春净月潭,长春新立城水库,九台卡伦湖,九台左家,双阳大砬子山等等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前后,各城市的近远郊游都“游”了个遍,于是开始了跨地区游,跨省游 ……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7)

那时,吉林省长春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春游”大多都选择吉林市的丰满水库,吉林磐石的官马溶洞,吉林桦甸的红石林区等等等,大多选择去哈尔滨旅行,去沈阳旅行,去秦皇岛旅行,去北京旅行,去山东泰山旅行 ……

那时,相机都是胶卷。不像现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随意拍照。所以,很多精彩画面难以“瞬间永恒”。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8)

“春游”的节目很多 :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猜灯谜,丢手绢,找宝儿,登山,击鼓传花 ……

其中,最引人入胜,最具浪漫气息,最令人陶醉的是篝火晚会!

这时,同事间的关系最和谐,最密切,最融洽。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9)

篝火中,品着美酒,唱着歌儿,跳着舞,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其乐融融,歌舞升平,喜气洋洋。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10)

那时,“旅游”的形式、名目也花样百出。

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小长假”的增多,随着“双休日”的兴起,随着“私家车”渐渐增多,“春游”变换了形式,变换了方式,人们也不再那么热衷于单位的“春游” 了。以单位为中心的“春游”,渐渐地淡出了历史舞台。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11)

“春游”,演变成了“亲情游”,“同学游”,“要好的同事游” ……

70到80年代的夏天(说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