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1)

1、建大业者,不拘小节。(出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译文】创造宏伟事业的人不拘泥于小节。

2、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译文】让国家安定的办法,在于让国家兵力强大,粮食充足。

3、兵者凶事,不可为首。(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译文】战争是凶残、危险的事情,不能首先发动战争。

4、蝮蛇蛰手,壮士解其腕。(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泰传》)【译文】壮士的手被毒蛇咬伤以后,就立即砍断手腕,以免毒性蔓延到全身。

5、一日纵敌,患在数世。(出自《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译文】放纵敌人一天,而祸患在于几代。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2)

6、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出自《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译文】与人们一起分享自己欢乐的,人们一定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与人们一起分享自自己安逸的,当他陷于危难时,人们一定会帮助他。

7、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出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译文】人在殿堂上还没有下来,就能取得千里以外战场上的胜利。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3)

8、兵者不可豫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译文】用兵打仗是不能预先设定的,只能是临阵随机应变。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岁月。(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译文】希望用微博的尘雾补益山海,用微弱的烛光为日月增辉。

9、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译文】一本书读的次数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10、动则三思,虑而后行。(出自《三国志·魏书·杨阜传》)【译文】行动之前,一定定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后才可以采取行动。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4)

11、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杜恕传》)【译文】安定民心,在于增加国家的财富,如果想增加财富,应该主要致力于发展农业和节省开支。

12、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出自《三国志·魏书·杜恕传》)【译文】当官的不向那些有权势的人屈服,主持公道不偏偏袒那些与自己有私交的人。

13、才可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译文】才干是用来做大事的,因此才干大的能做成大善事,才干小的能做成小善事。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5)

14、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出自《三国志·魏书·华歆传》)【译文】掌握国家大权的帝王以百姓作为他的根基,而百姓又以衣食作为他们生活的根本。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出自《三国志·魏书·何夔传》)【译文】上天佑助的,是顺应天时的人;人民佑助的,是守信于民的人。

15、龙骧虎步,高下在心。(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译文】如龙腾虎跃般威风,因时制宜。

16、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出自《三国志·魏书·崔林传》)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也。(出自《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译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始的话,就不会有好的结局。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6)

17、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译文】海洋由于汇合河流而辽阔,君子通过具备广博的知识而弘大。

18、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其非人,虽亲不授。(出自《三国抬高在上位的,贬低在下位的。

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出自《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译文】人的想法不相同,好比各自的面孔一样。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7)

2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译文】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求在诸侯之中闻达显贵。

21、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译文】能够认清当时形势的人才是俊杰之士。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译文】只要犯了法,即使是家人亲友,也要处罚。

22、集众思,广忠益。(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译文】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地吸取有益的建议。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8)

23、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译文】立志行万里的人,不会中途止步;想统一天下的人,不会对小事耿耿于怀而贻误大事。

24、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出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最怕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25、一夫不耕,有受其饥,一妇不织,有受其寒。(出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译文】一个男人不耕地有人要因此挨饿;一个妇女不织织布,有人要因此受冻。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9)

26、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各任其职。(出自《三国志·吴书·步骘传》)【译文】君主不亲自处理小事,百官和主管部门各自承担他们的职责。

27、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译文】蛟龙一旦得到云雨,必定腾飞上天,终究不是池中之物。

28、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译文】良药苦口,只有生病的人才能品出甜味;忠言逆耳,只有通达的人才能接受规劝。

29、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出自《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译文】有道的君主,是用康乐使百姓欢乐;无道的君主,是用康乐使自己快乐。使百姓欢乐的君主,他自己的欢乐更长久;使自己快乐的君主,得不到欢乐就会灭亡。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10)

30、福来有由,祸来有渐。(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奋传》)【译文】福事的到来是有原因的,灾祸的到来是渐渐积累的。

31、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出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译文】成就大的事业并不难,难的是得到有才能的贤人;得到贤人并不难,难的是使用他他们;使用他们并不难,难的是恰当地任用他们。

三顾茅庐三国志原文(三国志名句精选)(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