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几大分类的特征(和田玉等级的划分及品种用途)(1)

特级白玉一羊脂玉

颜色是羊脂白,柔和均匀,质地致密细腻,油脂一蜡状光泽,滋润光洁,半透明状(成品、工艺品状如凝脂,无绺、裂、杂质及其他缺陷),是和田玉之最上品。

一级白玉

颜色呈洁白色,柔和均匀,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滋润光洁,油脂一蜡状光泽,半透明状(成品、工艺品基本上无绺、裂、杂质及其他缺陷者),是和田玉中之上品。

二级白玉

颜色呈白色,较柔和均匀,偶见泛灰、泛黄、泛青、泛绿,油脂一蜡状光泽,质地较致密、细腻、滋润,半透明状,偶见细微的绺、裂、杂质及其他缺陷。

三级白玉

颜色白中泛灰、泛黄、泛青、泛绿,蜡状光泽,半透明状,具有石花、绺、裂、杂质等。[2]

品种用途

中国古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品种日趋繁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家族。不同的着眼点,可有不同的分类。现仅从中国古玉的用途出发,对其品种及用途作简要介绍。

1.石器类

本应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但从玉石学的角度看,它们是一类特殊的玉器,因为许多石器都符合耐久、美丽等特征,考古发现的许多石器也是用今天的玉石材料制成的,同时它们也记录了当时人类生活状况的许多信息而具有较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石器的主要品种有: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石簇、石核、小石片、石砧、砸击石器、锤击石器、石锛、石纺轮、石钺、石耜、石铲、石锄、石犁、石戈、石凿、石锛、石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石杆、石臼、石珠、石环等。

和田玉几大分类的特征(和田玉等级的划分及品种用途)(2)

2.礼乐器类

这类玉器是各种中国古玉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是古代进行祭祀活动、朝享、交聘、军旅等礼仪活动中所用的玉器、其品种繁多,主要品种有:

(1)玉壁:是六瑞中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礼器。呈圆形、片状,中部有孔。环状实体部分称“肉”,孔洞部分称“好”。比例有严格的规定:《尔雅》有:“肉倍好,谓之莹”之说。其形状。玉壁的颜色为天蓝色,是礼天的玉器品种,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苍壁礼天”之记载。

(2)玉琮:一种中间为圆简状,外圈为正方或钝角四方形的器物。琮的材料要求为黄色,琮是礼地的玉器品种,因此,

《周札·春宫·大宗伯》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玉琮的外方内圆代表了天圆地方的观念,中间穿孔代表天地之间的沟通。此外,玉琮还被用于符瑞、敛葬等。

(3)玉圭;是一种扁平长方体器物,它是六瑞中最为繁杂的一种重要礼器。板状器顶端为平的,称乎首圭,顶端为尖的则称尖首圭。制作圭的材料要求是青色的.它是礼东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青圭礼东方”的记载。此外,玉圭还用于代表地位高低、符节、行使征守恤荒、和难聘女、治德结好、易行除慝等功用。

(4)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体器物,一端斜刃,另一端穿孔,《说文》云:“半圭为薄。”玉璋也是六器之一,作璋的玉材要求其颜色是红色的,璋是礼南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赤璋礼南方”的记载。

(5)玉璜:是一种圆心略缺的半圆形片状物,两端各有一孔。《说文》释璜:“半璧也。”但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表明,大多数璜仅三分之一壁。璜也是六器之一,且是其中样式最策琐、数量最多和流行时间恳长的一种礼乐玉器。做璜的玉材要求其颜色为黑色,磺是礼北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玄璜礼北方”的记载。此外,玉璜也作为佩饰物。

(6)玉琥:是圆雕形片状体或饰虎纹形的虎形器。要求做琥的材料为白色,琥是礼西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白琥礼西方”的记载。同时,玉琥也是王侯用以调兵的信物。

(7)玉珑:龙形玉器。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历代关于龙有无数神奇的传说。许慎《说文》中解释:“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秦汉以后,玉珑主要是作为“祷早玉”,民间认为龙能呼风唤雨。

(8)玉磐;一种标准形如矩形尺状的器物。中国上古时,玉磐是宫廷举行大礼奏乐时的主要打击乐器。

(9)玉册:是由数块扁平长条形玉片组成,上面书刻文字,内容有祭祀、明誓、悼文、记史等,是上层统治者的专用物。

3.佩饰类和装饰类

佩饰类和装饰类玉器的品种繁多.十分庞杂,大致说来有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身饰几大类。以下对其中几个常见的品种作进一步描述。

(1)玉瑷:圆形板状体,中间有一大孔,其孔径与其边缘之比为1:2,《尔雅》中有:“好倍肉,谓之瑷”可用证明。瑷主要作佩饰用,但也有其他用途,例如作请召的信物,《旬于》说:“召人以瑷”,还作为引导君王上阶之器,以免君王失坠等。

(2)玉环:形同壁,区别在于肉和好的比例。《尔雅》云;“肉好若一谓之环。”古人佩环是为了象征自始至终不渝的精神,除佩饰外,还用来传递回归、回还的信息。

(3)玉决;是一种带缺口的环形器,产于新石器时代,常作耳饰。古人佩决有两个含义:一是决断事物;二是表示断绝之意。

(2)玉冲牙:片状长牙形玉器,是佩戴在人身较下部的玉器。

(3)玉翁仲:人形佩饰。传说翁仲姓阮,越南人,秦朝时来到中国,他体高魅梧,作战勇敢,攻无不克,为纪念他,人们将他的像制作成不同的雕塑和佩饰,并用来驱魔避邪、保全平安。

(4)玉刚卯、严卯;方柱形玉器。中间有一穿孔,一般是用白玉琢作,成双成对。严卯刻文曰:“疾曰严卯,帝今夔化,慎空固伏,化兹灵殁,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刚瘅,莫我敢当。”汉代贵族习惯佩饰刚卯,认为可以去凶化吉。

(5)玉斛:角形圆柱体,《礼·内则》云:“左佩小玉斛,右佩大玉斛。”除作佩饰外,还有实用价值。

(6)玉剑饰:用于剑及鞘上的装饰玉件,常见的有剑首、剑格、遂、剑等。

(7)搬指;体作圆筒形,戴在手指上的玉饰。

(8)玉镯:是一种短筒形腕饰,为古代人们最早和最基本的装饰器件之一,故历代以来,流行不衰。

(9)玉带板(跨):佩戴在腰部的玉器,由许多玉片缀附在革带上而成,据说由唐高祖李渊所制。玉带板不但作佩饰,而且是身份和等级高低的标志。据《新唐书·东服志》记载:“三品官着金玉带,13跨;四品8跨;五品10跨;六、七品官是银玉带9跨。”

(10)玉人:人形玉饰品。品种很多,有各种人像、佛像、观音等古人佩玉人饰,一是纪念,二是为了保佑平安。

除上述之外,还有如玉鱼、玉片饰、玉坠、玉牌、玉锁、玉发箍、玉簪、玉笄、玉帽花、玉带钩、五带扣、玉提携、朝珠、手串、朝带、顶圈、香囊、兽形器、人首形器、飞天、方勒、生肖、法轮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4.兵器和仪仗器类

玉兵器和仪仗器主要出现在商、周两代,以商代前期最为突出。主要品种有玉戈、刀、戚、钺、牙璋、斧等。

和田玉几大分类的特征(和田玉等级的划分及品种用途)(3)

5.葬玉类

葬玉开始于新石器时代,盛行于汉代。其品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陪葬之用,即将死者生前使用的玉或专门为死者制造一些玉制品随死者葬于墓中,或是让死者灵魂得到安慰.或是让死者进入阴间仍能飞黄腾达、高官厚禄;第二类是专门的丧葬器,古人迷信“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丧葬品的主要品种有:

(1)玉衣:又称玉匣或玉柙,用金丝银丝或铜丝将上千块小玉片联串而成的衣服。玉衣起源于汉朝,分金缕、银缕和铜缕三级。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候、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续玉衣;更次一级的用铜缕玉衣。

(2)玉含:是放入死者口中的玉器,有蝉形玉、玉鱼、珠、玉贝等。

(3)玉塞:堵在死者九窍(两眼,耳,两鼻孔,口,前后阴)的玉器。塞耳鼻、前后阴者一般器形如棒,横截面或六角、八角,或圆形.一端略细,一端略粗.眼塞一般是片状,男子则套以踪形器。

(4)玉握;葬死者时,执在死者手中的玉器。早期并无一定的规定,但汉代盛行握玉豚,即小猪。猪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家畜,是财富的象征。

6.陈设类

陈设类玉器始见于商、周,但以明清最为多见。主要品种有;

(1)玉山子,即以玉雕成一座小山,上面雕以树木、房屋和人物,最有名的玉山子是清代如“大禹治水图”等。

(2)玉鼎炉、瓶、壶,即是用玉制成的鼎、瓶(花瓶)和壶。一方面作陈设用,另一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如炉用以燃香。

(3)玉屏,是用玉雕琢成的方形或圆形片状玉器,上饰各种花纹,插于木座或玉座上。

(4)玉避邪,是一种神兽,其形象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并在西汉开始流行.被视为吉样之物。

(5)玉花插,是仿自然的仿生玉雕品、明清两代多见,作品有鸣风在竹、鹿鹤同春、松竹悔三友、双鱼,白苹等,玉花觚是仿青铜觚的玉雕器物。

(6)玉如意,形状为长柄钧,钩形扁圆。上饰有八仙过海、梅松竹图、鹤桃图、灵芝、万年青松等。

7.生活用器

主要指一些玉制器皿。最早始于商代,如玉茛。古玉中常见的玉器皿有:玉角杯、玉卮、玉奁、玉灯、玉羽觞、玉碗、碟、杯、瓶、文具(砚、笔、印盒、笔筒、笔架等)、酒具、玉璇玑等。

鉴别翡翠鉴别翡翠

在玉石家族众多成员中,最名贵的当推翡翠。它是一种天然矿石,硬度极高,产量极少。其色彩主要以绿色、红色为主。红色为翡,绿色为翠,故名翡翠。

--------------------------------------------------------

有喜欢的朋友,可以添加小编t163518

▲提供玉石收藏品鉴赏、鉴定、交流和投资等综合服务。

▲【小彩玉石】带您领略不一样的玉石文化,感受中国玉石的特殊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