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编辑部在看啥」全新改版上线啦~本周编辑们为大家推荐的是“纪录片单元”,希望大家能在工作之余,横扫焦虑,做回自己,为心灵留下一方安定之地。


自然类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地球生态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在《无穷之路2—无价之保》里,陈贝儿的五人小组踏上生态修复之路,记录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努力与成果。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


第一站来到“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这是一个4万5千平方公里、海拔近5000米高的无人区,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外来者对藏羚羊的疯狂猎杀,让物种陷入濒危之境,也让草原生态失衡。


在1992年,索南达杰便号召藏民组成自发巡逻队捉拿盗猎者。不幸的是,索南达杰在一次巡山行动中,对着十八个巡逻分子,身中数枪失血过多而亡。如今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是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巡护员们,是索南达杰和藏民们的子孙后代。


3个月的时间里,陈贝儿团队走过“动植物王国”西双版纳,去到 “世外桃源”苍山洱海,经历生态巨变的乡村,被垃圾围城的市镇,最后潜入海底世界,探寻一个个用生命拯救生态守护生灵的故事。祖国广袤土地上的美景和每个地方那一撮人的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都具备震撼人心的力量。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3)


人类在自然面前太过渺小,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又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陈贝儿希望用这部纪录片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具像化呈现。从《无穷之路》到《无价之保》,TVB也在告诉新时代的创作者,“讲好中国故事”并没有那么困难。


历史类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4)

从200000到32,当我们将这组落差巨大的数字放在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的身上,一切便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据了解,在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的十四年间,中国大约有20万,甚至更多女性受尽各种难以想象的折磨和虐待,不得已沦为日军发泄性欲、任意摧残的奴隶。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曾经的幸存者早已经寥寥无几,但这部拍摄于2012年,讲述慰安妇现实生活的纪录片《三十二》,再一次唤醒了人们对这一群体和那段残酷过往的关注。而这个独特的片名,正是当年全国慰安妇受害者的仅存人数。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5)


《三十二》聚焦侵华日军“慰安妇”的受害者韦绍兰老人,以及她中日混血的儿子罗善学。整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矛盾冲突,没有华丽的运镜和特效,也没有夹杂早前战争时期的血腥画面,甚至没有过多的旁白和背景音乐。片子仅仅通过主人公平静、带着浓重口音的自述,以及现实场景的拍摄记录,用一种苍白而质朴手法来还原真实的过去与当下。


影片中没有使用任何煽情的独白,所有的故事都由亲历者本人娓娓道来。噩梦般的遭遇,丈夫的早早离世,还有意外怀孕生下的孩子,完全改变了这个当时年仅24岁的女孩。即便在片子拍摄的2012年,她的生活也依旧艰难。每个月领90块钱的低保,吃着最便宜的白菜,自己的孩子因为“身份特殊”而被歧视,终身没有办法成家。全片没有一点儿凄惨的音乐或旁白,但却让人忍不住落泪,仿佛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悲伤。


然而命运虽然坎坷,韦绍兰老人却始终怀抱着坚韧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她在看似苦难的生活中,仍然能够笑着唱歌,仍然懂得感恩社会。她在片中说出的那句“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以及结尾处的那句“这世界真好”,让人们从中体会到一个经受过如此煎熬的耄耋老人,身体里所蕴含的强大能量与希望。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6)


时至今日,韦绍兰老人已经离开人世,32这个数字也一点点变成12,但是那段曾真切发生过的历史,那些满目疮痍的回忆,永远都会有人记得。


科技类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7)

在现代医学、解剖学尚未出现的时期,古代的法医们是如何破解一个个死亡密码的?而假如现代法医进入古代案发现场,会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检验技术?又会找到哪些新线索?《超时空鉴定》这部纪录片创造性地重构了线性时间轴,带你看现代法医如何重新审视古代奇案。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8)


这部纪录片取材于宋慈晚年所著的法医专著《洗冤录》,它聚焦“望子河边”“微笑男尸”“三个红点”等真实古代奇案,以情景再现的方式,重现中国古代仵作破译死亡密码的过程。而片名中“超时空”的特别之处,在于本片让现代法医“穿越”到古代的案发现场,用现代法医学技术对古代判案方法加以佐证,从而呈现出中国法医学近千年的演变和进步。


相同的创伤,古代的法医和现代科技,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观察方式,这部片子也以此为连接点,实现了古代法医和现代法医的精彩联动。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9)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0)


比如“红色窗花”单元中,为判断死者张顺的死因,县令尹照上演了一出 " 清蒸人尸 ",当尸体温度升高时,将浸泡了酒和醋的宣纸贴在尸体皮肤表面,这样就能使隐藏的伤痕浮现,从而进行判断。而现在的法医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张顺的淋巴结切片,当出现代表着红细胞的小红点时,就可以做出论断:脖子上的索沟是死前形成的。


疑点重重,氛围拉满,在讲述案件的同时,又不乏专业的法医学知识科普,《超时空鉴定》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也看到了现代法医如何梳理思绪,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1)

“强迫症觉得很爽,帮别人解决烦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纪录片《挤痘大师》在B站上线了第一季,站内推广的描述让这部纪录片看起来完全是重口味、猎奇的片子,实际上它出人意料的治愈——治愈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也是心理意义上的。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2)


李医生缝合的手法和技术极其精湛,更难得的是,她温柔风趣、善解人意。虽然片名是挤痘大师,但实际上李医生接诊的病人们,大多数是囊肿或者脂肪瘤。而在片中出现的病人,基本上已经被身上的肿块们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而最初,很多人只是发现身上有一个小肿块,并没有在意它,直到这个小肿块慢慢变大,伴随他们几年甚至几十年。身体的异常让他们看起来像个怪物,不仅生活不便利,也会遭遇异样的眼光。自卑、痛苦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或许这些肿块不至于让他们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但从精神层面来说,去掉这些肿块,毫无疑问是去掉了他们人生的负累。弹幕里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有人在说,为什么不早点治疗、为什么不去医院拍个CT等等。与此同时,也有人在不断解释美国的医疗体系以及费用的问题。其实看完片子能理解这些病人的无奈甚至是窘迫,对他们当中不少人来说,努力工作赚钱活着比去掉身上的肿块来得要紧。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3)


第一季中有一位年轻的病人Amber,她因为打耳洞引发了瘢痕增生,两边的耳垂上都有大块的瘢痕疙瘩。瘢痕疙瘩已经把Amber的耳垂拉扯到变形,并且发痒、伴随剧烈的神经痛。她为此感到畏缩,每天出门都用发带把耳朵整个包起来。其实相比其他人她的情况并不算特别糟糕,但我个人有瘢痕体质,非常理解她的痛苦。瘢痕疙瘩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治愈手段,涂抹的药物、敷贴或者放射疗法的效果都有限。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4)


万幸Amber的瘢痕疙瘩不是在身体躯干表面,而是耳垂上,也就是具备切除的可能性。李医生为Amber制定了手术的方案,尤其考虑到了耳朵对于人面貌的影响,巧妙地做了切除和拼接,最大程度还原了一个正常耳朵的形状。类似她这种手术前后的状态变化,在每一个病人身上都能看到,尤其是术后病人们的笑容,观众也会觉得如释重负,由衷为他们的被治愈感到欣慰。


美食类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5)

这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部微纪录片,节目一共选取了15道,涵盖川、鲁、粤、淮四大经典菜系的特色菜品,包括回锅肉、北京烤鸭、蟹粉狮子头、麻婆豆腐、八宝葫芦鸭、煎饼果子等,将不同地域的饮食差异生动地展现出来。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6)


这部纪录片吸引我点在于,首先,它打破了传统美食纪录片以烹饪画面结合满赋生活哲理的解说的纪录片创作形式,如《舌尖上中国》《风味人间》等,而是富有新意的“让食物自己讲故事”,制作团队通过,真实声音模拟、高速动作拟音、声音元素创意混搭等技术手段,将食物烹饪时的声音,如锅碗瓢盆碰撞声、刀具切割撕扯声、油炸烹煮兹拉声等放大,将听觉与视觉之间的联动发挥到极致,真正做到用声音来“诱惑”味蕾。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7)


此外,除去没有解说外,该片也没有使用配乐,但每集开场及结尾处都有以方言以及街头菜市背景音插入,无形中添加了不少人间烟火气、很能唤起人们的“思乡情”,而每集时长5分钟,也十分适合“下饭”,用耳机看的话,有种在寂静无言中享受美食的“深夜食堂”感,值得观看。


情感类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8)

年轻人总是嘴里吵嚷着“我再也不相信爱情啦”,但又一次次在诸如《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这样的片子中,哭到失声。我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纪录片的高口碑,讲述的是一位89岁的老奶奶和98岁老爷爷,在76年的生活中依旧如年轻情侣般甜蜜,最终却不得不经历痛苦别离的故事。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19)


整部片子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琐碎又甜蜜的日常,两位老人携手走过大半个世纪,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动容了吧。他们总是笑眯眯的,幸福都写在脸上,年近90的老奶奶还能如同小女孩一样跟爷爷撒娇,和爷爷唱歌、跳舞、打雪仗,晚上去厕所嘟囔着让爷爷陪着,爷爷就乖乖地站在那给奶奶唱歌,偶尔他们也会有小口角,比如爷爷坚持要自己挂镜子,虽然他已经搬不动了。


后来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从不再唱歌到没有力气说话,再到连饭也吃不进,整夜的咳嗽。在最后的那段时间里,奶奶开始为爷爷准备好四季的衣服,因为已经没什么能做的了,只有静静地等待。奶奶说只有三个月也已经很好了,但如果可以,她更愿意和爷爷一起走。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0)


再舍不得,那天也还是来了,14岁的冬天奶奶嫁给了大她9岁的爷爷,98岁爷爷也是在一个冬天永远离开了奶奶,但我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爷爷还在等着奶奶,因为真正的爱情就如誓言所说的那样:唯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1)


悬疑类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2)

以前上学的时候,曾在课堂上听过“何袜皮”博士的名字,那个时候,她的名字在我心里≈学术研究,没想到再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腾讯新闻出品的一部犯罪纪录片中。


这部名为《迷案重现》的纪录片选取了曾引起大众强烈关注的罪案与悬而未决的谜案进行分析,章莹颖被害案、英国女孩玛德琳失踪案均包含在内,何袜皮作为案件主理人,在梳理案件过程的同时,也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案件,结合心理学对罪犯的犯罪动机进行剖析,探寻犯罪背后掩藏着的人性欲望。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3)


在章莹颖被害案中,何袜皮通过分析凶手的原生家庭及生活经历,发现童年时期父母的忽视、高中时期同学的疏远让克里斯滕森敏感而自卑,但这些都被他高智商的外壳所掩盖,可到了博士阶段,意识到自己的智力局限的他,无法接受不再完美的自己,面对从天才到平凡的困境,克里斯滕森焦虑、酗酒,引发妻子的不满,婚姻的危机加重他的负担,让他逐渐走上通过性暴力、绑架、幻想连环杀人来满足他对权力和旁人注目的需求。此外,在案件分析的过程中,何袜皮还针对不同凶手的成长、生活经历,结合一系列理论,如“验证性偏差”“寄居蟹人格”和“双向依附”等,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罪犯的行为,并通过对凶手的身体、精神条件的分析以及对当地相关法律的解读,向观众阐释案件判决过程中存在的争议。


相比一些媒体报道夸大其词、断章取义,何袜皮的《迷案重现》《没药花园》等犯罪悬疑推理系列文章大多刻意回避那些猎奇的情节,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平凡人背后的人性之恶,而《迷案重现》这部纪录片,也延续了她一贯的风格,将凶手走上犯罪之路的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进行细致的剖析,不仅从犯罪心理的角度丰富大众对这些案件的认知,还通过罪犯的犯罪动机为每一位观众敲响警钟。


宠物观察纪实类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4)

随着越来越多宠物猫走进中国家庭,如何与猫和平共处,和猫咪一起建立温馨有爱的家,也成为越来越多“铲屎官”关心的问题。9月24日,腾讯视频上线了宠物观察纪实节目中国版《家有恶猫》第二季,爱猫大使萧敬腾联合有着30多年经验的猫咪行为专家Mieshelle、猫咪行为学达人“猫十三”,共同引导养猫家庭走出困境,推广科学养猫。


编辑部写什么(编辑部在看啥)(25)


节目的结构简单明了,每期为观众呈现一个问题家庭,并通过评估问题——改进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来推进故事走向,几乎不设观看门槛,有助于铲屎官们理解、掌握最实用的养猫知识,也有利于有养猫意愿的观众了解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


这些问题家庭都是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碰到的:合租室友、打工人、网红主播……节目选取的问题也都非常现实,例如猫猫在家乱尿、相互打架、攻击主人等等。这些内容能够很快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产生共鸣。

这档纪实类节目最大的意义,除了为一个个失望心碎的“喵星人”家庭,重拾养喵的幸福与美好,也提醒着观众,如果家有恶猫,也不要轻易放弃对它们的爱,也许我们只是爱错了方式。


养猫不是简单的喂饭铲屎,而是要把它们当做家人,在生活空间和情绪陪伴上都给予平等的关爱和付出。


— THE END —


作者 | 影视产业观察编辑部

主编 | 彭侃

排版 | 夕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