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求达“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从西班牙西部小城翁蒂涅恩特“穿越时光”归来后,脑海里总是回响着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在持续两天的摩尔人与基督徒节上,当地居民身着摩尔人、基督徒的各色服装,排成阵列,在雄壮的军乐和两翼群众的欢声笑语中,走过现代化的街道,也走过两个族群曾经厮杀了几个世纪的土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伊比利亚的摩尔人余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伊比利亚的摩尔人余音(伊比利亚的摩尔人余音)

伊比利亚的摩尔人余音

郭求达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从西班牙西部小城翁蒂涅恩特“穿越时光”归来后,脑海里总是回响着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在持续两天的摩尔人与基督徒节上,当地居民身着摩尔人、基督徒的各色服装,排成阵列,在雄壮的军乐和两翼群众的欢声笑语中,走过现代化的街道,也走过两个族群曾经厮杀了几个世纪的土地。

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所在的南欧伊比利亚半岛,有一部错综复杂的民族融合史。其中最特别的一章,就是光复运动。公元7世纪,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大军从北非渡过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所向披靡,很快就占领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土地。而西班牙本土政权则守住北部残存的地盘,积蓄力量,步步为营,展开反击。谁都没有想到,这一仗,一打就是700多年。

这一场漫长的征服与再征服的战争(光复运动在西班牙语中直译即为“再次征服”),其实并不是每天刀光剑影,很多时间都是双方的对峙,而在对峙中,也自然而然地寻求共处。

到1492年西班牙全境被基督教军队收复时,摩尔人的文化和精神,已经深深刻在了太多西班牙人的生命里。当地居民在节日上穿起阿拉伯风格的传统服饰,牵着骆驼走过大街时,你会发现他们有些看起来竟和北非阿拉伯人别无二致——不仅从精神上,从基因血脉上摩尔人和西班牙人也早就彼此相连。那一张张混血特征明显的脸,就是民族融合的象征。

翁蒂涅恩特位于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人口不到4万,狭窄的石头街道和巍峨沧桑的教堂安静地承载了不知多少个世纪的时光,而一年中总有这样一个喧闹的时刻:数十个村庄派出的乐队奏着乐曲、踏着节拍走过市区,身着五花八门华丽服饰的居民迈着整齐的步伐,在漫天飞舞的彩纸、震耳欲聋的音乐和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中重开历史之门——那门里有十字军的战袍、圣骑士的长剑、阿拉伯的弯弓和原住民的火焰,也有热情的舞蹈、绚丽的花车、奔驰的骏马以及吐着信子的蟒蛇,从早到晚,游行队伍源源不断,似乎整个镇子的人都聚集在了这沸腾的现场。

翁蒂涅恩特的新闻官比拉在这场盛大的活动中忙得不可开交,直接把11岁的小女儿艾丽莎扔在了我们的观礼台上。小萝莉上午刚穿着一身天主教服饰参加完巡游,下午就一板一眼地给我们讲起了每一支巡游队伍的历史典故。“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呢?”我问她。“因为从小我妈妈就会给我讲啊。”她回答得波澜不惊。

“巡游的意义,就是守护传统。”翁蒂涅恩特市政府一名官员对我说。老人家和我聊天时,身上还穿着穆斯林的鲜艳条纹长袍。“而这项传统,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之间,要彼此尊重。战争已经过去太久了,我们重新穿起穆斯林和基督徒的传统服饰,并不是要证明谁比谁好,而是为了展示尊重,这是我们在历史中学到的最好一课。”

传统力量本身就值得尊重。2017年是翁蒂涅恩特摩尔人与基督徒节举行155周年。一个半世纪以来,全城范围内每个村庄派出乐队参加演奏比赛,大家自掏腰包制作精致考究的服饰和道具来参加巡游,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对于冷兵器迷和军事迷来说,这场巡游里铺天盖地的刀剑铠甲可能让他们血脉贲张。对于音乐迷来说,几十支乐团大合奏带动全城的震撼场面恐怕是国家级剧院里也难以找到的体验。

在巡游的高潮,有一名戴头巾的穆斯林女性和一名化装成小天使的小女孩一起乘花车现身,夕阳将两人镀成金色。她们一起向两侧的游客和观众们挥着手,象征两种宗教、两种文明的和解与共存。花车在千万目光中缓缓前进,迎着伊比利亚半岛千百年不变的落日,驶向那必将来临的朝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