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会,焦虑这个词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之也伴随着情绪焦虑和不安的情况出现作为正处于读书时代的学生,你可能会焦虑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社会里的职场白领,你可能会焦虑自己的工作收入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就连老年人,也会焦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仿佛我们一直被焦虑这种情绪所困扰着,那么有哪些办法来克服焦虑情绪的产生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走出焦虑心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走出焦虑心态(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

如何走出焦虑心态

在如今的社会,焦虑这个词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随之也伴随着情绪焦虑和不安的情况出现。作为正处于读书时代的学生,你可能会焦虑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社会里的职场白领,你可能会焦虑自己的工作收入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就连老年人,也会焦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仿佛我们一直被焦虑这种情绪所困扰着,那么有哪些办法来克服焦虑情绪的产生呢?

今天为大家提供了几种思维方式,来帮助我们加强内心的自我塑造,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成为一个心智成熟,内心强大的人,不再随意被不良情绪摆布。

有哪些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来应对焦虑的情绪呢?

第一种思维模式叫做深度思考,了解本质。

什么意思呢,指的是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焦虑背后产生的实质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换种说法,就是要让大脑去理性的思考,避免「杏仁核绑架」大脑这样的现象发生,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种:

首先,学会摆脱过度猜想。什么叫做过度的猜想呢?简单的来说,就是避免联想那些我们天性里害怕的东西,比如毒蛇,猛虎野兽等等,自然进化理论告诉我们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远离这些有危险的生物。引申到现阶段,我们不会再随处见到有危险性的物种了,但身体疾病,工作生活中的失败和不幸,都在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恐惧感,一旦我们过度猜想之后,焦虑感便随即产生,它们就像影子一样,无时不刻的捆绑着我们,这也就是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所说的「杏仁核绑架」现象,所以说,想要摆脱天然的恐惧心理,只有冷静下来,理性思考,这样就能大幅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


其次,只关注眼前发生的事情,把思维停留在当下。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不同情境中我们大脑的想法将会决定我们产生什么感觉、会做出哪些行为,比如当你遇到威胁时,大脑杏仁体会利用逃跑或躲避的方法来应对。所以面对焦虑,最关键的做法就是只关注眼下发生的事情。比如当你焦虑学习成绩的时候,你应该关注的是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有问题,而不是去操心你下次又考砸了怎么办;当你焦虑身体健康的生活,应该关注的是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当你迷茫未来的时候,你应该更关注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合适的行业等,而不是去操心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这样只会徒增焦虑情绪。

最后,请学会中立性思考。1981年,心理学家菲利普·肯德尔想要通过研究来证实——抑郁症患者的主观想法能否通过心理干预治疗从而有所改变。通过实验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思考的频率通常多于正常人,但是通过心理治疗后,能开始正面思考的人数并未增加,于是心理学家提出了「非负面思考」的猜想。所谓「非负面思考」指的是真正的心理健康并不是我们传统的观念中的凡事都往好处想的积极心态,而是不会有负面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人都是从中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遇事客观思考,不偏不倚,不超越实际。

第二种思维方式:理性分析,从容应对。

这种思维方式指的是面对焦虑的时候,从容不迫的思考和理智的应对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当遇到令自己焦虑的事情时,请试着给它们重新贴上标签。重新审视一下哪些事情是对自己有影响的,而哪些事情只是自己过于担心,就像标记垃圾邮件一样,遇事的时候先停下来,对可疑的焦虑情绪重贴标签,你将会更加从容。

其次,把遇到的问题当做独立事件来处理。华尔街的金融大亨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曾说过:「不将问题化成某种简单的形式,便无法求得解答。」当你产生负面想法的时候,大脑会联想出你曾经碰到的困难、失败的经验,从而产生「一切都完了」的信号,这可能会引发可怕的连锁反应,让你一整天都很失落和难过。如果学着把它们看作独立事件的话,这些焦虑事件只不过是你生活中很小的一个插曲而已。通过「收窄范围」这个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很多不愉快的小事,不让偶尔的烦心琐事影响到未来的自己。

最后,尝试不同的解决办法,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科研人员希娜·艾恩嘉在她的著作《谁在操纵你的选择》中说过:「喜欢做选择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她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你给小孩一个玩具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毫无兴趣的马上扔开,但如果你同时给他们两个玩具,请他们从中做选择的时候,大概率孩子都会选择其中最满意的那个。这个现象也佐证了我们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喜欢做选择题。

回到如何理智地面对焦虑这个话题上来,如果一直强迫自己去思考最佳的解决办法,只会导致自己越陷越深,因为恐惧和焦虑会缩小我们的眼界和思维,只有多花点时间了解外部的信息和借鉴别人的经验,跳出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在做选择的时候给出有弹性的妥协,才能寻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第三种思维方式,叫做「内观思维,修炼自身」。

这种思维方式的核心在于强化内在沟通系统,学会与自己对话,带着同理心,感恩的心去感受所谓的「宽容是体谅,忍耐是蛰伏」,你人生的高度取决你面对负面事件时候的处理态度。具体你可以参考以下4种做法:

首先,学会衡量自己的情绪程度。试着给自己的情绪分几个等级,比如低中高不同等级,通过比较当下不同的情绪等级的变化告诉自己最糟糕的情绪已经过去。不要去抗拒焦虑情绪,抗拒只会增加我们的不适感,而应该试着去接纳糟糕的情绪,试试深呼吸,感受腹部乃至整个身体都在放松,能帮助我们舒压,避免情绪失控。

其次,重新思考你身上的优势。奥斯卡·王尔德说过:「做你自己,其他人已经有人做了。」意味着无论我们是怎样的个体,都应该去试着从不同的情境中,挖掘出自身的优势,而不是一味的从自身上找缺点,这样只会徒增焦虑感。哪怕身上有缺点,也请微笑着接纳它们,要知道人无完人,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和盲区也是一种自我优势。但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一直放在自身不足的地方时,就很容易忽略了自己的强项。通过了解自己的优势,可以帮助你脱离负面心态,从而更顺利的走出自己的路。

紧接着,学会弹性管理自己的预期。如果制定的预期过高,未达成目标的时候难免会陷入失望和焦虑的煎熬中,所以预防失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许下有弹性的期望,确保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合理可执行的,而且不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当你无法完成自己的目标预期的时候也试着安慰自己,也许全世界也有很多人此刻也正在经历跟你一样的事情,这并不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没必要因此产生负面的情绪。

最后,请带着同理心、慈悲心以及感恩心去面对你的负面情绪。罗曼·罗兰说过:「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灵魂的最美的音乐是慈悲。」有研究发现,心存感激的人通常容易保持积极正面的情绪,比方说愉快、乐观、热诚、幸福感等等。当你能积极地自我心理暗示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能自然而然地往好的方向走。

第四种克服焦虑的思维模式:多向理解,终身成长。

首先,我们用不同思维去理解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嫉妒,羞愧等等,并从中获得成长。这些情绪可能会随时随地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试着换一种思维去理解它们,不用因为这些短暂的糟糕经历而自我否定,要知道,有时候你越是逃避痛苦,人生就越痛苦。

其次,请开始接纳自己的失败和不完美。在日本文化里,他们认为「不完美」散发着美学的光彩。比如传统日本茶道中,茶通常装在有裂缝的杯子里,裂缝朝向宾客,因为他们觉得错误与不完美正好彰显了茶道之美,这些「小瑕疵」让这个杯子有别于其他任何杯子。如果把这种观念延伸到你的生活中,你大可不必嫌弃自己做的有点畸形的手工饼干或者外观不完美的手工艺品,把这些不完美当成你人生里的独特印记。

所以,为了遇见你璀璨的未来故事,去拥抱现在的错误与失败经验吧。我们生活中有太多不完美的人生故事,比如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的第一部作品《气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又比如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金,他的数部作品被翻拍成电影。然而,你知道他的第一部小说曾被出版社拒绝了足足30次吗?终于在经历了艰辛的起步阶段之后,《魔女嘉莉》诞生了。还有著名篮球星迈克尔·乔丹,他在幼年时代就酷爱篮球,但身材矮小,没有教练愿意培养他,也因为缺乏打球技巧而被中学篮球校队剔除,但是他依旧越挫越勇,最后成为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

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这些「有名的失败」,也许大多数人认为成功就是快速崛起、平步青云,甚至还必须有好运伴身,但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就能看到,成功是建立在努力尝试,抓住机会的基础上的。不要把失败的时刻当成是人生的尽头,而是当成一段曲折迂回的路途,或是一小段的慢跑时光,咬紧牙关熬过去后,才能到底成功的彼岸。

※以上便是我对这本书全部的推荐内容,以上内容参考2018年12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社出版的《内在成长》,希望可以去看看原书。

关注@爱阅知识馆,开阔你的眼界,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