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每逢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到墓地祭拜先人,这种活动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2500多年,起初,清明祭祖有着一套复杂的流程,规矩很多,对时间、祭品、参加的人员都有严格的要求,后来由于丧葬礼俗的变化,祭祖越来越简化,现在城市里扫墓大多都是在墓地前摆放一些鲜花,然后鞠躬敬礼就结束了。

而在农村一直还在延续着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礼俗,上坟的时间都会选择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者后十天,嫁出去的女儿一般都不回后家上坟,在祭祖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七种祭品,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样,就会被认为是对祖先的不敬,从而得不到先人的庇护,导致家庭散财气。下面就来说说,上坟必备的七种祭品。

清明节农村上坟有什么讲究(农村俗语清明上坟带七祭)(1)

一、香

到寺庙里烧香拜佛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烧香祈求的是一种美好愿景,而上坟烧香寄托的是思念和崇敬之情,是一种慰藉的心理,从古至今,一直就有祭拜烧香的习俗。因为烧香有“捎信”的谐音,表示活着的人将消息以烧香的形式传递给逝者。

同时也将后人对先人的思念、感恩表达在其中。其实,烧香祭拜是一种尊亲重道的优良传统,在很多传统节日中都会有人烧香。烧香一般是三支,在清除坟墓杂草后,就可以上香了。

清明节农村上坟有什么讲究(农村俗语清明上坟带七祭)(2)

二、纸钱

烧纸钱给先人,确保逝者在阴间有钱花,这是后人对祖宗的敬意,就相当于活着的时候给他们钱一样,纸钱要焚烧后先人们才能领得到,但是在荒郊烧纸钱可能会引发火灾,为了防范于未然,现在都不提倡烧纸了。

其实纸不在于烧多烧少,只要自己有这个心意,先人是可以感受到的,最近这些年我们地方的风俗是把钱纸摆放在坟墓前,然后在用泥土或者小石头压上。

三、酒

在我们国家用酒祭祀祖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从一些出土的酒器中,不难发现古人对酒有着深深的情怀,那么为啥祭祀的时候非得使用酒呢?这是因为酒聚粮食精华于一身,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吃饭都成问题,而酿造一斤酒需要几斤粮食,因此,酒在当时尤为珍贵,把最好、最珍贵的东西敬奉给祖先,这足于体现出后人对祖先的敬重。如今酒已经不是稀罕物,但是使用酒作为祭品,依然是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东西。

清明节农村上坟有什么讲究(农村俗语清明上坟带七祭)(3)

四、水果点心

按照传统,水果应该有五种,因为古时候有“五果三牺”的祭祀方式,当然有的人认为五种比较多,带起来很麻烦,那你也可以带一种或者三种水果,祭祖的祭品一定要是单数,至于要选择哪一种水果,这是没有严格要求的,一般都选当下的节令水果。

在以前祭祖的时候,人们常常使用青团作为祭祀用的点心,因为清明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各种青菜、绿树叶刚刚上市,制作青团的料都比较丰富,现在没有多少人再去做青团了,大多使用蛋糕、饼干等小零食代替。

五、鲜花

现代祭祖使用鲜花祭拜已经是一种潮流了,鲜花寄托着人们的哀思,也是对先人的一种缅怀,但是用那花好呢?在古代人们普遍使用的是白菊花,因为菊花具有清净、素雅、托情之意,用它祭奠亡灵非常应景,一直是大家祭祖时的首先花种。

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祖的礼俗也在发生变化,大家在祭祀时所选用的花就不限定于白菊花了,有选择百合花、栀子花、康乃馨等白色为代表的花,也有黄玫瑰、黄菊花等黄色的花种,还有不拘礼节选用其它颜色的花,可谓是五颜六色,品种多样。

清明节农村上坟有什么讲究(农村俗语清明上坟带七祭)(4)

六、饭菜

祭奠亡灵光有酒是不够的,还要有丰盛的饭菜,古时候祭祀分为“大祭”和“小祭”,大祭需要杀猪、宰牛羊,这是达官贵人家的祭祀,而对于普通老百姓一般都用“小祭”来祭奠,也就是用鸡、鸭、鱼三种食物来敬奉先人,至于主食就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为主。

现代人祭祖大多不按传统的礼俗来做了,一般以主人生前的爱好来决定,逝者在生前喜欢吃那种饭菜,就按他(她)的愿意在家里做好,等到祭祀的时候摆放在坟前,让先人们享用就可以了,但是有一定要注意,无论先人生前喜欢的是什么,饭菜里不应该少肉,因为无肉就谈不上祭祀了。

七、包袱

所谓的“包袱”就是一个纸口袋,竖一尺,宽度一尺五,这是后人为先人盛用具准备的包,里面装有冥币、纸糊的元宝、衣服、裤帽等用品,“包袱”的表面一般会写上逝者的姓名、性别等省份信息,相当于一个“包裹”,不过这种“包裹”要焚烧后先人们才能领收得到。

在现代有的人为了让死去的先人在阴间更好过,奇思妙想,不惜花费钱财,定做了尺寸比较大,用纸糊的小轿车、八抬大轿、高大的骡马敬奉给先人,其实这样做完全是一种形式,只要我们对先人一颗崇敬之心,通过简单的祭祀,同样可以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

清明节农村上坟有什么讲究(农村俗语清明上坟带七祭)(5)

总结

清明扫墓的习俗由来已久,它的意义就是缅怀先人,敬祖孝亲,追根溯源,通过扫墓可以让后人更好的传承孝善之心,同时还能增强家族的凝聚力,而国家是由每个小家组成的,只要家庭和睦友善,团结一心,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也会焕发新机,所以扫墓不光是家庭的事,还是国家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

扫墓既然是一种传统,我认为就应该安装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来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带的七种祭品一件都不能少,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我们对先人们的诚意和孝心,从而才会得到先人更多的庇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