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首诗好写了一个古代的情人节,相亲的场面。翻译如下: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蕳草求吉祥。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溱(zhēn)、洧(wěi):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两条河名。位于今河南新密市境内。

洧水,不是一条澎湃激荡奔流千里的大江大河,她只有40余公里,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然而这样一条河流,却名载史册数千年。加上另一条同样名垂千古的河流“溱水”,两条在流域面积和长度上都看似不起眼的“小河”,却孕育了中华文明灿烂历史文化的根基和源泉。

溱洧水畔有韶华(洧水与洧川有诗有远方)(1)

洧水区位

洧水发源于登封市东南的马领山,流经平陌镇,全长34.9公里,流域面积319平方公里,支流有绥水、溱水、微水、泽河等。《水经注·洧水》云:“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东南过其县南,又东过郑县南,潧(溱)水从西北来注之。” 1992年出版的《密县志·水文卷》记载:“洧水为县(密县)内第一大河,发源于登封马岭山,由大冶、弋湾入县境,经平陌、超化、来集、大隗至曲梁交汇溱水,以下称双洎河入新郑县境。”

溱洧水畔有韶华(洧水与洧川有诗有远方)(2)

洧水日落

如果与中国的诸多大河比,它可能太不起眼,因为它既不雄浑豪迈,也不灵秀通脱;如果和中国的大江大河流域比,它更是微不足道,因为它流经的区域多半在一个县级市。溯源而行,目之所及,和许多地方小河一样,它们染上了重重的现代色,不再是跳动着纯净旋律的自然小河。但走进它们历史的记忆,却发现它们并不是普普通通的河,而是承载着太多太多的历史之不能承受之重,拥有太多太多中国历史上绕不过去的昨天,是中华文明一定程度上的原点。

洧水河是历史之河。它最早现身于商代甲骨文和多部先秦典籍中,孕育出羲皇之乡、黄帝故都、夏启之都、古郑之城。《穆天子传》卷五:“见许男于洧上……夏,庚午,天子饮于洧上。”

洧水是文明之河。迄今,这里已发现一百多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是裴李岗文化、新砦文化诞生地,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之所。

洧水是诗歌之河。《诗经》的源起,《桧风》的悲悯之思、《郑风》的浪漫情歌,曾引来陶渊明、杜甫、韩愈、白居易、程颢、秦观、元好问、李攀龙、袁宏道等无数文人墨客浅吟低唱。

洧水是艺术之河。汉画像的古朴苍劲、魏齐碑的繁复华贵、唐佛雕的细腻圆润、宋三彩的绚丽多姿、超化吹歌的质朴高雅、豫剧之乡的古韵新声皆浸润其中。

洧水是爱情之河。这里有伏羲女娲滚磨成亲之谷、有郑国士女谈情说爱之地,有梁山伯祝英台化蝶羽升之所,这里跳荡着一曲曲凄美动人的爱情颂歌。溱洧河谷可以誉为中国的爱情谷,东方的伊甸园。

洧水进入新郑市之后,称为双洎(ji)河,在双洎河下游有一个地方叫洧川。

汉代称洧阳,隋置洧州,金置宋楼镇,设惠民仓于此。金兴定二年(1218年),以宋楼镇置洧川县。1954年,并入长葛县,称洧川区,1958年,改为洧川公社,1965年,划归尉氏县。

洧川有几道特色的美食。一是洧川传统的锅盔,焖蒸、烘烤而成。外观白亮而泛金黄色,味道香酥松软。二是洧川的豆腐,据说能用麻绳串起来,热豆腐白嫩细软老少皆宜。

洧川古城南门建于明代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南门东西宽7米,进深13.5米,高10米。砖石结构,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特别之处就是内侧城门券顶之上有一棵自然生成历经五百载的古柏树,苍劲挺拔枝繁叶茂。过往之人无不好奇止步仰首以观。

溱洧水畔有韶华(洧水与洧川有诗有远方)(3)

洧川城墙

洧水与洧川,一条小河与一个小镇,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名字,但他们是历史的经历,文明的开端。

原创不易,如果喜欢文章,请顺手点赞或者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