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民间故事刘三姐的故事(壮族明民间故事)(1)

中国民间故事大全:歌仙刘三姐

相传在唐代,广西的一个山村里有一位美丽的壮族姑娘,名叫刘三姐。她幼年时就失去了父母,和哥哥刘二相依为命。刘三姐有一副好嗓子,她唱起山歌来,谁都比不过她。

当地财主莫怀仁见刘三姐不仅歌唱得好听,而直人也长得漂亮,就想娶她做妾,结果被刘三姐狠狠地拒绝了。莫怀仁为此对刘三姐怀恨征心,就花重金请了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没想到,三个秀才被刘三姐戏弄得丑态百出,大败而回。这下,莫怀仁更生气了。他发誓要把刘三姐置于死地。为了免遭莫怀仁的毒手,刘三姐和哥哥刘二逃到了柳州,在小龙洋村边住了下来。

刘二怕妹妹唱歌再惹来麻烦,就想万设法阻止她唱歌。有一天,他从河边捡回一块石头,递给刘三姐说:“如果你能用手帕从石头中间穿过去,你就可以继续唱歌。否则,你就再也不要唱歌了。”刘三姐看着那块又圆又厚的石头,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在这时,天上的七仙女施展法术,帮刘三姐把石头穿了一个洞,刘三姐用手帕去穿石头,一下子就穿过去了!从此,刘三姐的歌声又开始在山间飘荡了。

后来,莫怀仁知道了刘三姐的下落,便带了官府的官兵来抓刘三姐。为了救刘三姐,村民们都拿着锄头、棍棒与官兵搏斗。刘三姐不想连累乡亲们,就纵身跳进了小龙潭中。这时,突然狂风大作,一条大鲤鱼从小龙潭里跃出,背着刘三姐飞上了天。刘三姐被带到了天宫,变成了歌仙。

刘三姐介绍

身世

关于刘三姐原型身世,说法颇多。据广西罗城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618年出生在天河县(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社区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村刘姓的族谱中还有记载。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山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城县城城西北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三姐歌殿”游人常在那里对歌,故有东门(罗城县城驻地)四把好玩好耍一说,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1958年《刘三姐彩调剧》创作组经过深入民间采风,认定刘三姐是罗城人。[1]

最早创作演唱彩调剧《刘三姐》的都是罗城人,那是在1936年,罗城的〈抗日救国文工团〉首次创作演出了 该剧,到1958年,广西的文学艺术家(其中包括罗城的仫佬族文学家包玉堂)。

刘三姐的故乡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罗城有‘三姐望乡’和‘秀才看榜’两块天然的大石,这足以证明刘三姐的故乡在罗城。”

从罗城县城往怀群镇方向走20多公里的乡间公路,就可以看到这两块大石头。据了解,这两块位于怀群镇剑江村的大石头自古以来就竖着的,因其形象性,被当地人起名为“三姐望乡”和“秀山看榜”。两块大石所在的两座山相对而立,大概只有200米的距离,“三姐”与“秀才”遥遥相望。 “三姐望乡”可以清淅地看出是一个女孩戴着壮族的头饰,背着一个背蒌,微微抬起头,透过层层叠叠的青山,遥望着碧绿的稻田、潺潺的小溪、翠绿的修竹……与之相对的一座山上,一座山峰似乎被劈掉形成一块天然的崖壁,一块大石立在一旁。从山脚下抬头望,仿佛一位秀才站在山头,翘首抬望,似乎在仔细的查阅自己是否“榜上有名”,秀才帽子上丝带被山风吹得飘然而起。 由此可以断定刘三姐的故乡就在罗城

据了解,刘三姐的故事发生在“那莫圩”,剧中对人物的进行较大的修改。莫老爷是壮族开明的领袖,被人们尊称为“莫都佬”;他的儿子莫海仁是一个纨绔子弟,作恶多端,为害一方,多次加害刘三姐,最后莫都佬与其断绝父子关系;阿牛哥是一个孤儿,被莫府的教书先生所收养,改名为“张伟望”,他发奋读书,成为壮族第一位秀才;神秘人物冯子安是故事发展的一个关键,他表面上的身份是一位“游访学士”,实际上他是一名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最后他把刘三姐的事迹禀报给皇帝,皇帝下圣旨封刘三姐为“歌仙”,并为刘三姐建了一座牌坊。

传说她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广西(中国南部)壮族人,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是个优秀的民歌手。她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

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长的也非常漂亮,天生丽质又聪明,什么活都不用学,一看就会。在三妹17岁这年在对歌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位青年,这位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一个唱歌能手,在对歌当中,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爱慕,于是就私定了终身。可是好景不长,村里的一个恶霸,对三妹垂涎多时,见三妹与小伙子情投意合,大发雷霆,决意把三妹抢到手。一天晚上,月光皎洁,三妹正和小伙子坐在柳河边的岩石上看月亮,倾诉衷肠。忽然火把晃动,人声鼎沸,原来是恶霸抢人来了,三妹和小伙子望望无路可走的山,又望望柳河。两人决定要生在一起,死在一道,不求今生,只求来世,于是手拉着手双双跳进柳河那滚滚的波涛里。

人们怀念这个民间的音乐家,民间歌手,因而每年三月三这天会到柳河边上赛歌,悼念“刘三姐”。

歌谣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3。 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