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第24课为《飞夺泸定桥》,这是此文第一次被选入教材中,泸定桥之名也因此为普罗大众所熟知,在数代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泸定桥又有“中国红色第一桥”之称。
原 文
泸定桥位于今天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是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始建于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于次年建成使用,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而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当地吐司叛乱 )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山河”。泸定桥开始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因此而得名。
泸定桥初建之时,此地隶属于打箭炉厅的沈边长官司管辖,沈边第十二任土司余明奇曾组织人力物力参与泸定桥的修筑,直至1912年因桥得名,设置了泸定县。
1935年5月29日,全军的前卫团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经一昼夜240华里急行军抵达泸定桥,挑选22名勇士上演飞夺泸定桥的大戏,为全军打开了北上的道路,由此泸定桥在长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彭加伦,据此写下了《飞夺泸定桥》一文以为记叙,并被收录在1937年2月于延安编成、1942年正式出版的《红军长征记》中。
毛主席在其诗作《七律·长征》中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的诗句,可见此事是何等的惊险,此战是何等的重要。
195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20周年,人民出版社以《红军长征记》为主体编辑出版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飞夺泸定桥”一文为广大读者所知。
1964年9月,空政文工团以中国民族艺术团的对外名义出访蒙古、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缅甸六国,进行交流演出。演出节目中就包括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审查通过的舞蹈《飞夺泸定桥》。由此,“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以艺术的方式在国际上得以传播。
1965年8月6日,飞夺泸定桥一线指挥者,曾是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在《解放军日报》上撰文,记叙了“飞夺泸定桥”的战斗经过。之后随着相关文艺美术作品的出现,再有毛主席诗词的加持,“飞夺泸定桥”渐为世人所熟知。
1985年5月,中共甘孜州委、州政府、军分区在泸定隆重举行红军飞夺泸定桥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和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奠基仪式,邓小平为纪念碑题写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碑名。开国元帅聂荣臻撰写了碑文,高度肯定了“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2005年5月29日,飞夺泸定桥70周年纪念日这天,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开馆。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当年的革命战斗精神,也是今日泸定县抗震救灾中所具有的战斗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