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邓尤东简介(97年邓公逝世尤太忠吐露)(1)

图|邓小平和尤太忠

1997年2月19日,邓公逝世。

伟人离世,消息一经传出就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当在医院的尤太忠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悲痛,他顾不得自己的身体,当即要求出院,坚持要求送老首长最后一程。

伫立在邓公遗体前,尤太忠红了眼眶,他久久凝视着邓公慈祥的面容,思绪不禁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年代......

“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

邓小平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时,尤太忠曾是他手下的一名旅长,他们之间的战友情谊,便是从那时开始的。

1942年9月的一天,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来到山西省阳城县卵寨村,向尤太忠所在的三八六旅十七团全体官兵传达延安整风精神。

第二天,天蒙蒙亮,四周便响起了阵阵枪炮声,原来村子早已被日伪军围住了,就在这时,团长尤太忠急忙赶往邓小平所住之处,在看到邓小平后,尤太忠十分着急地说道:“邓政委,请跟我来,我先把你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邓小平拒绝道:“团长同志,你的任务是指挥部队把敌人打垮,而不是保护我个人的安全。”

面对邓小平的临危不惧,尤太忠并未有所松懈,尤太忠大声命令道身边的民运干事道:“快,赶快保护邓政委转移!”

说完,尤太忠便带领部队与敌人展开激战,可即便有尤太忠的命令,邓小平依旧没有离开,他带着民运干事隐蔽在了一棵大树下面,冷静地观察并分析着四周的战况。

待几分钟后,八路军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敌人的包围圈被突破后,邓小平才上马转移至安全的地方。

邓尤东简介(97年邓公逝世尤太忠吐露)(2)

图|邓小平

此次遭遇战,邓小平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给尤太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47年,根据党中央指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带着两个参谋和几名警卫员,一口气行了十几华里,来到了离汝河不远的六纵指挥所,彼时,天色已晚。

来不及休息,刘邓首长便给各旅布置了作战任务:十八旅旅长肖永银率旅攻下河对岸大、小雷岗,杀出一条路,带领部队冲出重围;十六旅旅长尤太忠带领部队上来接防,固守大、小雷岗及桥头堡,抗击敌人,掩护大军顺利渡河。

第二天清晨,尤太忠所率领的十六旅主力接替完成十八旅扼守大小雷岗保护浮桥,只为掩护所有部队顺利过河,彼时,等待十六旅旅长尤太忠的是一场激烈无比的硬战。

次日凌晨,尤太忠把部队带上来,但全部兵力不足7个营,而敌人却是一个军,这让尤太忠顿感肩头上的责任十分重大:此战掩护的是向南进军的统帅部,最敬爱的刘邓首长就在身边,此战的成败,不仅关系着意义重大的战略进攻,还关系到下一步的具体行动。

为了保证此战的胜利,尤太忠眉头紧锁,观察着地图,根据地形判断,尤太忠断定敌人会先取小雷岗,若是小雷岗被敌人拿下,那就意味着解放军会失去依托,很难守住桥头,部队难以顺利过河。

邓尤东简介(97年邓公逝世尤太忠吐露)(3)

图|尤太忠

为此,尤太忠下令在河堤上安置了侧射火力,以备敌人进攻村子时从侧背打它,并命小雷岗的部队加速储蓄弹药,抢修工事。

为确保万无一失,尤太忠还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他命旅政委张国传与自己分开指挥,以确保旅部有指挥者。

在清晨5时许,刘邓首长来到旅指挥所,尤太忠看到后,话语中充满了担心与不安:“首长,这距敌仅有一两公里地,是激战中心,你们怎么来了?”

刘伯承并未回答,只是说了一句:“小雷岗无论如何也必须守住!”

尤太忠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发炮弹呼啸而至,一面墙倒了,尤太忠见状连忙喊道:“快,扶首长进指挥所。”

进入指挥所后,尤太忠依旧不放心,说道:“首长,你们快离开这里吧!”

刘伯承嘱咐道:

“敌我力量悬殊,你们担子很重。一定要坚持到晚上,等所有部队通过。”

尤太忠一脸肃穆的点了点头,这时,邓小平又嘱咐道:“部队全部过后,把浮桥拆掉。”

“是,首长,这里不安全。”尤太忠再次点了点头,他希望刘邓首长可以赶快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刘邓首长离开时,刘伯承又回过头问道:“尤太忠,会合地点记住了吗?彭店!你一定要记住啊!”

“记住了!”尤太忠回答道。

刘伯承、邓小平闻言,这才放心离开,而这临别前的匆匆嘱咐,始终温暖着尤太忠的心。

邓尤东简介(97年邓公逝世尤太忠吐露)(4)

图|刘伯承与邓小平

汝河之战最终在尤太忠的带领下,取得了胜利,当天下午四时许,刘邓大军全部顺利且安全的渡过了汝河。

在这场战役中 ,尤太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太忠的表现更是给邓小平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几次提起尤太忠时,邓小平都赞不绝口道:“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

多年后回忆起这场战斗,尤太忠曾无比伤感的说道:

“那天,困难得很啊!牺牲的人,毯子一卷,就埋了......”

“您永远是我的老政委!”

随着在多次战斗中深入的接触与交流,邓小平与尤太忠结下了极为深厚的情谊。

在部队转战至河南时,尤太忠看着那熟悉的故土,浓浓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可战事紧急,他无法回家看望一下母亲。

然而在不久后的一天,邓小平主动把尤太忠叫到自己身旁,询问了他的过往。

当得知尤太忠不满13岁便离开母亲、离开家乡,之后再也没回过家乡后,邓小平轻叹一声,又询问了尤太忠老家的情况,当得知尤太忠老母亲还在家中苦苦等着儿子时,邓小平当即说道:“这次部队路过你家乡,你挑个时间回去看看你母亲,你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出发前去找李达参谋长拿十块银元,就说是我批准的。”

尤太忠闻言,激动地热泪盈眶,他哽咽道:“谢谢政委!谢谢!”

很快,尤太忠便回到了家中,在看到自己的母亲后,他一下子跪在地上,痛哭着喊道:“妈!”

母亲闻言,流下了眼泪,就这样,母子俩失声痛哭抱在了一起。

对于这短暂的相聚时光,尤太忠和他的母亲格外珍惜,在吃过饭后,尤太忠拿出那10块银元,交给母亲,在一番叮咛过后,尤太忠又匆匆告别母亲,回到了队伍之中。

邓尤东简介(97年邓公逝世尤太忠吐露)(5)

图|尤太忠

这份恩情,尤太忠始终牢记于心,这也让他对邓小平更增添了几分敬重。

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太忠更是时时刻刻关怀着邓小平。

1974年,在毛主席的授意下,邓小平从江西回到了北京,当尤太忠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天就同苏振华、李达一同前往探望邓小平。

在见到邓小平后,尤太忠恭恭敬敬的敬了一个军礼,还像战争年代那样。

邓小平看到尤太忠后,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走上前,紧握住尤太忠的手问道:“你怎么敢来?”

尤太忠坚定地回答道:“您永远是我的老政委!”

随即邓小平招呼众人坐下,开始了亲切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邓小平拿出烟,递给他们,尤太忠注意到老政委抽的烟十分不好,这让尤太忠难过极了。

在谈话结束后,尤太忠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来到了京西宾馆,在小卖部找到当经理的老部下:“有没有好烟?”

老部下虽十分疑惑,但并没有询问原因,只是回答道:“有,中华!”

“快给我来几条!”

这句话让老部队顿感一惊,要知道当时的中华烟是十分紧张的高档货,购买时需要凭票购买或者按级别购买。

老部下问道:“你买这么好的烟给谁抽啊!”

“送人!”

拿到烟后,尤太忠立即返回邓小平家中。

当邓小平看到尤太忠又来了后,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尤太忠没有说话,只是把烟递了过去,邓小平看到后,笑着看了看尤太忠,随即把烟拆开,抽出一支,点燃深吸一口,无比满足的说道:“好多年没有抽过这么好的烟了!”

邓尤东简介(97年邓公逝世尤太忠吐露)(6)

图|邓小平与尤太忠握手

烟雾缭绕间,尤太忠的眼眶不自觉湿润了,过足了第一口烟瘾的邓小平 ,怀着感激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老部下,一如当年望着汝河激战中的将军一般。

在此后的岁月里,邓小平和尤太忠虽然不常常见面,但他们依旧时刻关怀着对方......

“邓小平去世是三级战备”

1996年年底,邓小平因身体不适被送进了三〇一医院,可那时令人没想到的是,自那之后,邓公再也没能回到自己家中。

1997年2月19日晚9时8分,邓小平与世长辞。

邓公的离世,令在场的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当这一消息传到正在住院的尤太忠耳中时,他沉默良久,还是忍不住泪水,哽咽道:“邓小平去世,是一件大事,我要求出院。”

在尤太忠的坚持下,他出了院,来到三〇一医院,向早已安眠的老首长、老战友邓小平作最后告别。

在邓小平逝世后的第四天,尤太忠在接受采访时,曾轻叹一声吐露道:“毛主席去世是一级战备,邓小平去世是三级战备。”

邓尤东简介(97年邓公逝世尤太忠吐露)(7)

图|尤太忠晚年

自邓公逝世后,每每提及邓公,尤太忠脸上总是会流露出难过的神色,话语间更是充满了无限哀伤。

1998年7月24日,在邓小平逝世一年多后,尤太忠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或许在另一个世界再次见到邓公时,尤太忠依旧会像24年前那样,恭恭敬敬地向邓公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再说上一句:“您永远是我的老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