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很多同学大学毕业后选择考研究生,我想一个原因是想提高自己的学历,另一个原因是找工作竞争压力大,提高学历以后找工作会变得稍微容易一点还有一个原因是研究生毕业以后工资待遇会高一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家庭困难还要不要考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家庭困难还要不要考研(34父母不让我考研)

家庭困难还要不要考研

目前,有很多同学大学毕业后选择考研究生,我想一个原因是想提高自己的学历,另一个原因是找工作竞争压力大,提高学历以后找工作会变得稍微容易一点。还有一个原因是研究生毕业以后工资待遇会高一些。

可是社会上对于考研或不考研,我们可以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自己想考,父母也同意考;第二种,自己想考,父母不同意考;第三种,自己不想考,父母同意考;第四种,自己不想考,父母也不同意考。

以上对于考研持否定态度的人,我想写此文劝一劝。对于自己想考研的同学,尤其是父母不同意的,我想对你说句话,那就是: 考研,原生家庭不应该成为你的阻碍。

图来自网络

我认为大学生毕业以后要考研,也可以工一两年以后考。理由如下: 第一,考上研究生后,你的人脉圈子变了。一般来说,高学历的人才在社会上还是吃得香些。第二,考上研究生后,你的社会地位也会提高。第三,考上研究生以后,你的经济能力也会提高。第四,考上研究生以后,对你孩子的未来也会更好。

上面是我想到的考研理由。当我跟先生谈起这事的时候,对于读书他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读多少书就像在你的面前敞开了多少扇门。假设总共有100扇门,你高中毕业,那么有30扇门可以向你敞开;专科毕业,那么有50扇门可以向你敞开;本科毕业,那么有70扇门可以向你敞开;硕士研究生毕业有90扇门可以向你敞开;博士研究生毕业,就有100扇门可以向你敞开。学历文凭就是你进门的钥匙。你拿到进门的钥匙以后,你就可以到房间里去寻找宝贝。你的学历越高,你可以进的门越多,你找到的宝贝也就越多。

以上先生的比喻可能并不完全确切,但是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 一般来说,书读得越多,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也越多。

既然要多读书,我们不能满足于本科毕业,那么怎样才能考上研究生呢?从时间上讲有两种安排。第一种,你最多可以专心考三年,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不工作,只认真应对研究生考试。第二种,考了三年,如果还考不上,你就必须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考试,努力提高成绩或者有意想不到的机会。

我有一位同事,我们称他为“八届”。我这位同事考研开始的一两年,非常努力,但是因为英语的原因而考不过。后面几年他也总是去考,在专业那一块就不要花很多时间了,只是花点时间在英语方面。

有一年他还是报考了,这次,机会终于来了。碰上英语考研考试改革,这一次考试加了听力,但是听力成绩又不计入英语的总成绩,只是考一考。由于增加了听力,英语这科考试时间多了30分钟,考生们都不去做听力题,把多余的时间都用在其他题目上,结果这一年,在英语这一科上,考生们都得到了实惠。

我的这位同事英语也过了,因此考上了研究生。他边工作边考试,考了8年,最后考上了。边工作边考试,就算考不上,也可以提高自己,少了很多生存压力。

从方法上讲也有两种。第一种,尽量考同一所学校,如果第一年考不上,第二年接着考,或者第三年还是考同一所学校,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你熟悉考试的内容了。如果经常换学校的话,就不利于考试,因为你不熟悉考试内容而使考试失败。当然,如果你换一所比较容易考的,那还可以。第二种,在复习迎考前要找到所报考学校近三年的考研复习资料,或者去报考学校蹭蹭课。

还有同学会问,好不容易考上了,但考上的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或专业,要不要去读?我觉得如果考上的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但专业还是自己想要读的,那就去读。如果考上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要读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不读,第二年再去考自己想要的专业,如果条件不允许,那就去读吧,读了总比不读好,好歹提高了文凭,现在找的工作很多是专业不对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