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在春晚的舞台上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给大家介绍一下80年代的商业演出。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能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商业演出也是一样。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国内所有的一切都在“野蛮生长”,野蛮生长虽然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但同时也象征着无序以及混乱。
20世纪80年代,虽然因为电视的普及,使得中国艺人们第一次有了可以商演挣外快的机会,但是也因为当时商演市场管理的不规范,艺人们去商演也经常莫名其妙的被坑。
哦,对了,当时还没有商演这个词儿,当时商演叫“走穴”。
走穴,最开始指的是旧社会江湖艺人来回游走、身无定所的演出,后来在商演市场不规范的80年代被用来形容体制内艺人瞒着单位出来演出表演,挣外快。
80年代的刘晓庆
不过绝大多数时候,艺人的单位都是知道的,有些外出表演的艺人还要给单位交钱。
不过有一句说一句,“走穴”真的比单位死工资挣得多。
20世纪80年代国内著名女明星刘晓庆曾经在自传里说过,当年她拍摄《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抽空还出去“走穴”,4天演了24场,每场50,她一下子就挣了1200块钱。
而当时,刘晓庆一个月工资才50块钱。
但是,这是顺利的,马季就曾经遇到过“黑中介”介绍的商演,被坑惨了。
当时马季通过春晚舞台,成为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员,名气比今天郭德纲还要大;有一次马季接到一个地级市的演出邀约,说是给当地退休老人慰问演出,因为是公益性质的,所以只管接送和吃住,没有其他收入。
马季和赵炎到了目的地才发现被骗了,自己几个人被一群彪形大汉围着,有一个穿西装夹着公文包的人嬉皮笑脸地过来,告诉马季,其实这不是什么义演,而是正儿八经的商业演出,而且票都已经卖完了,要是马季等人表现得好,考虑分他们50、100什么的,要是表演不卖力气,分文没有。
80年代的县城
说完还要马季、赵炎等人赶紧收拾一下,等会下午就演出,今天一共要演出三场,明天四场,还有另一个城市要去呢。
马季很生气,就质问他们,既然是商演,那么介绍信他们是怎么开出来的?
穿西装的嘻嘻一笑,说不开介绍信,不说义演,你们能来吗?
马季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上当了,遇到“黑中介”,先给团里说义演,然后背地里安排卖票,等他们到了就往死里压榨,两天要跑两个地方,还要演七场,这是要把马季当牲口使唤。
看到这儿,有朋友可能要问了,马季和赵炎不愿意,可以报警,可以拒绝演出啊。
但是那可是20世纪80年代,又是县城,当时国内县城普遍情况是离开县委县政府办公路,全县都找不出超过10部电话,马季和赵炎就是想报警都没地儿报警。
更何况,80年代介绍信不是谁都能开的,能开出介绍信,至少说明这帮人是当地的“坐地虎”,马季和赵炎要是真拒演,他们是真敢把马季等人暴揍一顿。
按照马季老师回忆录里的说法,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后,为了不吃眼前亏,他和赵炎等人决定演完离开当地再说。
谁知道这“黑中介”安排的住处也是当地一个很差的小旅馆,房间里的脸盆里还有尿。伙食也特别差,一人只给一盆面,说是面,其实就是面糊糊。
80年代的姜昆
看到马季等人脸色不好看,这个“黑中介”还安慰马季,你们就知足吧,知道你们是接谁的班吗?你们之前是姜昆。而且姜昆他们是一天演七场,比你们多演出一倍。
现在我们看马季老师回忆录这一段,是当一个笑话看,但是仔细想一想,要是我们自己落到马季老师这个地步,都多害怕?
前面提到的刘晓庆也在回忆录里说,她也不是所有“走穴”都赚钱,也有说好多少钱,结账的时候打五折甚至打三折的情况,而且对方还摆出就这么多,爱要不要,看着办的架势。
当然,不管怎么说,当时“走穴”确实让艺人们挣到了钱,即使前面说的马季与赵炎、姜昆被骗演出的情况,一般来说,“黑中介”也不会真的一毛不拔,还是会按照一天100给,而当时马季与姜昆一个月工资也就百十来块钱,两天挣了一个月工资,其实也算不错了。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马季和姜昆80年代商演遭遇“黑中介”这种事情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