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南飞风景照(绘潇湘衡阳篇大雁向往的地方)(1)

“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半空发积雪,万万玉花凝。”

南宋文学家姜夔潇洒不羁,一生游历四方,忆昔游,他写下十四首《昔游诗》,其中两首给了衡阳。

朱陵宫建于北宋,地处衡山紫盖峰水帘洞前。姜夔所说的“半空发积雪”,就是遥望瀑布挂前川了。登上祝融峰,姜夔看到的云如潮汐般壮阔,又写下:“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

如果你也像姜夔一样来过衡阳,你也肯定会把衡阳作为人生游记的重要篇章。

雁到衡阳不南飞,客到南岳不思归。给衡阳“代言”时,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多次提到了这句广为流传的话。

“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如期而至的衡阳雁是文人骚客笔下寄情的信物,但毕竟是一种自然现象。客到衡阳不思归,则是衡阳本身的魅力。

衡山苍莽,风物熙然。岁月给了这片依山傍水、天人合一之地更多样的面貌,更厚重的精神。从古至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波澜壮阔,实属传奇。

“衡阳有三座‘名山’。自然高山南岳衡山,思想高山王船山,革命宝山水口山。”秦国文说。

《水经注》有记载:“衡山南有祝融冢。”祝融峰是中国民间唯一自发祭祀火神的地方。南岳朝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之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对光明的追求。“天明地德,光照四海。”火文化赋予衡阳与众不同的气质和不竭动力,更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精神图腾。

论自然风光,衡山令无数文人墨客折腰叹服。登上祝融,偶遇杜甫,他的《望岳三首》,其中一首便属于南岳。下衡山到朱陵宫,朱熹留下“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风”。

除了衡山,衡阳还有知名的“船山”。王夫之,湖广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人,人称“船山先生”。这位被称为“东方的黑格尔”“东方的费尔巴哈”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将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风骨气节更为衡阳人津津乐道。如今,船山先生当年的气节与血性依旧在衡阳人的骨子里激荡。

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1922年11月27日,在水口山铅锌矿东侧的康家戏台,中国工运历史自此多了波澜壮阔的一笔。这座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老戏台,聚集了3000多名反抗压迫的矿工,他们手举三角旗,上面写着“劳工神圣”“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这一天,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12月5日,矿工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大罢工,经过23天的顽强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历史这样定义这场大罢工:将湘区工运推向最高潮,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水口山,不再只是作为人类探索自然宝藏的实践,更成为人民反抗压迫、追求真理的注脚。

英雄辈出,灿若星辰。风云激荡,征途如虹。这些赫赫传奇,让人在饱览壮丽山河之余,遐想联翩,在物是人非的景物里,感恩现世之安详,感叹历史之壮阔。古今的交错,思想的神遇,走在衡阳,似乎很容易被某个惊鸿一瞥般的联想击中。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文化的越是世界的”。秦国文说。

如何为文化旅游“赋魂”?答案或许就在根植衡阳人内心的三座“名山”里。

去年,我国首辆火星车名称揭晓,“祝融号”脱颖而出,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中国航天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就在不久前,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在衡山最高峰祝融峰举行。火的符号,永远激励后人筚路蓝缕、勇往直前。

为纪念王船山而建立的船山书院,除了弘扬船山精神,自开馆以来举办了五十余场讲座,人们一次次为现代议题、社会发展而会聚。2021年,新建成的水口工人运动纪念馆开馆,日均接待游客达5000余人次,现已成为省内红色文化新地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现在的衡阳,正在进一步擦亮三座“名山”的品牌,加快“一核一圈一廊一体”文旅体系建设,打造人性化、数字化的旅游服务平台,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大雁向往之城,正走向世界。

大雁捎来一封信

那是一座城与世界的约定

星空云海书院

擦肩而过的笑脸

来,赴一场客不思归的约会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