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从远方看到一个消极的人上前关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从远方看到一个消极的人上前关心(有些事儿是秃子头上的虱子)

从远方看到一个消极的人上前关心

文章来自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今天大号的文章《一线记者远嫁西部被家暴与青岛贫困户家中茅台酒瓶》,有些话没有说。

没说的搁在小号说,因为小号有个好处,没有留言功能,这是单方面的。我说什么,你听什么,你反对,你也没地儿反对。

正因为如此,我反而可以更少的顾及,部分特别喜欢听实话的读者也能稍微尽兴一些。

我理解什么叫政治正确,比如我们所有人都热衷公平,不愿意接受城乡差异,接受地区间差异的存在。

这是很先进的思想,但这并不是现状,也不是你决策的理由。

就像你看好一只股票,你觉得20年后会很好,我也觉得。但20年后会很好和当下买进还是卖出的决策,是无关的。

地区间无差异,城乡间无差异,这句话是对的,对谁而言是对的?对我而言是对的。

如果我单身,想去哪儿生活去哪儿生活,别说去草原上,去圣赫那拉岛上,与世隔绝,被流放了都不要紧。

因为我有两个基本条件,符合我有什么,我要什么的那句经典提问。

1、我的收入不依赖于平台,和现实的协作程度很低。

投资人有很多种,如果是天使投资人,如果是PE/VC,是没法离开大城市的。因为你要考察你投的公司,你要不断地参加各种产品,创业的宣讲会。飞来飞去才是你的本职工作。

如果你是中长线交易者,你是趋势交易者,你也没法离开大城市。因为你要待在消息密集的地方,和大家交流,互通有无。

但如果你是一个高频交易者,理论上讲,只要你乐意,你把自己关进牢房里都无所谓,只要通网络,啥都不影响你。

所以我才说,可以去圣赫那拉岛,食物,水,家庭影院,你想要什么,从外界往里面运好了。

你不用工作呀,你本来就不用;你不用和外界交流,你可以不交流。有网络你就有钱,有钱,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运。

2、我的岁数不年轻了,或者说我足够老了,再过五年我的孩子就要上大学了。

人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才有可能做随意的选择。

如果你未婚,跑到一个教育不好的地方生孩子,你孩子将来怎么读书?

如果你还年轻,跑到一个就业不好的地方生活,你自己怎么就业?

想过没有?

这些对我都不是问题,我不需要考虑就业,不需要考虑孩子读书了,再过五年,我孩子愿意跟哪儿读书跟哪儿读书,我只要自己乐意,去无人区生活都随便我自己。

当然,前提是配偶同意。

现实的生活有很多现实中的问题,现实的问题你不面对,它还是存在在那里,不离不弃。

就像我和我太太曾经发生过一段对话。

我指着某个很郊区的地段,说这里还允许新建排屋,市区里早就禁止别墅用地了。

在这片区域,可以买到那种设计的非常新式,花园超级大超级大的产品。我想搬过去,打造一个世外桃源。

我太太反对,很明确的告诉我,这个地段几乎不可能涨。在这里买套房子跟打水漂没有区别,理智一点你就该知道,买房第一要素是地段,哪怕花园小一些。十年后你就会发现,一涨一跌,两个价格会拉的甚远。

我告诉她,涨还是跌我不care,就像买辆车,落地七折,每年折价一成,我愿意。

她说,如果你想乱投资,那是你的事儿,但如果要搬过去,那你自己一个人住过去吧,你喜欢干嘛都可以,但我肯定不会跟你住过去。因为她需要地段,需要配套,需要店,需要朋友圈,......

所以我最后还是放弃了。

回到大多数人的视角。

小明和小白是同学。

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十年后,小明的房子涨了1千万,小白的呢,涨了20万,小明所在的公司上市了,期权又拿了1千万,小白的公司办不下去,关门了。

谁告诉你地域间无差异?谁告诉你城乡间无差异?

那只是我们希望,并不是当下的选项。

你想一想我那个故事,我不需要公司,不需要就业,我也不在乎这套房子是能涨上天,还是跌到砖头瓦片。我统统无所谓。

即便如此,so tama what?我获得了绝对的选择权么?并没有。

如果这些强势的前置条件都不具备,那等待你的,将是更多糟心的事儿!

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没有好医院看病怎么办,自己买的房子从来不涨,特别闹心,十年过去了,怎么谁谁谁混得都比我好,回头孩子大了,我可咋给孩子付首付呀,......

生活中除了鸡毛,还是鸡毛,一地鸡毛。

等那时候你回头看,年轻的时候懂了那么多大道理,可怎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

因为你选择性的只看那些大道理,只听那些让你听起来顺耳的大道理。

那些听了顺耳的,就像股市里安慰人的话,舒服,但它不构成决策依据呀。文章来自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