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实际gdp对比(中日建交50年我国GDP从日本的1)(1)

今年是2022年,50年前的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中日这两个东亚强国拥有着无数的恩怨情仇的,邻居、对手、 朋友,在50年前终于关系正常了。

可是大家知道吗,50年来中日之间的经济此消彼长,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72年中日刚刚建交之时,虽然我们是个拥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土地面积更是日本的几十倍之多,可是在经济上我们确实比日本当年弱很多。1972年的中国GDP总量大概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可是这还不是中日之间差距最大的时候,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是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之时。

中日实际gdp对比(中日建交50年我国GDP从日本的1)(2)

日本经济最发达的时候达到了什么状态?日本的人均GDP已经高于美国了,今天日本的人均GDP大概是4万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大概是64000、65000美元,日本大概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左右。可是大家知道吗,早在几十年前日本曾经真的一度人均GDP超过了美国,当年日本东京的物价堪称全球最高,在日本东京的麦当劳买一个汉堡包在美国纽约能买两个,所以日本经济当年疯狂到什么状态,日本人叫嚣着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那个时候日本老百姓也经常做跨国旅游,其他国家真是像今天盼着中国游客一样当年是盼着日本游客的,因为日本游客也跟今天的中国游客一样,到处的买买买,是行走的日元。到了1990年,虽然我国历经了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上成长很快,但是日本当年经济成长更快,快到什么状态,1990年我国的GDP总量占日本的11.9%,九分之一。

您能想象得到吗,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GDP总量只是日本的九分之一,而我国的人口大概是日本的10倍以上,所以当年计算人均GDP我们可能是日本的1%,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鸿沟。所以咱们能理解,为什么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有很强的一股出国潮了,1990年的时候,如果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可能一个月只能赚100多人民币,可是如果到了日本随便找一家拉面馆,干上一个小时的小时工也能赚100人民币,这个收入的差距,经济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以至于很多人觉得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中国GDP超日本那一天,大概十几二十年前,在我国一个非常有名的论坛上有人就下过这样的断言,未来30年50年,中国GDP超日本那是不可能的。看看1990年,我们只是它的九分之一,你要多快的经济发展才能弥补掉这个鸿沟,然而形势总是比人强。

中日实际gdp对比(中日建交50年我国GDP从日本的1)(3)

到了2021年底,2021年的经济数据出炉之后,我们发现我国的GDP早就把日本不知道甩多少条街了,2021年我国GDP总量接近了18万亿美元,可能再过几年就可以超越美国了,而日本还停留在5万亿美元左右。我国大概已经是日本的3倍多,可能再过2年就是日本的4倍了,从50年前刚刚建交时的三分之一到1990年最低谷时的九分之一,到今天日本的三倍半之多,这几十年来中日经济真是此消彼长大换位。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人民币对日元的强势也显现出来了,就在前两天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

一个国家的货币总是跟这个国家的经济息息相关的,2021年人民币可谓全球最强势货币,在全年美元波动升值的情况下,我们的人民币对美元也还保持了波动升值态势。而反观日元,2021年日元汇率较2020年下降了9.12%,SWIFT公布的2021年12月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大概只有68.07,已经接近了1972年的水平。

兜兜转转50年,日元回到了50年前,而人民币异军突起已经把日元甩在身后了,虽然今天我们跟美元、英镑、欧元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的国际化将进展越来越快。人民币就像中国经济一样一飞冲天之时,日元和日本经济在过往的几十年一直原地打转,什么叫原地打转?

中日实际gdp对比(中日建交50年我国GDP从日本的1)(4)

大家知道吗,今天日本的GDP总量是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不算小,也是全球第三,可是早在20多年前的2000年,21世纪之初,日本的GDP就已经接近5万亿美元了。20多年来,日本几乎一直在原地踏步,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感受到日本经济的这种退步。

二三十年之前,当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之时,我们的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日本的产品,小到随身听、手机,大到电脑、冰箱、彩电、音响、空调甚至汽车,日本产品是卖满中国的。当然了几十年之前,日本经济有多强势,它不光卖满中国它是卖满全球的,那个时候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而言,进口产品尤其是日本的产品那都是顶着光环进来的。

甚至当年还流传一个说法,说小日本心最黑,他们总是把一流的产品留在国内用,二流的产品卖到欧美,三流的产品才输入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但即便这样,人家的三流产品也比我们的国产产品要好得多,日本强势的经济帮助日本产品在很多国家建立了迷信,让很多国家的消费者觉得只要是日本的产品那就一定是品质的代名词。

中日实际gdp对比(中日建交50年我国GDP从日本的1)(5)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产品头上的光环正在慢慢退却,甚至日本商品在我国已经退潮了,今天当你去准备买一个家电的时候,今天当你去准备选一个手机的时候,甚至今天当你准备去买一辆汽车的时候,你会发现可以选择的日本商,是越来越少了。在很多领域根本就看不到日本货了,甚至不夸张地讲,再过5年到10年,日系车在我国还能不能卖得像今天这样好都不一定。

为什么?很显然似乎在电动车领域上,日本也点错了科技树,到今天为止,日本七大汽车厂商品牌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可以量产的电动车,所以虽然今天日系车在我国市场上卖得还不错,但是5年后10年后,当电动车大行其道之时,还有日系车的空间吗?虽然我们普通人掌握不了日本的经济数据,但是我们看看自己日常的消费品就知道了,我们所消费的日本商品大大减少了。

其实不光是我国市场这样,在全球很多市场日本产品都在退潮,以至于大概在10年之前,日本就出现了贸易逆差,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当代世界什么样的国家算经济强国,当然是出口多的国家,当然是顺差多的国家。什么叫顺差?就是说这个国家有强大的产品生产能力,我可以把很多商品卖给别的国家,然后赚得外汇,我出口的多我进口的少,我顺差就多我挣的钱就多。

中日实际gdp对比(中日建交50年我国GDP从日本的1)(6)

当然了有些国家它是靠出卖能源顺差,有些国家是靠输出劳力顺差,这两种顺差肯定赶不上靠输出商品,尤其是工业制品产生的顺差。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为什么经济那么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是出口大国。日本年年顺差,日本的汽车在北美市场把美国本土车都打败了,日本商品在全球很多市场都是品质的代名词,供不应求,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日本人怎么能赚不到钱,日本经济它怎么能不好?

然而大概10年之前日本就出现了逆差,在过去的几个月日本连续出现逆差,为什么会出现逆差?就是一方面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太弱了,卖不出去没有人买了,销量减少了。而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能源价格的提升,而日本又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所以它得拿出大把的钱进口能源,此消彼长之下,日本就从一个出口国变成了一个进口国,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日本经济它怎么能强大?

而反过来讲,2021年我国贸易出口又创高峰,尤其是对美出口,在过去这几年说实话很多人替我国的外贸出口担心的,尤其是美国前总统搞贸易摩擦、加征关税,这确实会使得中国输美商品的价格提升失去竞争力。然而长达两年的疫情,让几乎所有中国的出口竞争对手工厂都关门了,美国人不得不从中国大量进口商品,所以2021年,即便在高达25%的关税之下,我国输美商品总额还是巨幅提升。

甚至不光是对美顺差,2021年我国对印度顺差也高达几百亿美元,印度有很多人一方面说要抵制中国货,甚至对很多中国在印度设厂的公司横征暴敛,然而印度人没法拒绝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经济比我们强大得多,人均GDP大概是我们5倍的美国,我们有竞争优势,我们可以把大量商品卖给它。经济比我们差得多的印度,人均GDP大概只有我们五分之一的印度,我们也有竞争优势,我们也有大把的商品可以卖给它。

中日实际gdp对比(中日建交50年我国GDP从日本的1)(7)

对于这个世界上的甭管穷国还是富国,我们都能把大量商品卖给它们赚得贸易顺差,这才叫大小通吃,50年来中日经济的此消彼长,使得亚洲龙头的位置已经换人了。

当然还有很多人会说,好歹人家日本今天的人均GDP高达4万美元,是我国的三倍多,中日人均经济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可问题是当年我们从九分之一追到三倍半,也无非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今天这样人均GDP的差距难道我们还会用很多年才能追平吗?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有一天人均GDP超日本这也不是什么实现不了的事。

中日实际gdp对比(中日建交50年我国GDP从日本的1)(8)

,